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美8级强震与黄石火山是否相关?

已有 2945 次阅读 2021-7-30 11:05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美8级强震与黄石火山是否相关?

                                 吉林大学:杨学祥,杨冬红


       企鹅号的评论:黄石火山会不会喷发和阿拉斯加的这次8.2级地震无关!!


       北京时间7月29日14点15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附近发生了里氏8.2级强震,震中所在的阿留申群岛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范围,全球已经有2年以上没有发生超过8级的强震,这次8.2级的强震是否会让太平洋沿岸的地震带重新活跃起来?

       因为日本群岛、阿拉斯加以及中美洲与南美西海岸,还有南太平洋新西兰和东南亚等都在这个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未来真要出现全球性强震?而另一种猜测已经在慢慢发酵,美国的黄石火山会不会因此而苏醒,这才是吃瓜群众们最担心的,因为就全球范围而言,黄石火山属于王炸级别的,一旦爆发,估计美国一半就消失了。


       王炸:黄石火山会苏醒吗?


       没有人知道黄石火山会不会苏醒,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黄石火山与这次阿拉斯加地震扯不上关系,因为两者相距实在是太远了,初步估计约3500千米,两者之间不太可能联系得起来。

       不过今年5月份,黄石公园地区发生了288次地震,据USGS的数据,5月4日黄石公园爆发了12起地震,5月22日发生了39起,5月29日又发生了100起,如此密集的地震一直延续到六月下旬,如此频繁的地震是否会唤醒黄石火山,一直是一个未知数。


       黄石火山究竟有多厉害?为何将其称为王炸火山?


       黄石火山是仍然在活跃中最有可能爆发的全球最大火山,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西北角的黄石公园内,火山口宽55千米,长72千米,一个接近4000平方公里的火山口,在210万年、130万年和64万年前发生喷发,按时间算,现在差不多在这个临界点内了。

       一旦喷发,它的规模是1980年喷发的圣海伦火山的2500倍,火山灰大约能覆盖75%以上的美国国土,而且火山灰会大量进入平流层,引发全球性气象灾害事件,可能会引起小冰期,就像明清时期的寒冷期,或者坦博拉火山喷发后的无夏之年一样,而这个时间可能长达数年。

       黄石火山的规模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它的下方连接一个巨型岩浆池,已经积蓄了大约60多万年,现在的黄石火山口地形起伏早已被严密监控,尽管不知道何时会喷发,但至少不是现在。

       不管会不会喷发,至少和阿拉斯加的这次8.2级地震无关!!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9A0E4HF00


        特大地震排行榜:地震路线图的准确性


       我们在2008-6-1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1-3],相距很远的不同构造带也会相互影响。    

             表1 2001-2008年8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Ms)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090.9°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144.1°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95.9°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97.0°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69.2°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167.2°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153.3°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101.5°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100.9°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103.4°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4]。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2010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发生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2015年5月30日日本发生8.1级地震,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余下的北美和俄罗斯仍然是高风险地区;海岛地震连续发生,日本依然是高风险地区;回归点中国的高风险地区在西部(包括云南)和台湾,美洲西部山脉的冰川融化也构成回归点。

       2015-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神秘冰川发生“融化异象”,阿拉斯加最厚冰川提前80年,人类警钟已敲响! 


       2019-12-12 09:报道,据悉,近日地球上出现神秘的冰川融化异象,对此,美国NASA科研部门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意外发现这是一座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塔库冰川。这座冰川在朱诺冰原的北部,是目前覆冰最厚重的冰川之一,同时也是阿拉斯加所拥有的几十个主要冰川中最大的一个。塔库冰川曾在上世纪保持着青少年般茁壮成长的状态,每年不断增厚,但却在如今短暂的几年中迅速由茁壮转至垂暮——甚至在去年出现了衰退现象。

       虽然塔库冰川在上世纪维持了良好的增厚趋势,却在2013年后停滞增长,更是在2018年出现了衰退——相比一直以来预测的数据短了太多。衰退出现得如此之快,甚至比预期提前八十年!为何几十年来都稳定增长的塔库冰川会提前融化?

