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2019年气候异常多变,地球升温还是降温?

已有 11323 次阅读 2019-5-18 14:29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月亮赤纬角周期, 气候变化, 潮汐南北震荡, 厄尔尼诺, 拉尼娜

2019年气候异常多变,地球升温还是降温?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北极的春天是海冰达到最大的情况,就如NOAA在2019年3月监测的那样,位于格陵兰岛的海岸线几乎完全被冻结在海水中。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在5月6日提供的数据来看,它显示了位于Kitsissut群岛附近岛屿南端的拉布拉多海的冰。这是什么情况?这个地方是没理由出现冰的,看起来可能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相关报道


2019年气候异常多变,拉布拉多海“结冰”了!地球升温还是降温?

原创环球科学猫3小时前

我要分享

作者:文/虞子期

在科学中,全球变暖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了,因为确实存在,地球还在升温。不过,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拍摄数据显示,位于北极地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拉布拉多海的春季“冻结”,也就是说这个区域在春季结冰了,什么情况?这是我们的地球温度“下降”了吗?还是2019年的极端气候引发的这种奇怪现象,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原因是什么。

对于北极地区来说,其实在每年的春天与我们处于的南半球情况不一样,北极的春天是海冰达到最大的情况,就如NOAA在2019年3月监测的那样,位于格陵兰岛的海岸线几乎完全被冻结在海水中。不过对于部分区域来说,并非是那样,本应该不会结冰的而出现了结冰现象,那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拉布拉多海区域,这算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不应该有海冰还出现了。

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在5月6日提供的数据来看,它显示了位于Kitsissut群岛附近岛屿南端的拉布拉多海的冰。这是什么情况?这个地方是没理由出现冰的,看起来可能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冰科学家沃尔特迈耶给出了原因,这确实是气候的变化或者说是大气环流导致的冰出现。

通过卫星图像显示,在最白的区域,就是形成的“固体冰”的地方,相对较厚,科学初步预估最后可能达0.5米(50厘米)。灰色的区域是薄的冰,可能只有20厘米或更小,如果你放大卫星图像,会看到薄冰片或薄饼冰(小圆形浮冰),散布在冰冻水上面。重点来了,这是因为海流导致的,沿着格陵兰岛的东海岸,海水在寒冷的气流中向南流动了(或者是直接的海冰运动),所以形成了短暂的结冰模式。

科学家表示,当冰开始围绕南端时,它会遇到较温暖的Irminger海水并迅速融化。夏季有温暖气温的额外复杂性。而在冬季,水太不稳定,不能形成冰,因为冷水在这里下沉,并被温暖的咸水取代,所以只有在春天,来自东格陵兰的融水可以进入并使地表水更冷,更稳定,足以在地表形成冰 。这就是形成海冰的原因,只可能在这个时间段形成,每年的情况不一样,所以能看到拉布拉多海有冰还是相对困难。

说别了,就是因为海洋气流引发的,一个气候的异常状态,当然按照这样的气候变化,我们未来还是可能会看到更多的这样情况,因为全球的气候变化也是越来越强了,2019年可能不少的人都完全感觉到了,确实气候异常多变,这种情况也是以前很少看到的或者是没有看到的。其次也存在其他因素在影响,那就是今年还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在影响,所以更加的加强了这种气候的变化。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1iy6Ag


又冷又热 2019年极端天气已打破世界各地记录: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已有 1474 次阅读 2019-2-12 15:48 |个人分类:全球变化|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寒潮热浪美国极寒极端天气    推荐到群组  

又冷又热 2019年极端天气已打破世界各地记录 

2019-01-31 15:09


北青网讯 据赫芬顿邮报,2019年,极端天气已经打破了世界各地纪录。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气温下降到零下38度,澳大利亚正与高达46.1度的热浪搏斗。这再次引发了对地球变化的担忧。

在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周三早上气温下降到零下30度,打破了1966年创下的零下26度的纪录。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数据,芝加哥周三最低气温零下46度。

机场已经取消了数百次航班,关闭了芝加哥的主要景点和学校,并引发了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州长的紧急状态。美国邮政部门周三也暂停了中西部几个州的部分或全部邮件服务,包括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

周三早上,明尼苏达州的部分地区被该国最冷的温度惊醒,明尼苏达州的梅尔罗斯记录到零下38度。

国家气象局已经敦促居民尽可能呆在室内。

尽管美国部分地区极端寒冷,澳大利亚的极端高温和干旱正在打破记录,澳大利亚最近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2月。

据南澳大利亚气象局称,南澳大利亚首都阿德莱德上周的气温接近46.7摄氏度,打破了1939年1月创下的最高纪录。周三,阿德莱德气温接近38.3度。

责任编辑:刘文思(EN070)


http://www.sohu.com/a/292601277_255783


全球变暖“后果”?日本开启大雪模式,美国遭受冬季风暴“袭击”

原创环球科学猫昨天

我要分享


作者:文/罗兆春

根据科学数据显示,最近的全球气候变化都是非常的强,这可能就是科学家们预测的极端气候在频繁出现了吧,全球变暖的“后果”基本都在逐步呈现出来了一样,可能不少的科学爱好者说,不升温反而降温了,前段时间虽然我们看到澳大利亚的极端高温,但是很少,这几天是看到美国日本的大雪,暴雪模式,一个接一个的出现,范围更大,其实这只是全球变暖的一部分。未来人类面临的极端气候真的可能会更加的严重,这是否跟全球变暖存在确切的关系,大多数科学爱好者应该都明白,这已经不是第一次预报了。

