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演绎矢算研究高速运动且有相互作用的问题所不可缺少!

博文

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2)

已有 2317 次阅读 2015-3-20 08:05 |个人分类:物理|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2)

 

中国科学院  力学研究所  吴中祥

(接(1))

 

1. 经典物理学

经典物理学已经注意到运动的相对性和方向性,研究物体的运动就要确定相应的参考系和矢量。

经典物理学把时间看作与参考系无关的绝对参量 (即所谓“绝对时间”),仅对空间采用3个彼此线性无关的 (对于正交系,为彼此正交的) 基矢组成的轴矢系,创建了3维矢量、矢算的数学。

矢量的维数:[基矢j] j=1,2,3,

 

对于正交系:

 

[基矢j]点乘[基矢k] =1;j=k,

                   =0; j不=k,

维数:仅有1维,成为标量。

 

[基矢j]叉乘[基矢k] =[基矢l];jkl循环=123循环,

维数:C(3,2)=3,仍为基矢。

 

   3维矢量代数:

加法:A(t)[矢]+B(t)[矢]={(Aj(t)+Bj(t))[基矢j],j=1到3求和},

减法:A(t)[矢]-B(t)[矢]={(Aj(t)-Bj(t))[基矢j],j=1到3求和},

点乘:A(t)[矢] 点乘B(t)[矢]={(Aj(t) Bj(t)),j=1到3求和},成为标量

叉乘:A(t)[矢] 叉乘B(t)[矢]={(Aj(t)Bk(t)-Ak(t)Bj(t))[基矢l],jkl循环=123循环},仍为矢量

 

一切物理矢量也就都可采用相应的3维矢量、矢算,全面具体地表达、处理。

 

3维空间位置矢量:

r(t)[矢]={rj(t)[基矢j],j=1到3求和}。

而r(t),及其各分量的“模长,rj(t),又都是时间,t,的函数。

 

3维空间任意矢量:

A(t)[矢]={Aj(t)[基矢j],j=1到3求和}。

而A(t),及其各分量的“模长,Aj(t),又都是时间,t,的函数。

 

3维空间位置矢量的模长:

r(t)=( r(t)[矢] 点乘 r(t)[矢])^(1/2)

  =( rj(t)^2,j=1到3求和)^(1/2)

 

3维空间位置矢量的微分::

dr[矢]={drj(t)[基矢j],j=1到3求和}。

 

   3维空间位置偏分矢量:

D[矢]={ddrj [基矢j],j=1到3求和}。

 

   3维空间速度矢量由空间位置矢量的时间导数表达:

v[矢]={vj(t)[基矢j],j=1到3求和}= dr/dt[矢]={drj(t)dt[基矢j],j=1到3求和}。

 

d/dt= v[矢]点乘D[矢]

 ={drj(t)dt[基矢j],j=1到3求和}点乘{ddrj [基矢j],j=1到3求和}。

 

v[矢]=dr/dt[矢] ={drj(t)dt[基矢j],j=1到3求和}= (v[矢]点乘D[矢])r(t)[矢]。

 

D r(t) [矢]= D (rj(t)^2,j=1到3求和)^(1/2) [矢]

       ={ rj[基矢j],j=1到3求和}(rj(t)^2,j=1到3求和)^(-1/2)

       = r(t) [矢]/ r(t),

 

D(1/r(t) )[矢]= D(rj(t)^2,j=1到3求和)^(-1/2) [矢]

       ={ rj[基矢j],j=1到3求和}(rj(t)^2,j=1到3求和)^(-3/2)

       = r(t) [矢]/ r(t)^3,

 

物体的3维空间动量矢量由物体粒子的质量,m,乘 3维空间速度矢量表达:

p[矢]={pj(t)[基矢j],j=1到3求和}=mv[矢]={mvj(t)[基矢j],j=1到3求和}。

 

  量纲分析:

   有了长度、时间、质量的单位就可以对各种物理量进行量纲分析。

   例如:采用长度[L]为厘米、时间[T]为秒、质量[M]为克,即 CGS  单位。

 

物理量     公式           量纲

速度       dr/dt           [L][T]^(-1)

加速度     d^2r/dt^2       [L][T]^(-2)

动量       mdr/dt          [M][L][T]^(-1)

量纲

动量矩2线矢:r[矢]叉乘P[矢],[M][L]^2[T]^(-1)                  

   仍然可由与r[矢]和P[矢]都正交的1线矢表达。

   (此处的速度矢量是与作用粒子连线彼此正交的)

 

3维空间惯性力矢量由3维空间动量矢量的时间导数表达:

F[矢]={Fj(t)[基矢j],j=1到3求和}= dp/dt[矢]={drj(t)/dt[基矢j],j=1到3求和}

 

 又=(v[矢]点乘D [矢]) p[矢]=md^2r/dt^2[矢]。            

   亦即:由3维空间自旋矢量点乘3维空间速度矢量表达的3维空间自旋力矢量。

(此处的速度矢量是沿着作用粒子连线的)

