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你自由吗?

已有 5370 次阅读 2011-10-25 04:03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幸福, 自由, 机会

对我来说,自由,就是在道德和法律容许的前提下,能不受任何限制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或者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

如果我有80%的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幸福的;如果我有60%的时间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快乐的;而如果我只有10%的时间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那我就是痛苦的;如果我完全不能做我喜欢的事情,那我就不能活下去了。

追求幸福的人,就该从争取自由开始。没有自由的人不可能是幸福的,而幸福的人一定是自由的。

自由,应该包括生理上的自由和心理上的自由。那些被关在监狱里面的革命者,因为有“主义真”的最大限度的心理自由,即使没有生理上的自由,也可能是幸福的。而完美的幸福是身心两者兼顾的自由。

宗教,法律,道德,等等的意识形态,都是通过控制我们的思维来限制我们的行为,让个体自由不去伤害他人的自由,维护一个合理的社会环境。

在理想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自由能最大化。

如何获得自由?是先争取身体上的自由?还是心灵上的自由?

自由的前提是独立,而独立,就需要有经济基础。

所以,往回推理,就会发现:有钱才有独立,有独立才有自由,有自由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总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幸福。

钱,于是钱就等于幸福了。那一步推错了吗?

没有。 我觉得,得到“钱等于幸福”的结论的人推理推过头了:“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是追求,钱不是目的,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幸福不是因为有钱,幸福是因为毫无限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己喜欢做的事恰巧又是对更多的人有益的,那幸福就会成指数增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换句话说,自由就等于自私,要“狠批自私一闪念”。这是一个极端,但是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宗教也要求信徒们“如果想得到永生,想得到永恒的自由和幸福,现世就要服从神”。

所以,总是有他人(政党,公司,政府,或者宗教领袖)用各种手段来“换取”我们的自由:“如果你把今天的自由给我,我就给你明天的幸福。”  说“换取”还是比较乐观的想法。悲观地看,可能就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在试图“骗取”你的自由。

有些许愿兑现了,自由换得了幸福,绝大多数没有。

人生,就是在拿我们个人的自由做投资,期待的是那个叫做“幸福”的回报。

和所有投资一样,投资自由也是有风险的。

风险最大的就是20-30岁那段时间。孔子说:“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就是,30岁以前,你需要用“失去自己的自由”的方法从社会上换取今后幸福的机会。

“四十而不惑”,就是说已经找到了投资自由的诀窍,知道如何牺牲有限的自由去换取最多的幸福。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已经把自己所有的(自由)投资都“赌”下去了,想赌都没有机会了,只能“知天命”地等待应有的(幸福)回报了。

把自己的自由全都“赌”下去却血本无归的,多半是赌错了庄家。

急人的是,在“知天命之年”以前,我们看不到底牌,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输还是赢。

你自由吗?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多多少少的都受约束。可是,太多的人的自由被那个“幸福股市”套牢了,谁能解套?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个警告,应该打印在高考的卷头上。


(注:这是在首耳调时差产生的胡思乱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500658.html

上一篇:创新:内容为“王”,用户为“后”
下一篇:摄影技术革命:先拍照,后聚焦。
收藏 IP: 175.121.228.*| 热度|

9 武夷山 全嬿嬿 孔晓飞 吕新华 李毅伟 何红伟 张玉秀 孙国涛 ningj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