|||
毕业季,自然都在讨论毕业的话题,王德华老师写了《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却很高?》,总结得很到位:资源、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固然可敬,但不宜鼓励。尽管说优秀的研究生是不需要导师指导的,但研究生一定是需要指导的。如果没有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就不存在了,哪还有什么博导、硕导的呢。
正好与我心有戚戚,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特别是导师应该怎样指导性格各异、背景各不相同的研究生,确实是一门学问。
我们先来说说“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是一种介于亲人、同事之间的独特关系,也不是那种通过上课、听讲座等建立起来的松散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大家为了共同目标几年在一起工作和学习形成的类似“异姓亲人”和“长幼有序的合作伙伴”,这种关系不会因其亲密而被“亲情无偿绑架”,长期牵挂和支持又无需承担“亲情羁绊责任”,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多时候能亲切地超过自己的亲人,也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甚至终生。
但是,不是所有的研究生和导师都能够形成这样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我遇到过的几个导师典范都做到了,比如UCLA的何志明院士和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葛文勲教授还有我的导师杨叔子院士,他们都是学界泰斗,都指导过很多研究生,最多的应该是已经95岁的葛先生,大约是180多个研究生毕业于他长达60多年的指导;也有150多位研究生毕业于杨叔子老师门下,大家也都保持非常密切的联系,我也每年都会去看杨老师和徐师母;何教授的学生虽然没有那么多,可是他却是我们领域内培养学生成材率奇高的一位导师,培养出了几十位在世界各国名校做Chair Professors的教授……这些导师又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每个学生都如数家珍,当然每个学生对他也都敬如泰山、亲如一家人,这样亲密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先来谈谈为师之道,我总结观察主要有两点“以身作则和因材施教”:
为师之道,首先,导师以身作则,导师是学生的榜样,你希望研究生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导师要自己不停地努力成为那样的人。
我2009年在《何为大师》一文中写过何教授:他自身就是学术界的楷模,很年轻的时候就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做到了顶尖,成为全球工程技术领域论文被引用前200位的大学者,若干年前当选了美国工程院的院士,但是研究的脚步永不停息,90年代初开始在探索一个新的领域,与以前的优势相结合成为了一个新学科的奠基人,目前这个领域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大热门。他做了200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的大会特邀报告,我有幸听过几次,每次都很精彩,每次内容都很新,绝对没有老调重弹!他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工作,他在有一次给新生的讲座中说:“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星期7天,我不是疯了,是因为我喜欢!所以你们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而无怨无悔!”他一生几次转换专业方向,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每次相关行业的国际学术会议上都会见到Dr. Ho和他优秀弟子的身影,仔细想想,这不稀奇,为什么?
试想,有这样拼命努力的导师在,你作为研究生还好意思抱怨自己辛苦吗?!
试想,有这样不停创新的导师在,你作为研究生还好意思不开拓新方向吗?!
为师之道,其次,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和人生规划,把学生当作是自己一生的亲人而不是“过客”。
这点上我的导师杨叔子老师就是最好的典范,他的学生很多,来源差别很大,性格也差别很大,少不更事、年少轻狂,大概是我学生时期的最好注脚,可是杨老师却是对我从不放弃。2012年的教师节我在《敬吾师以及人之师,爱吾生以及人之生》写了杨叔子老师如何教育“最不听话的我”的故事:
老师,自打投入你的门下,20年来,您对我的关心和宽容一直就不曾间断,还记得吗?在学校惹事以后,您跟我促膝谈心,认真耐心地听我的无理辩解,同时平心静气为我分析并且为我指出未来努力的方向,成为我人生新的起点。还记得吗?我离开学校到北京以后,10年不曾回母校去,可是隔段时间总会得到您的关怀,因为您总会在繁忙的日程中安排出与学生的会面,听听我们的进展,这对于“背井离乡”的我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我知道,我只有不懈的努力才对得起“您的学生”的称谓。还记得吗?我评上职称以后,来自华工的第一个祝福是您发来的:“祝贺你,张海霞!”
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是泪流如雨!杨老师长期的关怀和指导还有无私的大爱就像是那涓涓的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从一个少不更事、调皮捣蛋的淘气学生终于成长为了一个导师,去指导和培养青年一代,我知道这称号所代表的责任,我也清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导师需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向您一样把每个学生当亲人一样对待,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路,并且不断地送去关心和祝福,让他们在前进的路上不感到孤独无助。
可见,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可以说是搞好师生关系的两个最基本的道,那么具体怎么去贯彻呢?毕竟我们这些青椒遇到的情况与大师们有很大区别,经常来的学生也差强人意,怎样在如此局促的条件和窘迫的环境里跟研究生们处理好关系并有所进步呢?
