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关注2016年11月14日最大“超级月亮”带来的灾害

已有 7069 次阅读 2016-11-7 05:00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拉尼娜, 拉马德雷冷位相, 超级月亮, 特大地震高发期

关注20161114最大“超级月亮”带来的灾害

                           杨学祥,杨冬红


世纪最大“超级月亮”14日出现错过要等到2034

20161105 11:1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4电据外媒报道,本月14日是天文迷不容错过的一天,因为当天会是21世纪至今,最接近地球的满月,民众抬头就可见到“超级月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指出,若错过了是次机会,天文迷恐怕要等到20341125,才能看到月球再次接近地球。

专家表示,将于本月中出现的超级月亮,看起来会比平常大14%,而亮度则提高了3成。

《国家地理杂志》指出,这次将会是1948年以来,月球最接近地球的一次,而在前3个月中,被称为超级月亮的现象,更不能与这次相提并论。

http://news.ifeng.com/a/20161105/50209399_0.shtml


超级月亮会带来灾害吗?

“超级月亮”是指新月或满月时期,月球与地球间距离较平常为近,肉眼能看到的最大最圆的月亮。这是因为,月亮沿椭圆形轨道围绕地球转动,最近约35万公里,最远约40万公里,相差的5万公里让月亮看上去有了大小的区别。

超级月亮(Super moon)是指月球运行到轨道上最接近地球的点的同时,正好是满月或者新月。2011319,月球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从地球上观看,月球比远地点时面积增大14%,亮度增加30%,号称“超级月亮”。2012年的“超级月亮”于56日晚现身夜空。2013623日晚1912,月球与地球相距356991千米,月亮视直径角距为33.47分。2013723日凌晨216,月球、地球和太阳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月亮最圆。2014年共有三次观看“超级月亮”的好时机,分别为71281099。此种结合的超级月亮被认为会引发海洋、地壳和潮汐的变化,例如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发生风险的增加。但是,这种关联性一般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前任台长、著名天文学家赵君亮研究员接受采访时说:“地月之间的距离远近确实会影响地球潮汐,但地震是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日本大地震引起了海啸,与所谓的“超级月亮”没有任何关联。”

台北市立天文教育馆研究员葛必扬质疑说,国外盛传2011319月球会以约356578公里的距离接近地球是1992年以来最接近的一次的说法不可靠,以实际数据来看,1990年迄今,月地距离依接近程度的排名次序,分别是台湾时间1990122,月球最接近地球,其次是199338356528.183公里)、1992120356549.864公里)、 20081213356565.685公里)、2005110356569.994公里)、再来才是2011320356574.966公里),很明显地,其实199338的月球近地点,比1992年更接近。即便排除1990年,2013年的这次超级月亮,只是排名第五。一些网友认为2013319的地月距离是19年来最小值,其实并不准确。

不会带来灾难,但不代表“超级月亮”会来得悄无声息。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萧耐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天,地球受到月球的引潮力最大,这样大的引潮力必定会引起天气变化。潮汐力量以地心引力为核心,把两磁极以向心力拉伸,与地球板块位移无直接联系。

国际射电天文学中心的专家彼得·惠勒表示,“即便发生火山和地震,也是因为地球自身的原因。地月之间的距离变近只会影响潮汐”。看待任何有关即将发生的天气灾难,都要持怀疑的态度。他说:“‘超级月亮’不会带来地震或火山爆发,只会让地球出现比平常更低的低潮位或更高的高潮位,没什么值得激动的,届时不会因此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除非那是原本就会发生的”。

地震和月球引力到底有没有关系?这是近百年来始终困扰科学家的问题。如今日本防灾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终于证实:月球引力影响海水的潮汐,在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积蓄大量能量之际,月球引力很可能是地球板块间发生地震的导火索。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

海水的自然涨落现象就叫做潮汐。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另一个因素更重要,就是恒星太阳。当月亮到达离地球近处即“近地点”时,朔望大潮就比平时还要更大,这时的大潮被称为近地点朔望大潮。科学家已经就潮汐对地震的影响讨论了很长的时间,但还没有人论证过它对全球范围的影响效果。以前只发现在海底或火山附近,地震与潮汐才呈现出比较清楚的联系。研究者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断面层潮汐压力呈现高度相关,猛烈的潮汐在浅断面层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从而会引发地震。当潮汐很大,达到约2~3时,3/4的地震都会发生,而潮汐越小,引起的地震的可能也越小。

