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一部我每看必流泪的纪录片

已有 7564 次阅读 2010-9-17 10:40 |个人分类:生物技术创新创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生物技术, 创新, 创业

家里的Apple TV上面可以买电影片(或者租片看)。我买了《From Mao to Mozart》(也可以在YouTube上面看到)。影片记录了79年应黄华邀请访问中国的小提琴大师Isacc Stern在中国访问的过程。看过不止一次了,每次看都能让我泪润眼眶。




流泪是因为他访问上海的时候(79年)我在苏州读书,我的小提琴老师在上海,我每个月都去学琴。我是从东北开始学琴的,老师是个工程师,大学时跟盛中国父亲学的琴。我父亲73年写论文的时候去北京出差在一个亲戚家拿回了一个他们没在用的小提琴。我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学琴的。不过,和纪录片里面讲得一样,那个年代,都是看谁拉得最快,最响,就算是“高手”了。记得初到上海时去我大伯家给他“表演”《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毛主席》和《毛主席的光辉把炉台照亮》等文革名曲,他的评论是:“小提琴应该是很美的音乐,怎么你拉出来的一股火药味?”

所以我看这个纪录片才那么有同感,是Stern的中国行唤醒了我们对西方音乐的认识。知道音乐应该是美的,发自内心的,有表情的,和歌唱一样的。比如里面讲到的大提琴家王健:当年的他只有十一岁,带病给Stern作了非常投入的表演,结果使他有机会到美国深造,最后成为名扬全球的音乐家。听王健当年拉琴,尤其是在和那些比他年龄大几岁的学生比较以后(那些中文化革命“毒”较深的),才能了解当初全中国在几个样板戏统治下对真正的音乐有多么的渴望。

 

这个影片还有一个让我感动的是看到三十多年前中国的景观:又看到人的朴实,对新事物的渴望,和环境的清新。

我另外还看过Stern99年在此访华的纪录片,事隔二十年,简直就是换了一个天地。中国的音乐学院的学生已经非常优秀了,不仅有技术,更有内容(虽然还是有差距)。

从看纪录片也让我联想到有关创新和创业的问题:相同的地方就是在关闭了很久,与世隔绝很久以后,在我们不知道音乐或者创新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不管我们再努力,学样做到的也仅仅是形式,不是精髓。

看音乐大师们的表演,你会完全被他们的“音乐”吸引注,他们能让你根本不去注意“技术”。 技术是表达音乐的手段,永远不是目的。而过度注重技术和技巧正是任何领域初学者的一个通病。这也很好理解,学习他人的时候总是怕人说“学的不象”。于是现从形式着手也是必须的。但是我们要时刻注意学技术到底为的是什么。

学生物技术到底为的是什么?为考试?为学位?为论文?为工作?为职位?为项目资金?都不是,这些都不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学生物技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医学的,农业的,环境的,等等。如果不去解决实际问题,那就很难参与到真正的创新工作中去。能够早日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去才是我们学习的动力。不然,就好比运动员总是训练却永远不参加比赛一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63903.html

上一篇:韩国分子诊断公司成功上市
下一篇:创新的一招:隔行“剽窃”
收藏 IP: .*| 热度|

19 武夷山 王晓明 冉思伟 郭战胜 罗帆 梁建华 黄晓磊 孙永昌 赵宇 孔晓飞 郭桅 李泳 刘晓瑭 齐霁 麻庭光 虞左俊 李毅伟 党晓栋 蒋迅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