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世界大,和谐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海霞 四世同堂,单纯的幸福

博文

说说基金的评审 精选

已有 35987 次阅读 2012-8-25 18:00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专家, 基金, 评审

说说基金的评审

昨晚发了博客《别了,杰青》,写我今年申请杰青折戟的心情,没想到被精选置顶,今天早上打开电脑就看到了第一个评论:“我知道,你自己都不相信问题出在你说的几个方面。”这个评论很刺激我,于是回复说:“您说错了,我还真是相信是这些因素,我下午会写一篇关于基金评审的博文,因为我曾经在基金委帮过忙,了解一些评审的细节和规则,希望您下午来看看。”

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最近很想写的一个话题,每年基金发榜总会看到很多的博文,特别是不中的,总是有很多的“想象空间”而且各位网友不断地把它放大,其实很多的“编外因素”都是各位想象和放大出来的,不是基金评审和工作的事实,甚至是严重歪曲了事实,这样的议论和对大家都没有好处。我曾经在基金委借调过半年,亲身经历了基金评审的过程也了解其中的规则,也实际看到过很多基金评审专家的反馈,我想我是有必要要说几句话的,还原下真相的,希望对想申请基金的各位年轻朋友有些帮助。

基金评审是一个非常谨慎和严格的过程,从基金开始集中受理,基金委基本就谢客了,所以每年2-6月,很紧张的评审工作时间,每个处室都是高度紧张, 基金委对借调人员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上岗前的培训和平时的密码分级管理都是十分到位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权限,基本上只能看到你应该看到的东西,不应该看到的都看不到(当然黑客除外,但是到目前还没发生过)。平心而论,基金委的网站是做的比较好的、各项功能比较齐全而且较容易维护。

不说别的,就说面上/青年基金的本子来了以后给专家送审吧,每个学部和处室的情况可能稍有差别,但是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即最少送4个专家,按照你选择的专业代码和内容去相应的专家库里找合适的专家,所以,希望专家的专业写的越细越好,也希望申请书的专业选的越准越好,这时候的工作量很大,这里面有十分重要的回避原则:同单位的不能送、有师承关系的不送、回避的不送等等,先选好了专家,再让项目主任和主管的负责人认可,然后统一发邮件给评审专家,专家需要确认接受才算是送成了。当然有很多本子送给专家后会被退回去,退回的主要理由有如下几种:

最多的一种理由:专业或者内容不合适。多数本子都是可以顺利找到4个专家的,可是有些写的很新奇或者很偏门本子确实很难送出去,特别是一些交叉学科,找不到学科投递或者选择代码很笼统的本子,被多个专家退回的也屡见不鲜,也是很影响评审结果的一个因素。所以,大家申请时选对专业领域代码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选对专业代码,才能找到真正的可能认识你工作价值的专家,这样才能给你比较公平合理的评价。

其次,是专家工作量太大,不愿意承担过多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专业领域的评审任务,这也不在少数,很多评审信誉比较好的专家都是热门,一般涉及的几个学科都会找他,他也有评审限项,你找晚了就送不出去了,这个时间大家都很紧张也很累,选到合适的专家并且被接受也不容易,往往有些项目要反复好几次才能搞定。大家也要理解大多数专家,都是很努力很负责人的,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去评审自己认为能够评审的项目,也很不容易。

还有一种被退回的现象:评审专家退回项目因为被评审的本子申请人去联系他,这样的情况是有的,我在的时候就碰到过,一位老师打电话来:我不能审了,因为XXX打电话来!这是很坏的影响,换专家是必须的!但是另外一个你想不到的真相就是:选专家时认为他们可能认识,会比较了解申请人的工作情况,应该能够较好地评价对方工作,回来的结果60%以上的评审结果都是大大出乎意料的!所以,大家不要胡思乱想,你知道是谁在评审你的项目,一定不是好事,因为你打电话去找对方,可能对方会退回你的本子,也很可能给你打不好的印象分,总之,都不是加分的!双方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评审更加公平合理。所以,后来我申请基金的时候从来都不会问项目的送审情况,因为确实很没有必要,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知道是谁审的时候,我们都活着,都是兄弟,知道谁在评审你,大家都死了。”

在基金评审的过程中,可以说,目前基金委采取这种盲审是最合理的也是经得起推敲的一种方法,可操作的内幕是最少的,评审结果回来后是谁都不能修改的,按照函评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上会也是雷打不动的,例外很少,除非你的项目争议很大(多数人给优先,有人给恶意差评)。

后来,我自己做函评专家,每年都会接到不少项目的评审任务,除非万不得已,我是不会退项目的,也是考虑到以上因素,评审每个项目都认真对待,无论是谁的本子,都会从项目的创新性、方案、基础等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优中选优,最终给出一个自己认为比较合理的结果。这些年下来,发现自己的评审结果和最终的资助结果吻合度还是比较好,那就说明,其实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大多数专家都是这样凭着良心去认真评审项目的,不会轻易对谁“下手”也不会随便“放水”,而且在多人盲审的机制下,一个人的“错判”不能左右全局。值得庆幸和骄傲的是,这些年我没有接到过要求照顾的电话,也没有被“通知”过要照顾谁。

写这篇博文,是想给大多数基金申请未中的朋友,基金的评审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与其把时间花在抱怨上,不如花时间多看看自己的本子和评审意见(尽管不是所有评审意见都要采纳,但是很多还是很中肯的),找有经验的(最好是申请基金中标的)同事或者朋友多给看看(我今年给三位毕业的博士学生修改的基金中了两个),这是真的解决问题的,而且,申请基金、撰写基金申请书,利用这个机会多锻炼自己、凝练方向、寻找创新点都是很好的事情,也是很有进步的事情(我今年写杰青的申请书自己也有很大提高,最起码这一年的工作更加有序和有效),都是让人很欣慰的。至于那些在网上说各种乱七八糟的门路的博文和建议,你还是不要轻信,因为事实真相不是那样的,一个真正有思想创新、方案可行和研究基础较好的本子是不会总折戟沉沙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相信这才是真理!

注:我不是基金委的工作人员,基金委也不需要我唱赞歌,我也不想讨好基金委,我申请杰青的学科和我帮忙的学科也没有关系,所以,如果你有跟这几条有关系的评论,请不要在这里发表!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你撰写博文探讨商榷!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605915.html

上一篇:一场科学的视听盛宴—记诺贝尔奖获得者Schmidt教授的科普讲座
下一篇:谢谢各位网友陪我度过一个美好暑假
收藏 IP: 115.170.24.*| 热度|

49 王瑞 朱志敏 吕喆 李学宽 陈凯华 陈儒军 陈宁 李贺军 周金元 王传之 姜宝玉 李发堂 曹聪 陈智文 温世正 王芳 褚昭明 马磊 薛长国 蒋德明 唐小卿 吴兆录 曹俊 陆君安 王晨光 陈龙威 毛培宏 彭真明 柳顺义 李土荣 杨继平 杜振亭 王云才 任胜利 姜冰 卫亚红 赵斌 高莉 张永华 常志强 李伟 吴仁智 qiongjiaoshou chtang phage zhokzhok xiexmbs wdping119 好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