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oorsoldier 这是一个鬼神思变置的时代 这里有个常思变置的“鬼神”

博文

看不懂的事情

已有 3516 次阅读 2009-9-26 17:26 |个人分类:体罚广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校招生, 状元奖励, 教育政策, 朱世清

        最近有些事情,让人费解。先是各大高校要重金奖励状元,后又听说朱世清要招高二学生。

        不知道是高校有钱,还是要扩大影响。看到高校重金奖励的政策很想喊打。高考为的是教育,教育是要面向大众的。就凭借一次考好,亦或是走狗屎运弄了个状元,就值得招收状元的大学如此用金钱鼓励?荒唐。从接受教育来,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不公平,重点小学,初中,高中等等。这样的不公平导致了不同的人拥有教育资源的质量是不同的。贫困山区的孩子就是先天痴呆?那是胡扯。然而又有多少贫困山区来的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这个问题是否有人做过调查?估计大家都知道这个数目是很小的,为啥?教育资源落后。我上重点高中时,一个哥们因为掏不起昂贵的学费而去了普通学校,现在刚从一个三流学校毕业去了牧区。然而在小时候邻居都说他比我聪明。为啥会有这样的结果?教育资源的质量是不一样的。状元说明不了什么,也代表不了什么。状元的产生就是一个概率事件,甚至是有人在幕后操作的事情(四川还是重庆的事情,忘记了)。重金奖励状元,没什么正面意义,反而是负面意义很大。每年全国有多少考生为了将来的命运搏命高考,但是全国省份就那么几个,一个省份按上两个状元,估计也建不成个状元班。为了这几个不明不白,稀里糊涂状元就投入大把的金钱,那每一个拼命冲过高考独木桥的莘莘学子的尊严何在?他们的努力,追求,拼搏又有谁来承认与鼓励?在不公平的教育环境下,谁来为他们的奋斗喝彩?这是让人寒心的事情,也是容易在学校产生分群现象的直接诱因。如此奖励,其原因还是教育资源不公平,后果之一也是导致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恶化。试问有这个政策的学校那个不是“老牌名校”?我为什么没听说内蒙古大学能开出这个政策?老牌学校为了争取更好的学生自愿搞出来这类下三滥的嚼头,后果是很严重的。有一个状元不会让学校的教学水平上升,科研水平也更是无稽之谈,而这些钱如果购买一些书籍,设备,多组织一些实验是不是更有意义呢?金钱鼓励,只会让产生恶性竞争,往好了说,学生资源在这些学校优化,苦了别的学校。往坏了想,这会加剧高考移民,暗箱操作等等这些现象,招来的状元很可能是水货状元,名声不保,还要坏菜的。让我们想想,我们周围每天能听说多少人在花钱报考学校?又有多少人认为只靠学习成绩就能考上好大学?人心浮动潜移默化,都少学子在这其中寒心了,又有多少人靠票子当上了水货大学生。读书无用论今天又在抬头,大概与之不无关系。

       打自己一耳光再说,有多少所谓状元学成了会在中国老老实实努力,大多去了国外给老外当了走狗,说是走狗,是因为这其中没有多少人出去后还有自己的信仰,还有自己的原则与立场,更不要说带回来技术,更有甚者还回来做了间谍,力拓那小子是个例子。不光是状元,大抵好多老牌学校的学生只要有些条件就会这样,这是资源外流,我们似乎成了外国人才的代工厂。从这方面说,那些一般大学的学生是不是有他们应该尊重的一面呢?我们是否应该思考谁是中国生产力的中坚呢?

        如果我们非要搞教育精英化,就不要再在状元身上搞什么名堂。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资源的水平才是好的方法,重金奖励不过是吸引眼球的华而不实的把戏。如果要把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推广出去,那就不要对这种教育资源不公平麻木不仁,助纣为虐,让教育环境公平一些。还是让我们少搞些嚼头,多半些实事吧。

        最近似乎就有些要办实事的人,深圳的南方科大好像是这样。动静很大,机器还没运转,舆论就已经炒成回锅肉了。海选的校长誓言要去官化,去行政化,听起来头头是道,说起来娓娓动听,想起来似乎还条条有理。结果老朱一句话又走露了狗尾巴。老朱说,要招收高二的学生,原因是他们学完了知识,没有经过高考训练,有创新能力。好一个创新能力,国家设置的高中三年中的第三年难道就是个劈烧火棍的时间?我国高中现在的样子是有原因的,正是为了过那一条难过的独木桥,学校才会把三年的课程压缩成两年,集中时间搞复习。如果要按老朱的方法,估计学校会把三年的课程压缩成一年,甚至几个月,然后搞复习,着重复习创新能力。听起来很荒唐是吧?但那是绝对可能的事情,奥数班是不是一个例子呢?学校有些导师带本科课程时候,头痛学生量子论一窍不通,高中时的物理量子论初步没人会懂,以至于大学里的课程上手极慢,最后还要作弊才能通过。为啥,高中为了高考全把这些省略了。你朱世清胡来,只会导致混乱,是不会找到什么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的。马后炮一句,最近听母亲电话说又有人开始联系自主招生的后门了,你那南方科大不知道是人办的,还是神仙办的。不知道是不是能够做到尽量公平。如果能,鄙人愿鞠三躬。

        让我们看看今天的大学学校,学生中高分者比比皆是,两脚书橱也是多得很。但是有多少能将书本中的知识用到实际中,哪怕是试验中。现在的学校致知于行几乎是很难的。用电子学科打比方,背采样定律头头是道,一见AD芯片就不知所措。先进教育要在中国实现还要很长的路,我们不能抱怨时代不好,但至少应该冷静思考。那一代学生前途命运胡闹,或是赚取眼球,是极不负责的。少谈些未来,多看看现状。少谈些主义,多办些实事。

                                                                                                                     周六下午于宿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37343-258002.html

上一篇:又见乞丐
下一篇:备份战争的原始状态
收藏 IP: .*| 热度|

1 艾云灿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2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