 

量纲:[M][L][T]^(-2)

 

3维空间惯性力矢量与3维空间离心力矢量彼此正交。

 

3维空间自旋矢量由3维空间动量矢量的旋度表达:

S[矢]= D[矢]叉乘p[矢]

={ddrj [基矢j],j=1到3求和}叉乘{pj[基矢j],j=1到3求和}

={(dpk/drj-dpj/drk) [基矢l],jkl循环=123循环求和},

   仍由与D[矢]和p[矢]都正交的1线矢表达。

   (此处的速度矢量是沿着作用粒子连线的)

 

3维空间自旋力矢量由3维空间自旋矢量点乘3维空间速度矢量表达:

S[矢]=v [矢]点乘(D[矢]叉乘p[矢])

={drj/dt[基矢j],j=1到3求和}

点乘{(dpk/drj-dpj/drk) [基矢l],jkl循环=123循环求和}

={(dpk/drj-dpj/drk)drj/dt [基矢k]

+(dpk/drj-dpj/drk)drk/dt [基矢j]

,jkl循环=123循环求和}

={(dpl/drk-dpk/drl)drl/dt +(dpk/drj-dpj/drk)drk/dt) [基矢j]

,jkl循环=123循环求和},

   成为与v [矢]和(D[矢]叉乘p[矢]) 都正交的1线矢,即:离心力。

 

质量,m,的粒子在3维空间位置,r,处的3维空间引力势,U (为标量场),由质量,m,除以 3维空间位置模长,r,乘引力量纲系数,k,的负值表达, 即:

U=-km/r

 

质量,m,的粒子对在3维空间位置,r,处质量为m’粒子的3维空间引力矢量,由空间引力势,U,的梯度,DU[矢],乘在r处粒子的质量,m’,表达:

F引[矢]=m’DU[矢]=-m’{dU/drj [基矢j],j=1到3求和}

={kmm’rj [基矢j],/r^3 j=1到3求和}。

 

   量纲:

   k[M]^2[L] ^(-2)= [M] [L] [T]^(-2)

   k=[M] ^(-1) [L] ^3 [T]^(-2)

   1798年,开文地士 即用 纽秤 测得引力量纲系数,k,现在测得:

k=6,685x10^8 厘米^3克^(-1)秒^(-2),

 

电荷量,q,的粒子在3维空间位置,r,处,与电荷量,q’,的粒子的3维空间静电力矢量由电荷量,q乘q’ 除以3维空间位置平方,r^2,矢量表达,即:

Fe[矢]=qq’/ r^2[矢]。(按CGS单位)

 

电荷的量纲:

[Q]^2/ [L]^2)= [M] [L] [T]^(-2),[Q]= [M]^(1/2) [L]^(3/2) [T]^(-1),

 

电荷量,q,的粒子在3维空间位置,r,处的空间电磁场强度矢量由3维空间静电力矢量除以q’,即:电荷量,q,除以 3维空间位置,r^2,的矢量表达:

E[矢]= Fe[矢] / q’= q[矢] /r^2,

 

 

3维空间电位势矢量由电荷量,q,乘v[],除以3维空间位置,r,矢量的负值表达,即:

A[]=- qv[] /r

 

3维空间静电力矢量由q’乘空间电位势矢量的时间导数表达,即:

Fe[]=q’ D A []

 

3维空间磁力矢量由q’乘空间电位势矢量的旋度表达,即:

Fh[矢]= q’ (D[矢]叉乘A[矢])。

 

3维空间磁力矢量与3维空间静电力矢量彼此正交。是带电粒子在3维空间运动的统一表现。

 

其实,所有物体都由带电粒子组成,所谓“电中性”只是其等量正负电荷间的距离与其和其它物体作用的距离相比,正负电荷的电磁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3维的代数和解析矢算就成为经典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不同参考系的中心(原点)间的牵引位置矢量、牵引速度矢量等,也都由3维空间矢量表达。

因而,不同参考系间的相互变换就是“伽利略变换”。

 

并以不同参考系间的“牵引运动”,是惯性(相对静止或等速直线运动)或非惯性(加速运动)的性质,定义该参考系的的性质。

 

由各粒子相应的3维空间运动方程,只要确定其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就可确定其相应的宏观运动轨迹。

 

对于大量粒子,不可能确定其各粒子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因而,不可能确定其各粒子相应的宏观运动轨迹。

但可以由相应的3维空间的热力学函数,研讨其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运动规律。

也可以由3维空间的位置和速度组成的相宇进行的统计,求得其微观的几率运动规律,并由其最可几分布函数`和各微观物理量求得相应的各宏观物理量。

   以及声波和光波的研究。

这样,就已可统一表达、研讨,并演绎推导出从宏观到微观,物体移动到天体运行的,力、声、热、电磁,光,等许多特性和规律。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6-875745.html

上一篇: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3)
下一篇:从数学到物理学及其相互促进发展(4)
收藏 IP: 123.123.2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