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预测近海海沟地震将致32万人丧生
2012年08月29日23:39 人民网 微博
人民网东京8月29日电 (记者 刘军国)据共同报道,日本内阁府29日公布的预测结果显示,如果横亘东海地区近海和四国近海的南海海沟发生大地震,最多可能造成关东以西30都府县32.3万人丧生。
据悉,上述预测以冬季深夜发生最大级地震并引发骏河湾至纪伊半岛海域的大海啸为假想,遇难者中约7成死于海啸。2003年的预测结果为2.47万人遇难。与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的遇难及失踪人数约为1.9万相比,此次预测结果显得尤为惊人。
为应对最严重情况的发生,政府正在加紧研究制定特别法案。防灾担当相中川正春在记者会上表示:“虽然发生概率极低,但政府将尽全力防止出现遇难者。”
汲取东日本大地震的经验,此次预测将震源区域扩大了1倍,地震规模升至里氏9级。根据预测,静冈县的遇难者数量将高达10.9万,居各都府县之首。此外,全国还将有62.3万人受伤。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仅有2成居民得以疏散是预测的前提。如果全部居民在20分钟内开始疏散,海啸遇难者数量将会减半。
数据统计表明,全球强震和中国强震都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有三个周期的冷位相时期满足这一规律,特大地震集中在前17年。2004-2018年全球强震进入高潮。
特大地震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在前十年达到高潮;特大地震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先从南半球开始,中国7级以上强震将在中间十年和后十年达到高潮。
中国7级以上强震目前尚未达到高潮。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双向挤压是中国强震频发的原因。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1级地震表明印度大陆向北挤压亚洲大陆进入高潮,欧亚地震带处于活跃期。
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地壳挤压亚洲东部增强,环太平洋地震带进入活跃期,是北半球强震开始的信号。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最大。
除了8.5级以上地震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统计特征外,另一个重要的统计特征更值得关注:海岛的9级地震发生后,8.5级以上地震连续发生,这对日本地震有参考意义。2004、2005、2007年的连续4年中,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了3次8.5级以上地震(
2012年4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发生8.6级地震,2004年以来共发生4次8.5级以上地震);
阿拉斯加半岛在1957、1964、1965年也发生了3次强震(见表1)。
日本的后续地震不得不防。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24156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8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7387.html
上一篇:
日本宫城东部沿海发生5.5级地震:关注31日潮汐组合下一篇:
未来三天北方降雨降温 西部有大到暴雨:关注31日强潮汐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