该文作者伊丽莎白.哥奇兰说:“月球引力影响海潮的潮起潮落,地球本身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也发生变形。猛烈的潮汐在地震的引发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因潮汐造成的压力波动而提前或推迟。”该文章另一位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教授约翰.维大说:“地震起因还是一个谜,而这一理论可以说是其中的一种解释。我们发现海平面高度在数米范围内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会显著地影响地震发生的几率,这为我们向彻底了解地震的起因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哥奇兰等人首次把潮的相位和潮的大小合并计算,并对地震和潮汐压力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采用的计算方法来自于日本地球科学与防灾研究所的地震学家田中。田中从1977年至2000年间全球发生的里氏5.5级以上的板块间地震中,调查了2207次被称为“逆断层型”地震发生的地点、时间等记录,以及与发生地震时月球引力的关系,结果发现:地震发生的时间,与潮汐对断层面的压力有很高的关联性,月球引力作用促使断层错位时,发生地震次数较多。田中认为:“月球的引力只有导致地震发生的地壳发生异常变化的作用力的千分之一左右,但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它是地震发生的最后助力,相当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总之,超级月亮不是灾害发生的必然条件,但是激发灾害的重要因素。


必然发生的事件:最大“超级月亮”有利于拉尼娜增强

201611月潮汐组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2016-9-29 13:55


20163-6月和9-12月为强潮汐时期,20161-2月,20157-8月为弱潮汐时期。201611月是强潮汐时期第三个月。2016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潮汐组合A118为日月小潮, 114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南纬18.73690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弱)。

潮汐组合B1111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南纬0. 00147度。1114为日月大潮,1114为月亮近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20169-12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05776.html

20161114最大“超级月亮”导致冷空气活动异常增强,有利于拉尼娜发展,是目前增强拉尼娜的最显著因素。

已经证实的预测:2016114-8日潮汐组合导致拉尼娜减弱

我们在20161030预计:

1029-31日拉尼娜指数已经突破2016912最低点,表明91日食在赤道事件积累的拉尼娜能量还未释放完毕,则本次拉尼娜将逐步形成,并能持续到2016年年底,甚至2017年。20161030111附近将形成本次拉尼娜指数谷值,与2016912最低点的差距表明此次拉尼娜的强度,根据增速减慢的情况,本次波动谷值不会低于-1.2。目前状态已经接近谷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696.html

我们在20161031指出,30日拉尼娜快速增强,指数由29日的-1.019降低为30日的-1.092,降低幅度为0.073,降低速度加快,进入更低的谷值。预计到31日为止,将继续保持降低趋势,原因在于1028-31日潮汐组合比较强劲,这可以从近期的强冷空气活动得到证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1854.html

我们在2016111指出,1031日拉尼娜继续增强,指数由30日的-1.092降低为31日的-1.119,降低幅度为0.027,降低速度变慢,进入更低的谷值和拐点。预计到111以后,将改为升高趋势,原因在于1028-31日潮汐组合高峰已过,进入114-8日潮汐组合影响范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2039.html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201611212时拉尼娜指数为-1.146,比11112时减少0.010,减速变得更慢,进入更低谷值,接近拐点。

201611218时拉尼娜指数为-1.134,比11212时增加0.012,减速变加速,进入上升期,已过拐点和极小值。

201611318时拉尼娜指数为-0.976,比11218时增加0.158,加速急剧增大,进入上升期。

201611418时拉尼娜指数为-0.875,比11318时增加0.101,加速减慢三分之一,进入上升期。预计118前后进入峰值。

201611518时拉尼娜指数为-0.688,比11418时的-0.875增加0.187,加速变快,进入上升期。预计118前后进入峰值,此后在11-14日潮汐组合控制下一路狂降。

201611606拉尼娜指数为-0.645,比11518-0.688增加0.043,加速又变慢,进入上升期。预计118后进入峰值,此后在11-14日潮汐组合控制下一路狂降


