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Ha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Haifei

博文

科学研究中的三股劲 精选

已有 14341 次阅读 2014-12-19 13:00 |个人分类:社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中的三股劲

鲍海飞 2014-12-19

以前常听人说,干工作要踢开前三脚。这或许源于道家的理论吧,什么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大概左右脚只能交替前行,也就只能玩两下,要想多玩几下,耍个花样,只能凭空还得踢出第三脚,这样才能生出万物。类似的说法还有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这些只不过是说,一个人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必须要先给人留下好印象,也就是做事情要拿得准,做得好,有成效,不过是显示其雷厉风行,有胆识魄力和工作方法等,以后才能有信誉和威信。那么做研究是否也要这样呢?对于神牛、千里马之类的,人家踢出几脚当然很容易,有时人家不仅会踢,还能飞。那么普通的工作者应该具有怎样的科学素养呢?才能耍出一板斧、半板斧呢?

 

科学研究中要有三股劲,或者说要有三道力。

 

脑力是第一要素。脑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就很难取得成绩。脑力的重要性就是要审时度势,把握方向。说白了,就是要有足够的眼光和正确的判断力。别人在做什么,为什么在做?还有哪些东西值得做?自己是否有条件和根基?自己能够干什么做什么?自己又能够控制什么把握什么?一旦选定课题和方向做起研究,那么对问题的深入和认识,能否有所发现就更重要了。进一步,就是能否做出成果。如此,才能有竞争力甚至是市场。

 

很多人都认为,从事科学研究只要有一个聪明的脑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从事科学研究第二大要素就是要有好的身体,健壮的身体。这个要素甚至应该排在第一位。第一,面对难题,要思考问题,这经常会让人夜不成寐、辗转反侧。第二,如果要进行实验,调试设备,进行材料生长和物性测试,经常需要通宵达旦的工作,甚至要连续数天。我在研究生期间,同寝室一位同学的父亲是大学物理系教授,从事激光方面的研究。在实验期间,由于人手不够,就让他的儿子去值夜班。我们听了,感觉这是多么动人的故事。打仗亲兄弟,科研父子兵啊!这才是真正的一心一意的研究啊!第三,实验后要总结数据写文章。而这更是耗神的。有的人手快,能够一蹴而就,手快是因为脑袋快啊。但大部分人的文章都要花很长时间来完成,一个模型是否正确,一个推论是否恰当,数据拟合中还有哪些问题不是令人满意,结论是否恰当等,这些都要仔细斟。有的人为了快速写完文章,为了一气哈成,为了抢先一步发表,便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坐在计算机前拼命工作。这样的工作方式对身体的素质要求很高。

这还没有说国内的一些情况,如在项目申请和结题的过程中,一些部门更是披星戴月加班加点地工作。如果没有好的身体,根本坚持不下去,就更不用说经常出差、开会等。

 

有了这两个力就行了吗,不行。科学研究还要有一股持久力。你的研究方向看得很准,身体也不错,但是就是长时间不出成果。放弃,不舍得,继续,又坚持不下去,于是这个时候往往就见异思迁了。看见人家玩新东西了,文章成果一捆一捆的,人家都做碳C60了,自己也手痒,那就也做做C60吧。人家又研究碳纳米管了,反正自己也有条件,咱也试试,人家又做石墨烯了,别的不会,跟风还不容易。结果,朝三暮四,虽然也发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文章,但终非上乘。

 

成与败有时就在于是否能够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更多的时候就在于是否能够坚持,有一股韧性。这股持久力就是一个真正科学研究人员的心思单一。

2014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名日本人,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中村修二。然而另外两个科学家,赤崎勇和天野浩二人的工作我们却了解的很少。从一些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中了解到,在早期70年代蓝光二极管的研究中,有很多人在从事该方面的研究,但是有很多人由于这种因素和那种因素,始终没有找到制备出高效率蓝光二极管的途径。制造蓝光二极管的难度也真是太大,一般的技术手段根本无法将杂质掺杂进入到GaN中,使之转变成P-型。如果做不成p-型GaN,就构造不了p-n结,这样就得不到能够有效的电子-空穴复合的发光管了。很多人就中途放弃了。而赤崎勇却在这个时候非但没有退出,而是从实验的蛛丝马迹中看到了GaN有可能成为很好的发光材料,只是由于一些潜在的问题还没有摸清楚,如,如何制备好均匀的薄膜,如何实现p-型掺杂等,最后他们终于摸索出了一整套方法,整整坚持了近二十年,终于实现了具有较高发光效率的p-n结蓝光二极管。他们的研究为中村修二进一步的研究和产业化铺平了道路。

每个人都图快,但想一想,兑的酒和酿造的酒即使有同样的味道,能有同样的营养吗?

因此,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仅要有眼光,更要有健康的身体,还有有十足的持久劲,靠一股热情和激情是不够的,三力缺一不可,幸运和机遇才会敲门而来。也许那句老话是对的,一个人只要一辈子做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就可以了。

    我们不是没有劲,而是因为缺少了方向;也不是因为没有方向,而是缺少了持久和向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8905-852304.html

上一篇:如果年青
下一篇:偶感---青春
收藏 IP: 202.127.23.*| 热度|

38 喻海良 王善勇 张强 徐晓 孙瑜隆 辛晓十 朱晓刚 赵美娣 毛秀光 李桂顺 文克玲 罗德海 戴德昌 王孝强 张彬 李天成 陈湘明 杨文卿 程娟 孟津 水迎波 蒋敏强 高绪仁 武夷山 黄永义 李东风 彭思龙 李帮建 吕喆 蔡庆华 麻庭光 zjzhaokeqin ybyb3929 loyalSciencefan yunmu loujinshan rosejump deanhuifl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