       目前地球温度升高几乎已成不争的事实,冰川学家佩尔托称,塔库冰川的衰退对自己极为重要,因其失败就象征全球变暖的进攻,从目前情况看,显然高山冰川处于不利的战败位置。不过,这仅仅是从单个角度来看,还有的专家认为,塔库的衰退并非偶然或单个现象,其衰退最严重的时候正值全球气候最温暖的时间段。也即是说,我们应重视冰川提前消融带给我们的警醒——全球变暖问题应得到重视。

https://www.sohu.com/a/358487131_120150600

       考消息网2015年4月16日报道 外媒称,最新研究发现,加拿大西部的大部分冰川将在本世纪内融化,这将给当地淡水生态系统和水力发电等造成巨大压力。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6日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发表报告,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他们持续观测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冰川变化,并结合大量相关参数,如地球重力场分布、降水量变化等,最终模拟并预测出未来这一地区的冰川消融过程。

  该报告预测,到2100年,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70%的冰川将消失,位于内陆落基山脉的冰川将消融90%,邻近的艾伯塔省境内也将有大量冰川消融。

http://tech.sina.com.cn/d/n/2015-04-17/doc-ichmifpy8527276.shtml


       北美洲西部山脉的冰川融化是2021年北美高温、干旱、山火、地震的主因


        由于地壳均衡作用,北美冰川异常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洋壳沉降,北美高地上升地热释放(球陆地壳上升时面积变大,形成张裂,释放出地下能量;洋壳下降时面积变小,挤压进入大陆之下),是2021年北美高温、干旱、山火、地震的主因。

        我们在2015年9月14日指出,北美和俄罗斯仍然是高风险地区;海岛地震连续发生,日本依然是高风险地区;回归点中国的高风险地区在西部(包括云南)和台湾,美洲西部山脉的冰川融化也构成回归点。

       2015-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从2018-2019年美国流感,到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从2012年美国加州超级干旱,到2021年美国超级地震预警;从2021年北美超级高温,到2021年中国河南超级暴雨,这些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的超级灾害不断验证我们在2016年提出的气象、地质和经济超级灾害链的预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6676.html


       美国加州从超级干旱到超级高温,直至超级地震预警       


       2012年2月20日我们在《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中指出,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6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1――3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3年过去了,美国加州干旱持续发展,大震不发,干旱不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92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7825.html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干旱、山火、高温、火山活动、地震,美国灾难源于加州地下能量释放,由此引发的点源能量喷发模式即将进入能量释放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0674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70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403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401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6796.html


        黄石火山活动与地震的相关性


        北美洋壳下降和陆壳上升,挤压陆壳地下能量释放。加州高温干旱从2012年开始2021年达到高潮,2021年5月份,黄石公园地区发生了288次地震,据USGS的数据,5月4日黄石公园爆发了12起地震,5月22日发生了39起,5月29日又发生了100起,如此密集的地震一直延续到六月下旬,而北美超级高温从6月末开始,7月达到高潮,7月29日阿拉斯加8.2级地震发生。


        结论


        特大地震并未完结,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2024-2025年太阳黑子峰值可能激发更大的地震。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14(4):29-37.

2. 杨学祥.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地球科学进展.1992, 7(5): 22-29.

3.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204-408

4. 杨学祥. 汶川地震中的地壳均衡运动. 发表于2008-6-1 7:41: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美8级强震引爆火山?环太平洋地震带活跃,王炸黄石火山将苏醒?

202107/2920:08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企鹅号


北京时间7月29日14点15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附近发生了里氏8.2级强震,此后触发了太平洋沿岸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的海啸预警,按海啸行进速度,预计6个小时后到达日本,9个小时后到达中国东部沿海。

不过据CNN报道,随后海啸预警被取消,但旧金山官员仍然警告居民远离海岸线。地震发生后至少出现了61次余震,不过大部分都在4级左右。

8.2级强震:环太平洋地震带开始活跃

这次地震的中心位于科迪亚克东南约280千米的太平洋上,中心位置北纬55.40°,西经158.00°,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原先报告是8.1级,后USGS修正为8.2级,这是一次超强的浅源地震,如果发生在人口密集区,后果不堪设想。

令人诧异的是这次8.2级强震居然没有引发海啸,随着强震的发生,NOAA的海啸预警同时发出,从海啸预警信息中可以看到,3小时内即可到达加拿大西海岸,6小时内到达俄罗斯千岛群岛和日本列岛以及美国加州沿岸,9-12小时抵达中国以及南太平洋群岛。

不过即使在震中附近的阿拉斯加沿岸也只受到了1英尺(0.3米)的“海啸袭击”,实在有些让人意外,也许这次地震比较特殊?当然没有海啸这是好事,我们也无需过多纠结。

震中所在的阿留申群岛是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范围,全球已经有2年以上没有发生超过8级的强震,这不由得让大家嘀咕,这次8.2级的强震是否会让太平洋沿岸的地震带重新活跃起来,它一旦活跃,估计全球都得颤一颤。

因为日本群岛、阿拉斯加以及中美洲与南美西海岸,还有南太平洋新西兰和东南亚等都在这个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未来真要出现全球性强震?而另一种猜测已经在慢慢发酵,美国的黄石火山会不会因此而苏醒,这才是吃瓜群众们最担心的,因为就全球范围而言,黄石火山属于王炸级别的,一旦爆发,估计美国一半就消失了。

王炸:黄石火山会苏醒吗?

