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施一公教授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

已有 8935 次阅读 2013-5-27 07:49 |个人分类:科学名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国际, 教授, 影响力

 

Profile - Yigong Shi (施一公)

Yigong Shi (施一公)

发文量  Publications: 288

被引总量 Citations: 7947

研究领域  Fields: Cell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Genetics & Genealogy
科研合作者 Collaborated with 853 co-authors from 1988 to 2012
论文引用者 Cited by 25173 authors

 

 

 

 
 
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引量大于50次)

 

施一公的事迹十分感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93530.html

预祝施一公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91951.html

 

央视《新闻联播》介绍施一公全职回国工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国梦,我的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为了梦想,他用十几年时间,从求学之余在餐馆打工的留学生,变成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为了更大的梦想,他又在一夜之间决定放弃18年海外奋斗换来的优越条件,回国从头创业。(《新闻联播》视频
 
1985年,施一公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系。1989年,他又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去美国留学。
 
就这样,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要在实验室中寻找自己的研究目标。在读博士后期间,施一公确定了“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这个研究方向。
 
因为在这一领域的贡献,2003年,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学界享有盛名的“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并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十多年前出国时做的求学梦,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但这时的施一公总还是觉得心里缺点什么。一个更大的梦想、更大的挑战,就要走到他的面前。
 
仅仅一夜间,就决定放弃令人羡慕的优厚条件全职回国,没提任何条件就要从头开始建立实验室,施一公的选择立刻遭到很多人的劝阻。
 
施一公心里清楚,这时的梦,已不是学术地位或是优厚条件,而是自己要为那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做点事情。他用两年的过渡期关掉了美国的实验室,回到清华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从买仪器设备,到招聘研究人员,一切从头再来。这个创业梦,不止是施一公一个人的。清华大学也想方设法给他“开绿灯”,帮着一块使劲儿。
 
短短5年,施一公又先后把70多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他本人也在2010年把自己的国籍从美国改回了中国。
 
回国后这5年,施一公又在《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12篇论文。高水平成果产出的频率,比他在国外时还要高。2010年,一支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评估组来到清华,评估的结果是: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原标题:【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施一公:“海归”生物学家圆梦祖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5/278298.s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693837.html

上一篇:上一周特忙
下一篇:中国登山队女运动员潘多登上珠穆朗玛峰 1975年5月27日
收藏 IP: 222.35.21.*| 热度|

5 李伟钢 刘桂锋 苏光松 高建国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