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还是把数学作为人生的起点吧 精选

已有 9148 次阅读 2014-6-27 08:59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几天说数学,好像比说“艺术”热闹些;于是趁热再宣扬一点儿数学。几年前《南方周末》“自由谈”谈高考志愿,我应约写了篇《把数学作为人生的起点》,主要意思是经常重复的:先学数学,然后做你喜欢的。现在又是“志愿”的季节,我还是有一样的建议,所以把旧文字拿给新新同学看看(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53#commentlist):

 

有人以未来的职业来规划现在的学业,我感觉是有点儿空想了。不论什么专业,大学那些课程,不会让你成为专家,也不能让你拥有职业技能。况且,你学什么并不意味着你能如愿地做什么,那何必让明天的不确定来破坏你的今天呢?

所以,我想替同学们另寻一个思路来考虑志愿——别管明天做什么,且考虑今天学什么。我的建议很简单:先学数学,学会做你自己,然后做你想做的。

如今做自己可真不容易——当跟风成为时尚,模仿成为职业,剽窃成为技艺,思想依附机器,个人的存在确实有点儿稀奇了。连志愿都“被”了,还没进学校大门呢,你的“志愿”就开始脱离你了,你的未来又去找哪个来替代自己呢?

最近,数字业的狂人JaronLanier写过一本书,题目是You Are Not aGadget(“你不是玩意儿”),他认为,“现在是21世纪之初,意味着读这些文字的多是‘非人’——要么是机器人,要么是不再有个体行为的人所组合成的麻木群体。”换句话说,人真的不多了——所以,我借他的话说,“你在分享自己之前,一定要做一个人。”

而数学恰好能帮助你做一个“自己人”。 

当然,数学决不是你在课堂感觉的那个样子。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精神在于它的纯粹。好东西都是纯粹的,做人更需要纯粹。数学像一个熔炉,会熔冶你的思想,让它纯粹起来,也能让你炼出一双火眼金睛。生活里的许多巧合——它们常被有心或无心地异化为玄妙或骗术的法宝。例如,那些教人买彩票的,替人算命的,甚至帮人选股票的,都在利用我们对不确定的迷茫玩儿把戏,数学能告诉你哪些是不确定的,哪些是确定的。它不能改变不确定,但能让你认清玩儿不确定游戏的骗子。有了数学的火眼金睛,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模糊;有数学精神的人多了,骗子的空间就小了。当你从数学的熔炉里跳出来时,就是手握如意金箍棒的悟空师兄了。 

数学还有一点精神,那就是创新,这可不是口号,而是它的“本性”。技术需要重复,它生产产品,制造财富;而数学的重复等于垃圾——这一点,它与艺术一样,只有独创的才有生命,才能流传。所以,做数学的人想重复都不行,而有数学头脑的人自然也就不屑于做别人做过的事,更不会跟风、模仿和抄袭。 

大家都说数学枯燥无味,那是因为他们只看数学的符号——乐谱不也是符号吗?但音乐好听;数学的内容也一样多彩和动人。正如音乐和艺术能引领生活,数学也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更简单,也更自在。我们处在多元的时代,有多元的选择,数学能告诉我们,多样的背后存在统一,极端才是和谐的源泉和基础。自然界有一个普遍的法则,叫“最小作用量原理”,它的本质就是数学的极值。自然过程总是满足作用量最小,如光线总是跑最节省时间的路线——所以它折射,所以我们能看见彩虹——当我们看见彩虹而想到数学,那该是多么神奇呀!彩虹的壮丽昭告我们,数学在追求极端中实现完美,它永远选择“最”,最简单的、最优美的,当然也是最好的。当数学的追求成为生活态度时,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单纯,更美好。 

数学也是最自由的,因为它不受任何外在事物的约束。惟独在数学中,你可以通过完全自由的思想达到自我的满足。数学没有功利,只有好奇,因为好奇,所以永不停歇地追求,这种自我的追求,大概比那些商场和职场的争斗更令人舒心吧? 

所以,虽然多数同学不会去做数学家,我还是建议你们多学一些数学,走近数学,就远离了尘嚣。在人生转折的时刻,请把数学作为新起点吧。

 

有个高三同学给编辑部写信说: 

首先,我非常同意作者的观点“先学数学,学会做你自己,然后做你想做的。”作为一个即将赴美留学的大学生,我确实将自己的大学起点定格为数学系,而且我身边的人也非常支持我这么做:用数学作为工具,以后考研究生时无论是学金融还是应用类的专业都会更加得心应手。相对来说,在国内,我又不得不参加高考(学校对于提高总分的硬性规定),所以我选择的专业是某著名理工类大学的材料系。在我国现在的国情下,我的同学苦于分数的要求而填报志愿时徘徊很久,最后选择了不是十分适合自己的专业,或出现整个班扎堆报名清华大学经管系或北大光华学院的情况,这些都是比较畸形的例子。总之,我很希望国内的大学在转专业时可以像国外一样自由,这样同学们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编辑还转来北大数学系一个同学信,报告了他的问卷调查结果。北大一级有二百多一点学数学的,分专业时金融数学人最多。元培学09200人,有40个学数学的,人数仅次于经济。

关于选择数学专业原因的调查:问卷发放100份,收回89份,其中数学学院53份,元培学院数学方向36份。

     统计时,按照非常同意”4比较同意”3比较不同意”2非常不同意”1 

数学科学学院结果:

喜欢数学3.19

北大数学实力强3.17

深造机会好2.75

锻炼思维方便转行2.58

数学能力强2.42

数学热门2.14

学数学待遇好2.10

师长意愿1.92 

元培学院数学方向结果:

喜欢数学3.19

北大数学实力强3.03

锻炼思维方便转行3.00

深造机会好2.86

师长意愿2.36

数学能力强2.19

数学热门2.08

学数学待遇好1.97 

总体结果为:喜欢数学3.19,北大数学实力强3.11,深造机会好2.80,锻炼思维方便转行2.75,数学能力强2.33,数学热门2.12,师长意愿2.10,学数学待遇好2.0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806983.html

上一篇:数学的性感
下一篇:原子与数
收藏 IP: 210.75.233.*| 热度|

29 李笑月 王春艳 陈小润 武夷山 张永祥 庄世宇 周健 刘忠波 李学宽 陈湘明 李宇斌 鲍海飞 梁进 马宏宾 钟炳 韦玉程 王伟华 吉宗祥 赵宇 happycharm oneword anran123 shenlu luxiaobing12 hkcpvli yunmu guoyanghuawu Veteran1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