1 201611212拉尼娜指数为-1.146,比11112减少0.010,减速变得更慢,进入更低谷值,接近拐点


2  201611218拉尼娜指数为-1.134,比11212增加0.012,减速变加速,进入上升期,已过拐点和极小值。



3  201611318拉尼娜指数为-0.976,比11218增加0.158,加速急剧增大,进入上升期。


4  201611418拉尼娜指数为-0.875,比11318增加0.101,加速减慢,进入上升期。预计118日前后进入峰值。


5 201611518拉尼娜指数为-0.688,比11418-0.875增加0.187,加速变快,进入上升期。预计118日前后进入峰值,此后在11-14日潮汐组合控制下一路狂降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280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064.html


6 201611606拉尼娜指数为-0.645,比11518-0.688增加0.043,加速又变慢,进入上升期。预计118日前后进入峰值,此后在11-14日潮汐组合控制下一路狂降

可能发生的事件:地震火山活动进入高潮

与全球8.5级以上地震的三大统计特征有关

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见表1-2)。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二个统计特征是,全球8.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和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规律就是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为我们预防地震和预测地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也否定了特大地震发生的随机特性,表明特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见表1-3)。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17年。

全球8.5级以上地震第三个统计特征是,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2012年的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48.5级以上地震;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5/879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55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4731.html

气候变化引发的冰川的消长导致海平面的升降和相应的陆海地壳方向相反的地壳均衡运动,从而形成地震火山活动最强烈的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欧亚地震带、海洋中脊地震带,强烈地震发生在全球变暖之后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根据目前全球变暖的规模,本轮特大地震活跃期的强度将超过1947-1976年。全球气象学家在关注全球变暖的同时,忽略了气候变化引发的地震火山活动增强。


1  全球1900-20128.5级以上地震表(按震级大小排列)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洲籍

1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南美洲

2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北美洲

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亚洲

4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亚洲

5

2011-03-11

日本

8.9-9.0

冷位相

亚洲

6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南美洲

7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南美洲

8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北美洲

9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亚洲

10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北美洲

11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12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1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南美洲

1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亚洲

1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亚洲

16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亚洲

17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亚洲

18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亚洲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618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2  1890-2012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按时间排列)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洲籍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亚洲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南美洲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南美洲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亚洲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亚洲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亚洲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亚洲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北美洲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南美洲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亚洲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北美洲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北美洲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亚洲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亚洲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南美洲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亚洲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亚洲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3  1890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PDO)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级以上地震次数

9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亚洲

1890-1924

64

2

0

1890-1924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1

1

0

1925-1946

温暖期


1946-1977

117

3

4

1957-1976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0

0

0

1977-1999

温暖期


2000-2012

66

5

2

2000-2030

低温期?

活跃期

: 特大地震为Ms 8.5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1990年迄今,月地距离依接近程度的排名次序,分别是台湾时间1990122,月球最接近地球,其次是199338356528.183公里)、1992120356549.864公里)、 20081213356565.685公里)、2005110356569.994公里)、再来才是2011320356574.966公里)。

但是,19901221993381992120199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不是特大地震高潮时期,没有发生特大地震合乎历史统计规律;2005110200812132011320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20041226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2005328印尼苏门答腊8.5级地震、2008512中国四川汶川8级地震、2011311日本9级地震的发生并非偶然。

综合分析结论

1. 必然发生的事件:最大“超级月亮”有利于2016年拉尼娜增强;

2. 20161114超级月亮是1948年以来,月球最接近地球的一次,由于目前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前17年的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超级月亮激发特大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2.       郭增建, 秦保燕,郭安宁.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6. 116117, 135138, 212.

3.       郭增建, 郭安宁,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 146~158

4.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5.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2011544):926-934.

7.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水平运动[J]。世界地质。198871):43-48

8.       杨冬红,杨学祥.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 28(4): 1666-1677.

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1226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10.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百科知识》2008/07, 8-9.

1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Vol. 23 (6): 181318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3150.html

上一篇:潮汐组合神预测:11月4-8日使5日拉尼娜指标增速加快
下一篇:2016年11月6日拉尼娜减弱停止
收藏 IP: 222.34.4.*| 热度|

2 钟炳 杨文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8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