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gbing80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ingbing800

博文

华冰聊专利193:我国专利质押贷款的几种形式

已有 2175 次阅读 2020-10-27 15:4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专利, 质押, 贷款

 

原创 华冰聊专利 

 



作者:华冰

专利代理 / 知产咨询 /专利金融

(每周一10:00,华冰聊专利)

---- --- ---- --- ---- --- ---- --- ----

-----------------------------------------------------------

上周,我写了 “华冰聊专利192:专利质押贷款有多难?”,本周给大家介绍现存的专利质押贷款的几种形式。

我国现有的专利质押贷款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种:传统资产质押模式、保险模式和风险补偿模式。其中,传统资产质押模式以银行为主体,专利质押时与担保公司、再担保作为风险控制手段,利用不动产抵押增信;保险模式是将保险的风险承担方式与专利质押贷款结合起来;风险补偿模式系指政府设立一定的风险资金,出现风险时用于降低银行风险。

1. 传统资产抵押模式

传统资产质押模式是借款企业将专利质押给银行作为担保,由银行向企业发放相应贷款。由于商业银行对专利作为担保物持较为审慎的态度,为降低风险,银行一般会要求企业补充担保措施,例如,固定资产的抵押、股权质押或是保证担保方式。也是商业银行要求借款企业提供的增信措施,无论是抵押、质押还是保证担保方式,也均是沿着这一思路出发,将专利与其他资产捆绑在一起,形成“捆绑”式的专利质押融资方式。

2. 担保模式

由专业担保机构提供保证担保措施的专利质押融资模式,该模式引入专业担保机构,由担保公司为企业的该笔借款提供担保。而企业不再将专利质押给银行,而是作为反担保措施质押给担保公司。江西、湖南主要采用此类模式。

由专业的担保公司提供保证,从根本上降低了银行风险,也解决了专利作为质押物对于银行可能带来的所有风险。但这仅对银行而言,专利作为担保物的种种“缺陷”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只是相应的风险被转嫁到担保公司。此类模式在实操中除专利质押外,担保公司一般还会增加抵押、质押、保证等反担保措施。

3. 保险模式

保险模式在专利质押融资模式基础上引入保险机制,通过保险产品进一步分担及降低风险,提高银行参与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意愿。青岛、陕西和重庆都在积极推广此类模式的代表。

例如,青岛市于2016年7月1日推出的专利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新险种,由保险机构、担保机构和银行三方按6:2:2的比例共同承担融资风险,创立了贷款风险分摊机制为核心的专利质押保险贷款模式。陕西省和重庆市均在该省市出台的专利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支持保险机构开发各类专利质押贷款保险产品,鼓励借贷双方以保险方式降低专利质押贷款风险。

4. 风险补偿模式

风险补偿模式具体操作为由政府出资,设置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商业银行提供的可贷规模按资金池放大一定倍数,为符合要求的企业提供专利质押贷款。一旦出现还款违约,利用风险资金池履行代偿义务,利用政府资金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风险补偿模式的本质在于政府为银行资金兜底,一旦出现坏账风险,政府设计的风险处置资金池将代为偿还贷款。政府通过对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融资业务发生的最终风险进行补偿的方式是最直接的手段。具体地,风险补偿模式分为:政府补贴、构建风险补偿资金池、设立风险基金、担保的方式进行风险补偿。

关联阅读:华冰聊专利192:专利质押贷款有多难?

以上是我国专利质押贷款的几种方式,都是想办法降低银行承担的风险,以解决银行高风险低收益的现实落差。下周我将分析现有模式,探索解决方案,欢迎交流!

------------------------------------------------------------------
!!福利来啦!!
-------------------------------------------------------------------------

“华冰聊专利”推出
《创业必听的50节专利课》
每节课5-15分钟,通勤、等高铁飞机、茶余饭后都能学。
每节课5块钱都不到,还有很多免费课,关注下单吧!
可以自己听,也可以送老板送客户噢!
华冰聊专利171:申请专利,是老板的选择之一!
华冰聊专利166:老板必听的50节专利课讲什么?
华冰聊专利165:老板才最需要接受知识产权教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30980-1255981.html

上一篇:华冰聊专利192:专利质押贷款有多难?
下一篇:华冰聊专利194:专利质押贷款的总结与思考
收藏 IP: 58.213.13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