没有人知道黄石火山会不会苏醒,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黄石火山与这次阿拉斯加地震扯不上关系,因为两者相距实在是太远了,初步估计约3500千米,两者之间不太可能联系得起来。

不过今年5月份,黄石公园地区发生了288次地震,据USGS的数据,5月4日黄石公园爆发了12起地震,5月22日发生了39起,5月29日又发生了100起,如此密集的地震一直延续到六月下旬,如此频繁的地震是否会唤醒黄石火山,一直是一个未知数。

黄石火山究竟有多厉害?为何将其称为王炸火山?

黄石火山是仍然在活跃中最有可能爆发的全球最大火山,位于美国怀俄明州的西北角的黄石公园内,火山口宽55千米,长72千米,一个接近4000平方公里的火山口,在210万年、130万年和64万年前发生喷发,按时间算,现在差不多在这个临界点内了。

一旦喷发,它的规模是1980年喷发的圣海伦火山的2500倍,火山灰大约能覆盖75%以上的美国国土,而且火山灰会大量进入平流层,引发全球性气象灾害事件,可能会引起小冰期,就像明清时期的寒冷期,或者坦博拉火山喷发后的无夏之年一样,而这个时间可能长达数年。

黄石火山的规模之所以那么大是因为它的下方连接一个巨型岩浆池,已经积蓄了大约60多万年,现在的黄石火山口地形起伏早已被严密监控,尽管不知道何时会喷发,但至少不是现在。

2017年,NASA就曾以““能否阻止黄石火山爆发”为题进行了一项研究”,USGS的科学家们认为,只要能将这个岩浆房降温35%就能阻止其喷发,而方法则是向地下10千米处注入大量高压水,并且回收这些高温蒸汽,在循环回地下。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地热发电就是这个套路,一旦成功,美国将能获得史无前例超级地热发电站,比冰岛所有地热电站全部加起来的装机容量都要大得多,而且NASA还估计出了其建造成本,大约34.6亿美元,似乎并不高,少轰炸几次也就差不多了。

不过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发言人布莱恩·威尔逊(Brian Wilson)也表示,可能会适得其反,这个操作也可能会让火山提前喷发。

来重温下2012中的壮观场景:黄石火山喷发

不管会不会喷发,至少和阿拉斯加的这次8.2级地震无关!!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9A0E4HF00


神秘冰川发生“融化异象”,阿拉斯加最厚冰川提前80年,人类警钟已敲响! 

2019-12-12 09:19


神秘冰川发生“融化异象”,阿拉斯加最厚冰川提前80年,人类警钟已敲响!

据悉,近日地球上出现神秘的冰川融化异象,对此,美国NASA科研部门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根据卫星图像显示,意外发现这是一座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塔库冰川。这座冰川在朱诺冰原的北部,是目前覆冰最厚重的冰川之一,同时也是阿拉斯加所拥有的几十个主要冰川中最大的一个。塔库冰川曾在上世纪保持着青少年般茁壮成长的状态,每年不断增厚,但却在如今短暂的几年中迅速由茁壮转至垂暮——甚至在去年出现了衰退现象。

每个冰川都会拥有从成长期到死亡期的固定规律。冰川从“出生”到“死亡”之间会经历一段稳定期——这时的冰川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几乎不会有大的边缘变动。虽然塔库冰川在上世纪维持了良好的增厚趋势,却在2013年后停滞增长,更是在2018年出现了衰退——相比一直以来预测的数据短了太多。衰退出现得如此之快,甚至比预期提前八十年!为何几十年来都稳定增长的塔库冰川会提前融化?

