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测与证实: 流感和新冠病毒都有明显的季节性
最近有文章指出,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病毒,其实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病毒异常活跃的时期。虽然之前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及进入夏季后病毒一定程度被抑制后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只要新冠病毒一天没有彻底消灭,它都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秋冬季节卷土重来。
早在2020年2月,我们就指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18.html
随着冬季的来临,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有关新冠肺炎的新闻也一下子多了起来。美国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早已破十万,甚至盖过了总统大选的热度。我国多地也陆续发现本土病例,据最新报道,继天津、上海之后,内蒙古满洲里市又新增了2例本土确诊病例,稍早之前天津东疆港区瞰海轩小区已升为高风险地区,毗邻的中交上东湾小区以及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明天华城小区已列为中风险地区。那么冬季疫情会不会反弹?这里分析如下。
疫情会反扑吗?
随着最近全国多地陆续出现确诊病例,许多人不禁发出了“疫情会反扑吗?”这样的灵魂拷问。其实回看新冠病毒出现以来的整个过程,最近出现的本土病例也可以算是意料之中。原因主要有3点:
1.冬季新冠病毒重新活跃
无论是流感还是新冠病毒,其实都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病毒异常活跃的时期。虽然之前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及进入夏季后病毒一定程度被抑制后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只要新冠病毒一天没有彻底消灭,它都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秋冬季节卷土重来。
2.外部形势更加严峻
不仅美国日均新增确诊病例超十万,其实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区的新冠疫情也出现了反弹。为了保护国民健康,最近我国政府还加强了对国外输入的商品进行核酸检测,以杜绝新冠病毒从外部输入的一切渠道。
3.人群活动增加了病毒传播机会
由于防控成效显著,我国早已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秩序,人们也恢复了正常的社交,部分人还放松了防控意识。但随着新冠病毒的重新活跃,人们正常的社交活动也为病毒提供了有利的传播途径。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散发病例其实是正常的,就像每年都会有人患流感一样。这是否预示着疫情会反扑?也并不是,我国政府对于目前的疫情形势处于完全可控的状态,并且已经采取了及时的应对措施,所以基本不会出现封城、全民隔离、停课停产等情况,但这要是在国外,就很难说了。
张文宏:未来防疫艰巨性可超出想象
新冠肺炎发展到现在,相信所有人都不希望再出现年初这种严峻的疫情形势,我国虽然经济体量大,也很难再承受一次这样的经济损失。但当前全球疫情防控进入深水区,我国各地的抗疫策略貌似也出现了分化,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各地政府都需要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防控过严必然会导致经济损失,过松又容易引起疫情反弹,所以需要从中找到平衡点。
张文宏教授就说过,目前的新冠病毒对于个体来说毒力在减弱,但对于群体来说,毒力是在增强的。因为随着我们对新冠肺炎救治措施的逐渐成熟,其个体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最近一个月大多数国家的病死率已经降到了1%以下,但就群体来说发病率却有所上升,最近国外的形势就是最好的说明。由于我国人口多,密度大,所以相对于国外来说要开展常态化的防控措施也异常困难,但我们却做到了,而且抗疫战争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是需要全民参与的。
结语
我们要理解,出现散发病例不等于疫情反扑,我们的政府和专家对于新冠病毒的防控早已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标准化流程,再加上不久的将来有疫苗的助攻,相信彻底消灭新冠病毒指日可待。
https://new.qq.com/rain/a/20201122A0DTY500
|||
c:相同的预测
关键提示
参考消息网2月10日报道外媒称,一些流行病学家认为,新冠病毒可能不会消失,新冠肺炎存在反复流行的可能性。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月8日报道,一些流行病学家相信,采取隔离和限制出行的措施后,疫情将得到控制,新冠病毒也会随之被消灭,正如2003年的“非典”疫情那样。
报道称,炎热和潮湿的月份并非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的高发期,因为它们不能忍受上述条件。因此,冬季后夏天的到来以及国际社会为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所做的努力可能将使感染人数降至接近于零。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结束,它可能会像流感一样每年都卷土重来。