从最新的科学预报来看,我们全球的降雪模式多数都在出现一样,但是全球变暖“发威”引发的这些问题,还有人认为全球变暖是没有发生的。根据科学数据显示,在8日的时候,美国就遭受了冬季风暴“袭击”,极其罕见的降雪也让美国几乎处于“紧急”状态。根据科学数据显示,位于美国派克市场出现了大约4英寸(约10厘米)的积雪,西雅图出现了8英寸(约20)的积雪,而这个降雪还在继续上涨,预计继续增加2到6英寸。

根据气象科学专员预测,这可能是一场我们很多年都难遇到的,并且还有部分人警告称,这场风暴可能是“每十年才能发生一两次”的偶然事件。美国在遇到强风暴“袭击”的时候,日本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难”,根据科学报告显示,受高空冷空气和低气压影响,日本也受到降雪的影响,100多个起航班被取消,只能等待降雪的过去。

而根据日本气象厅的科学数据显示,日本局部地区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31.8度,位于陆别町,此外钏路市的阿寒湖畔为零下30.7度,创该地点观测史上最低纪录。这不得不说,日本也处于一个强寒流的影响之中,并且日本东京等地也可能降雪,几乎全国都可能处于降温降雪的状态,从日本最新的雨,雪和风等观测数据来看,确实也进入到了一个寒冷的状态之中。

当然我国最近的降雪天气也不少,所以全球多数国家都遇到了,不仅是美日都开启了大雪模式。人类面临这样的自然灾难确实在2019年增加不少了,天气的异常状态可以说是非常的明显,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都是多次破纪录,看来科学预报的没有错,未来人类面临的极端气候可能真的会更加的“猛”,这可能就是地球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了吧,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创下了高温时代,气体排放达到新高,未来可以想象下,也许极端气候真的是我们生存都困难。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GOpUI1

[转载]【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今年冬天特别冷?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已有 775 次阅读 2018-10-8 20:57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冷冬月亮赤纬角潮汐南北震荡地震海啸飓风台风 |文章来源:转载    推荐到群组  

【刘盈说天气】今年冬天提前了?今年冬天特别冷?看看国内权威专家怎么说

2018-10-08 18:42:04 来源中国吉林网 作者:

  近日,有没有发现身边感冒生病的人变得很多?出门后有没有发现天气越来越冷?就连供暖期都提前了,伙伴们,重视起来吧!冬天提前了,这个冬天真的很冷!

  就此问题,我们采访到全球气候专家杨学祥,他表示今年冬天会比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都早,并且从今年开始一直到2025年,每年气温都呈现递减趋势,2025的冬天最冷!

  为什么呢?说好的全球气温变暖问题呢?大家不要着急,仔细想想,有没有发现2018年全球自然灾害特别多?台风、地震、飓风、海啸接踵而来,这是几十年来都未曾出现过的气候异常现象!

  杨教授表示,原因之一是台风、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形成超级灾害链,这些自然灾害将深海冷水翻到地球表面,带来降温,从而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很多人会说这岂不是与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问题相矛盾吗?不会的,因为温室效应并不是气候变化的唯一因素,这种超级灾害链带来的降温被称为“深海及其边缘强震降温效应”,与温室效应同为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因此,今年是一个“寒冷年”。

  一定会有人问,为什么今年自然灾害特别多?这也是第二个原因所在,杨教授称2018年为“灾害年”,他与几位相关气象专家在2月份总结出一套关于2018年灾害的预测顺口溜:“七级地震谁安排,三月走了,六月来!五月过度多留意,八月九月防大灾”。这则顺口溜成功预测了10月以前全球的气象灾害,为什么这么准!杨教授介绍道:根据月亮赤纬角,月亮赤纬角一直保持在186分和286分之间,通俗地讲,就是月亮赤纬角越大,全球气温越低。2014年—2017年角度小温度高,2018年是温度高往温度低过渡的一年,因此灾害多,2025年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这一年将全球温度最低!

  106,中国气象台发布预计107,长春会入冬,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记者又联系到吉林省气象台台长刘海峰,他表示中国地域辽阔,每个地区入冬标准不一,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的温度变化而定,吉林省今年会在10月末11月初之间的某一天入冬。

  小伙伴们,冬天马上来临了,秋衣秋裤准备好了吗?赶紧把羽绒服也翻出来吧!注意保暖哦,拒绝感冒,从刘盈说天气开始~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刘盈

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810/t20181008_17920840.htm

http://news.cnjiwang.com/jwyc/201810/274048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9673.html

http://wap.sciencenet.cn/blog-2277-1155238.html?mobile=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57203.html 


2016年和1998年最热比较:2017年与1999年同样变冷

已有 2046 次阅读 2017-1-21 15:02

2016年和1998年最热比较:2017年与1999年同样变冷

 

                            杨学祥,杨冬红

 

谁是谁非9年内见分晓:2017年变冷,2025年最冷

 

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326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79229.html

 

我们在2015125指出,2015年的警钟:厄尔尼诺和最热年可能重现江湖。

2014-2016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2015年高温、干旱继续威胁我国南方、北方地区,新一波厄尔尼诺将增加灾害的强度,必须高度重视,及时监测,积极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61959.html

 

2014-2015年的最热值得关注,2023-2025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2016-2017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8019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002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182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79769.html

上一篇:5月17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5月18日午报
下一篇:5月18日厄尔尼诺指数进入下降区间:2019年5月18日晚报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3 周少祥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