众所周知,冰川融化主要是因为融化的雪多于积雪,从而导致冰雪消融衰退。塔库冰川多年来,作为灰熊、驯鹿和北美珍奇动物的生存乐园,目前正在不断地融雪、缩小。冰川不断融雪的根源在于地球温度的升高——地球不再像以前一样寒冷适宜积雪了。

目前地球温度升高几乎已成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很大的原因来自温室效应,即我们对于高污染资源如煤炭和石油的长期过度使用,以及伐木等行为造成的植被破坏。从短期看来温暖的气候似乎能使人类生存环境更为适宜,但违背自然的四季更替规律显然不利于地球生态平衡,从这一角度而言,全球变暖对人类期待的长久发展并无好处。

冰川学家佩尔托称,塔库冰川的衰退对自己极为重要,因其失败就象征全球变暖的进攻,从目前情况看,显然高山冰川处于不利的战败位置。不过,这仅仅是从单个角度来看,还有的专家认为,塔库的衰退并非偶然或单个现象,其衰退最严重的时候正值全球气候最温暖的时间段。也即是说,我们应重视冰川提前消融带给我们的警醒——全球变暖问题应得到重视。

冰川是我们用来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测量标准之一,塔库的提前消退告诉我们要尽可能多保护地球的生态以及气候的平衡,这时环保行为便刻不容缓。小编在出行时间宽裕的情况下会选择共享单车或步行,平时点外卖也尽量自备餐具。目前中国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也是环保行为前进的一大步。不知你平时有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来拥护环保呢? 大家也行动起来吧。


https://www.sohu.com/a/358487131_120150600


关注美洲西部的地震风险:加拿大冰川本世纪或消失七成

已有 1986 次阅读 2015-4-30 12:3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球变暖, 海平面上升, 冰川地壳均衡, 地震集中


关注美洲西部的地震风险:加拿大冰川本世纪或消失七成

                                   杨学祥


      参考消息网2015年4月16日报道 外媒称,最新研究发现,加拿大西部的大部分冰川将在本世纪内融化,这将给当地淡水生态系统和水力发电等造成巨大压力。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16日报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发表报告,在长达10年的研究中,他们持续观测加拿大西部地区的冰川变化,并结合大量相关参数,如地球重力场分布、降水量变化等,最终模拟并预测出未来这一地区的冰川消融过程。

  该报告预测,到2100年,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70%的冰川将消失,位于内陆落基山脉的冰川将消融90%,邻近的艾伯塔省境内也将有大量冰川消融。

http://tech.sina.com.cn/d/n/2015-04-17/doc-ichmifpy8527276.shtml

      喜马拉雅山大地震与全球变暖有关,历史上的大地震都发生在全球变暖的中后期,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印度洋海平面上升加剧了印度大陆向北推移的速度和强度。

      我在2008年6月1日指出,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2010年发生智利8.8级地震,2011年发生日本9级地震,2012年发生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特大地震路线图基本得到证实。

      近一千年来人类经历了两个显著的气候温暖期,即公元1000年左右的中世纪暖期和今天的20世纪暖期。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目前的温度并不比中世纪暖期的温度高,中世纪暖期的高温期并不是公元1000年左右,而是公元1200年左右(图)。中世纪暖期导致的喜马拉雅山冰盖融化和世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形成陆壳上升和洋壳下降的地壳均衡运动,发生了1255年7月7日袭击尼泊尔首都导致加德满都谷地三分之一人口丧生的大地震。同样,在20世纪暖期的喜马拉雅山冰盖融化和世界海平面上升,同样也会导致相同级别的喜马拉雅山大地震的发生。

      1934年发生在这里的里氏8.2级地震恰好是20世纪30-40年代的温暖期。经过60-70年代低温后,80年代又迅速变暖。2014年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暖年,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表明一个新的循环正在开始。

      关注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喜马拉雅山可能会发生更大地震。

      8.5级以上特大地震正在酝酿之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5975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18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5747.html

       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想象!当人类正不断往大气中注入二氧化碳时,地球这个行星本身可能正进入一次剧烈无比的冰川期中。科学家最新数据模型认为,几千年后,整个北半球都将被冰层覆盖,如同现在的南北极一样———前提是新的冰川期没有和“大气变暖”发生冲突。我们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过去80万年的排放总量都多。这可能会永久推迟任何剧烈的冰川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能正把自己往另一极端推,那就是500万年前曾经发生过的“热室地球”。

  100-200米厚的海水层在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变化中不断地从两极冰盖和赤道海水中转换迁移,将引起地壳的巨大形变,破坏了原来的地壳均衡,引发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就像轮船装载和卸载会引起吃水线变化一样)。最后一次冰期的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了130米,如果两极冰盖全部融化,海平面至少会继续上升60米。这意味着,大洋地壳因负载增加,要均衡下降20米,两极地壳因冰盖消失而卸载,要依据原冰盖的厚度,上升其1/3的数量(岩石和海水密度比为3:1)。