http://cbeiji.com/shownews.php?id=77415&fid=2
科学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季节性的”,随着未来几个月天气变暖,病毒可能会暂时消失,但到等到了更冷的月份极有可能再次出现。
https://xw.qq.com/cmsid/20200224A0H06Q00?pgv_ref=sogousm&ADTAG=sogousm
2020年2月4日以来的 研究表明,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 5 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低温和紫外线低值有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疫情发展速度快。
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疫情发展速度慢。
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发展迅猛,趋势近似于SARS事件。
根据紫外线控制病毒发展的理论,2019年冠状病毒疫情始于2019年12月,处于紫外线一年中的最低值时期(冬季低值),预计2-3月(冬春之交)将出现拐点,4-5月(春季紫外线增强)出现峰值,5-6月(春夏之交)再次出现拐点,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出现第一波谷值。第二波峰值是否出现,取决于调控力度。
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时期是结束疫情的最佳时期。
目前北半球处于冬季,疫情在中纬度地区快速发展(如,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在低纬度地区受到抑制(如,印度尼西亚,印度)。在南半球也受到抑制(如,澳大利亚)。
必须防范南半球冬季(6-8月)疫情爆发的可能。
流感病毒为什么爆发于冬季?
图2 一年中紫外线量的变化(把7月的量作为1000来计算的相对值)
我国的冬季为前一年12月到次年2月,是一年中紫外线最低值时期;在美国较冷的秋季,冬季和春季出现流感高峰,从10 月到次年 5 月,避开了紫外线夏季高峰。这说明,流感高峰与低温和紫外线低值有关。
SARS事件开始于冬季高峰在春季
SARS事件从2002年12月5日或6日开始至2003年7月13日,共历时约8个月。即爆发于紫外线冬季低值,消失于紫外线夏季高值。
图3 SARS2003年死亡率统计:5月进入峰值
中东呼吸综合症爆发于冬季高潮在春季
图4 MERS病例发病数时间分布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13952
根据图4,中东呼吸综合症发现于2012年冬季,疫情高峰在2014年3-5月春季,在6-8月夏季紫外线峰值迅速消失。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无黑子期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在2019-2020年冬季紫外线谷值时期,又恰逢太阳黑子低值年,这是此次疫情异常凶猛的原因。由于太阳黑子最低值已经过去,根据前两次疫情的统计规律,估计在春季疫情将进入高峰,夏季消失,秋冬季是否复出,取决于中国的调控力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69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7031.html
太阳辐射对流感病毒的影响
我们在2009年6月25日指出,太阳活动对流感爆发的影响人们早就发现。在太阳黑子谷年,太阳活动减弱,辐射出的紫外线也减弱,这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滋生和繁殖(旧病毒复发);在太阳黑子峰年,太阳活动增强,辐射出的紫外线增加,有利于微生物和病毒的基因变异(新病毒产生)。这是流感大流行一定发生在太阳黑子极值年的原因。由于在太阳黑子峰年爆发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病毒基因变异,所以强度大,危害重,如1918-1919年、1957-1958年和1968-1969年;由于太阳黑子谷年的流感大流行起因于旧病毒复发,所以强度小,危害轻,如1900年和1977年。这是后两次流感大流行被人们忽略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40114.html
根据相关条件,2002年SARS发生在太阳黑子峰值,所以强度大。2020年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太阳黑子谷年,其强度相应变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77.html
新型冠状病毒在最适宜地方和时间出现,在防范最薄弱的地方聚集爆发,在有利条件消失后自行消失。其最大特征是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变化:浓度小时人体免疫可阻止感染;超过临界点将有少数弱体质人群被感染;高浓度将形成大规模流行,浓度降低将出现拐点,最后直至自动消失(见图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15691.html
SARS事件、中东呼吸综合症和新冠肺炎都发生在冬季,春季达到高潮,消失在夏季。图1和图3-4具有相同的时间规律。新冠肺炎在夏季消失,必须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我们的研究结论正在得到流行病专家的认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220418.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