我自己也正走在这样的摸索道路上,过去十多年里从青涩到基本熟练(今年的博士、硕士和本科毕业生全部获得学校优秀论文),再跟大家具体来谈谈做好研究生导师之术,也归纳为两条:立规矩讲原则、指导张弛有度。
导师之术,首先,一定要有原则和规矩,严格要求,严厉执行,训练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遇到困难不逃避的基本做事原则。
我今年毕业的学生里最大进步的就是孟博,这个月他获得了北大的优秀博士论文,创办的公司“微能”还登陆了大学生创业板,一时间成为了学生中的明星。可是2012年他刚读博士的时候却完全不是这样的一位负责任、挑大梁的“顶梁柱”,当时的他是我们现在一大批学生的典型代表—“一只易碎的花瓶”(我在《孩子,人生路上,你必须是一个运动员!》博文里狠批了他的不负责任):养尊处优长大的独生子女,他聪明好学,他文明懂事,他态度谦虚,他对人和善,他获奖无数,如果不走进,你看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模范青年,可是这个“光鲜的他”其实内心空空、茫无目的、没有动力也没有责任感,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只好去做“一个在路边看热闹的人”!对待这样的一代人,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进行严格严厉甚至是磨砺的训练,让他必须摆正心态,培养积极主动的态度、养成遇到困难不逃避的基本做事原则,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开始做一个全力以赴的运动员!为了这些,我们必须把“解决问题为第一原则”的规矩立在那里,把“遇事不准逃避、不准找借口”的规矩立在那里,并且严格地执行,我和孟博就是从2012年6月1日开始这样训练的:他的检讨贴在我办公室不准摘下来,重要的事情我要他负责完成,时时监督进展,遇到问题一起扛,经过半年多的磨砺之后,他的进步让人刮目相看,尽管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可是他的创新激情和内在的斗志被激发出来了,连续取得了重要的科研进展,其中一篇重要论文更是几经磨难(《困难时刻,老师和你一起扛》)在EES这个能源领域最重要的期刊上发表,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他不仅是发表了人生第一篇重要的学术论文,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坚强和执着、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这也是他能够在毕业之前就走上创业道路的最强精神修炼和基础,如今,他已经是带领着一个20人研发团队的从事原创技术创业的明日之星啦!
所以,对于现在的研究生来说,导师一定要有原则和规矩,严格要求,严厉执行,在工作中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和遇到困难不逃避的基本原则。
导师之术,其次,指导一定有度,切忌貌似负责任的事无巨细式指导,以及貌似追求完美的互相扯皮式拖延。
先说说导师的很多通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一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和敬业精神,普遍认为学生能力差、偷懒,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在学生开展科研时常常瞎指挥;第二,自以为是地追求完美、提高标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事,做科研也一样,也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可是很多时候老师会不自觉地提高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标准(不一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标准),学生达不到就开始回到第一条循环。
所以,这一条是针对老师的,一定要从信任的角度来指导学生,也就是必须要相信学生既然要都研究生都还是有上进心和一定能力的,确实不具备的回到上一条。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谈指导的“度”,这里分为两层含义来谈:
研究过程,最好是师生共同商量确定好研究内容和目标(可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后尊重学生的意愿,由学生提出研究方案和内容,导师适当给予指导,由学生主力完成和负责,设定Deadline和目标,定期检查。导师千万不要事无巨细地介入实验细节和每天的日程安排,这样会让人窒息,如果学生愿意来讨论,或者能力实在有限,则另当别论。在研究过程中,导师事无巨细式指导就跟家里那位啰里啰唆的老妈妈是一个道理,尽管貌似是为了学生好、少走弯路、负责任,但其实是阻碍学生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最大障碍,而且长期这样会很压抑学生的个性,以至于一事无成、最后互相抱怨;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一定要松弛有度,不易过细。
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生都需要有一定的显性成果(发表论文或者专写专利等等)才能正常毕业,所以指导研究生不仅要完成一定的科研训练、更要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都是导师的重要工作,不可偏废。目前来看,科研成果跟老师的长期积累有很大关系,取得成果的速度和高度也大不相同,切忌双方貌似追求完美的互相扯皮式拖延,这个问题有时候来自学生有时候来自老师:学生总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够出色(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没有自信),所以总是拖延科研成果的总结,造成毕业时的尴尬:不是临到毕业时成果还不够就是成果不突出,而同样情况下善于及时总结的同学就要突出很多。老师也会不合时宜地要求自己还不是很牛的学生写“大Paper”,这样会错失良机,造成师生之间的嫌隙。所以,大家最好都养成在研究工作中不断进步、及时总结成果、尽快发表的习惯,这对导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选择,而且不给自己的拖延症要借口。
……
不曾想一下子写了这么多,其实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界亘古不变的第一话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和办法,没有最好也没有唯一标准和答案,只要是对培养人才好的,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就都是可取的。
行文最后,我想对广大的研究生和导师们说:
各位同行,既然做了老师,我们也要终其一生努力去做一个让学生爱戴和敬仰的好老师;
各位同学,既然做了学生,我们也要终其一生努力去做一个让老师和母校骄傲的好学生;
我们一起努力做到:敬吾师以及人之师,爱吾生以及人之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2: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