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厄尔尼诺来作乱海南旱情严重: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帮凶

已有 3624 次阅读 2015-6-3 04:44 |个人分类:学术争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厄尔尼诺,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海南干旱

厄尔尼诺来作乱海南旱情严重: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帮凶

               杨学祥


   我们在2013年2月28日指出,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2014-2016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10]。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天灾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难。2007年世界粮食危机值得关注。

   2010年开始我国南方可能进入干旱时期,并将在2014-2016年达到高潮,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9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65779.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2014年为太阳黑子峰值,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如果发生较强厄尔尼诺,那么2015年的严重灾害将持续发生:强震、流感、旱涝、雾霾和严重低温冻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7952.html

    我们在2015年1月25日指出,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如果2015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高温、干旱、洪水将接连发生。监测厄尔尼诺非常关键。

   高度关注2015年警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2543.html 


相关报道

厄尔尼诺来作乱海南旱情严重

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2015-06-02 17:34:28

   就近日的海南省极端高温天气,记者采访了海南省气候中心的吴胜安首席,据他分析,造成海南省干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降水长时间持续偏少。数据显示,干旱较重的五指山、陵水、昌江、保亭和三亚5个市县各地降水量少于12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其中三亚降水量仅36.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多。

   5月持续高温是干旱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自5月18日起,海南省开始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日最高温≥35℃)过程,至5月31日已持续了15天。5月的高温加重了各地的干旱。5月上述5个市县平均气温29.3~31.7,较常年偏高1.4~3.6。气温偏高导致蒸发增加,土地失水更快,加速了干旱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海南省海洋大气异常的因素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发展和加强。去年夏季以来,赤道中太平洋表面的海温较常年偏高,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海温异常分布会抑制西太平洋(南海)上空的对流发展,进而导致海南岛上空的降水减少。2015年5月,厄尔尼诺持续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面积偏大、脊点偏西偏南,海南岛本月大部分时间被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温异常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异常偏少。

   5月29日,海南省省长刘锡贵在海南省三防办调研时也指出,今年的气象条件不容乐观,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防大汛、防大风、抗大早”的意识,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落实到位,行动上步调一致。全省气象部门要科学预测,科学预警,科学决策,科学调度,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的气象保障。

   到目前为止,海口、三亚、儋州、东方、乐东、屯昌、临高、陵水、昌江、文昌以及琼海共11市县正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以缓解旱情。另外,对于白沙、琼中2县有增雨作业需求的地方,也正在积极申请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从4月21日开始至今,上述11市县共开展火箭人工增雨作业30次,发射火箭弹64枚。

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5-06/02/content_20890952.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5093.html

上一篇:厄尔尼诺惹的祸:客轮倾覆、地面建筑设施被夷为平地
下一篇:不容忽视的共同警告:巨大地震再袭日本的概率是100%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杨文祥 钟炳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17: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