  根据地质学的地壳均衡理论(单位均衡面上的物质柱体质量相等),大陆冰盖融化,负载减少,大陆地壳要均衡上升;海平面上升,负载增大,海洋地壳要均衡下降。最末一次冰川后期,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130米,洋壳均衡下降了43米(地壳与水的密度比大约为3: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末次冰期中冰盖厚度为2000米,冰盖融化后,已上升了500米,还将继续上升200米。科学家称其为冰期地壳均衡理论的大自然实验室。所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没有因为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对于没有冰盖的大陆,海平面的实际上升仅87米,减少了三分之一。洋壳下降挤压下方岩浆流向大陆地壳底部,使沿海大陆均衡上升。由于地球表面是球面,洋壳下降,球面半径缩小,洋壳将插入到大陆地壳之下,使大陆边缘受到挤压和抬升。

       到2100年,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70%的冰川将消失,位于内陆落基山脉的冰川将消融90%,邻近的艾伯塔省境内也将有大量冰川消融。由此导致的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将使美洲西部强震频繁发生。

       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不仅仅是淹没沿海地区,大陆冰川融化导致的地震增强值得关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361.html


2015至2018年特大地震排行榜:地震路线图的准确性

已有 5920 次阅读 2015-9-14 08:36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特大地震活跃期, 路线图, 排行榜, 冰川地壳均衡


2015至2018年特大地震排行榜:地震路线图的准确性

                               杨学祥


      我们在2008-6-1指出,全球变暖导致山地和两极冰盖溶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山地失去冰盖负载减少,将均衡上升;海洋水面上升增加负载,将均衡下沉。这就是冰川地壳均衡和水均衡运动[1-3]。根据山东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资料,自2001年到2008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次8级以上地震,中国和日本各2次,其他地区2次(见表1)。


             表1 2001-2008年8级以上地震数据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震级(Ms) 震中位置

2001-11-14 17:26:00  36.2°  090.9°  8.1  新疆青海交界  

2003-09-26 03:50:00  42.2°     144.1°   8.0  日本北海道地区

2004-12-26 08:58:00  3.9°      95.9°  8.7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  

2005-03-29 00:09:00  2.2°      97.0°  8.5  苏门答腊北部  

2005-06-14 06:44:00  -19.9°  -69.2°  8.1  智利北部

2006-04-21 07:25:00  61.0°  167.2°  8.0  堪察加半岛东北地区

2006-11-15 19:14:00  46.6°  153.3°  8.0  千岛群岛

2007-09-12 19:10:00  -4.4°  101.5°  8.5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7-09-13 07:49:00  -2.5°  100.9°  8.3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海中

2008-05-12 14:28:00  31.0°  103.4°  8.0   四川汶川县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一处地震变形,为另一处的地震变形提供了条件[4]。这就构成了强震的路线图。表1的地震从中国开始,又回到中国,这一闭合路线为下一次强震的发生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近30年冰盖融化显著,自然是地壳均衡最强烈的地区。中国地震后,陆海地壳的负荷在内陆地区得到大致调整,接下来就是在陆海连接处的岛弧发生强震。岛弧强震是全球范围的,遍布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如果上述规律成立,下一个8级以上强震就必定发生在陆海连接处,按路线图,危险性的排列为:日本、印尼、堪察加半岛附近高纬度地区、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其中,日本、俄罗斯和印尼发生强震的风险最大,其后是南北美太平洋沿海地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事实上,2010年2月27日发生智利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级地震,2012年4月11日发生印尼苏门答腊8.6级地震,2015年5月30日日本发生8.1级地震,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地区),验证了我们的预测。

       余下的北美和俄罗斯仍然是高风险地区;海岛地震连续发生,日本依然是高风险地区;回归点中国的高风险地区在西部(包括云南)和台湾,美洲西部山脉的冰川融化也构成回归点。

       2015-2018年为特大地震活跃期,发生概率较高的国家依次为: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688.html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地壳形变与海平面变化. 地壳形变与地震. 1994,  14(4):29-37.

2. 杨学祥.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地球科学进展.1992, 7(5): 22-29.

3. 杨学祥。对全球海面变化均衡模式的改进。地质科学。1992,(4):204-408

4. 杨学祥. 汶川地震中的地壳均衡运动. 发表于2008-6-1 7:41:17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77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738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48927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070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97623.html

上一篇:2021年7月潮汐组合与火山喷发
下一篇: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21年7月30日午报
收藏 IP: 103.57.12.*| 热度|

1 周少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17: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