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谨考证林徽因在耶鲁求学经历的若干问题
孙启高
2010 年 11 月 29 日初稿, 12 月 11 日晚修改
一
研究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求学、工作及生活历史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在总体上仍然比较薄弱。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中国学者在国外的留学历史不仅有利于完整地了解这些学者们的成长经历,而且有利于从整体上深刻透视中国现代科学与艺术兴起和发展过程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历史、内在及网状联系。我和同事们在梳理和研究中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先生( 1894--1968 )的学术历史的过程中已经碰到这种问题。胡先骕于 1913--1916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 Berkeley 分校农学院留学,毕业后回国工作。后来,他于 1923--1925 年第二次赴美国留学,即在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留学,获得博士学位。这两次学习经历对胡先骕先生本人的学术发展极为重要。但是,目前我们对胡先骕先生两次留学美国的详细情况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这是关于胡先骕先生学术历史研究的较大“盲点”。胡先骕先生两次在美国留学的时间加在一起恐有 7 年之久,其留学资料应该是很丰富的。这个学术盲点应该是我们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
回顾中国学人的留学历史,我们发现 160 年以来耶鲁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因此,耶鲁大学与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交流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容闳( 1828--1912 )于 1850 年考取耶鲁大学。 1854 年,容闳从耶鲁大学毕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成为在西方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 1876 年,耶鲁大学授予容闳法学荣誉博士学位。 1881 年,深受中国民众敬仰的詹天佑先生( 1861—1919 )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归祖国后成为著名的铁路建设工程师。
一代才女林徽因( 1904--1955 )曾于 1927—1928 年在耶鲁大学戏剧系学习。非常遗憾,目前我们对林徽因这段很重要的求学经历的详细情况知之甚少。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严谨学术研究出发,指出考证林徽因在耶鲁求学经历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二
1923 年,林徽因在北京毕业于英国人创办的一所教会中学 --- 培华女中,并考取了半官费留学。同年,梁思成( 1901--1972 )及其大弟梁思永( 1904--1954 )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班毕业。
1924 年 6 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及梁思永( 1904--1954 )一道赴美国留学。同年 9 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完成在康奈尔大学的暑期课程后一起到宾夕法尼亚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学习建筑学。当时,著名建筑师 Paul Philippe Cret ( 1876--1945 )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主任。
梁思永赴哈佛大学学习,专攻考古学和人类学, 1927 年回国工作。 1928 年 9 月,梁思永返回哈佛大学研究院继续深造,于 1930 年学成回国。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期间,林徽因在业余时间参加过“中华戏剧改进社”的有关活动。她和 梁思成、梁实秋( 1903--1987 ) 等人都是这个剧社的成员。
1927 年 9 月,林徽因结束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然后,她到位于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 (New Haven, Connecticut) 的耶鲁大学戏剧系学习,在知名戏剧教授 George Pierce Baker ( 1866--1935 )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 1928 年 3 月,林徽因结束在耶鲁为期半年的舞台美术学习。
几乎在与林徽因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的同时,梁思成也从该校毕业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不久,梁思成转赴哈佛大学学习,计划开展关于“中国宫室史”的博士论文研究。后来,他放弃这一学习计划。 1928 年 3 月 21 日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完婚。婚后不久,他们到欧洲考察建筑,于 1928 年 8 月 18 日回到北京。
三
尽管林徽因是第一位在西方接受舞台美术艺术专业训练的中国女学者,但是人们对她在耶鲁大学求学的详细经历不甚清楚。 2004 年,严晓星先生发现了林徽因的一篇重要佚文,即林徽因的剧评 ---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文章署名“林徽音”)。该文刊载于民国二十年( 1931 年) 8 月 2 日的 《北平晨报剧刊》(第 32 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为探讨林徽因在耶鲁的求学生活提供了很珍贵的资料。
1931 年在北京香山疗养的林徽因从《北平晨报剧刊》读到好几篇有关小剧院公演的《软体动物》的剧评文章。尽管林徽因本人并没有亲自出席该剧的排演现场,但是她根据《剧刊》上的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她的实践经验撰写了一篇剧评,即:《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在讨论《软体动物》的舞台设计问题时,林徽因追忆了她在耶鲁大学专习舞台美术的趣事,相关文字抄录如下:
除却有几个大城有专“租道具”的地方,恐怕世界上那一个地方演戏,后台设计布景的人都少不了要跑腿到硬化或软化了的,我记在耶鲁大学戏院的时候我帮布景,一幕美国中部一个老式家庭的客厅,有一个“三角架”我和另一个朋友足足走了三天足迹遍纽海芬全城,走问每家木器铺的老板,但是每次他都笑了半天说现在那里还有地方找这样一件东西! [ 虽然在中国“三角架”(英文原名“ What—not ”)还是一件极通行的东西 ] 耶鲁是个经济特别宽裕的剧院,每次演的戏也都是些人生缩影,并不神奇古怪,可是那一次布景,我们少了跑腿去东求西借的。戏院主任贝克老头儿,每次公演完戏登台对观众来了一个绝妙要求;便是要东西,东西中最需要的?鞋!因为外国鞋的式样最易更改戏的时代,又常常是十年前五十年前这种不够古代的古装,零碎的服饰道具真难死人了 。
上面文字中的“纽海芬”应该是从英文“ New Haven ”翻译来的,是耶鲁校园所在的城市名称。 1924 年,美国著名慈善家 Edward Stephen Harkness ( 1874--1940 )不仅捐资在耶鲁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兴办了戏剧系,而且兴建了耶鲁大学剧场 / 戏院 (The Theatre of Yale University) 。林徽因在文章提到的“耶鲁大学戏院”应该是“ The Theatre of Yale University ”。
林徽因提到的“戏院主任贝克老头儿”即是著名的 George Pierce Baker 教授。 在哈佛大学工作期间, G. P. Baker 教授 于 1916 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人文科学院 ( 文学部 ) 院士( An academicia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 1925 年, G. P. Baker 教授离开哈佛大学到耶鲁大学工作,学术头衔是戏剧历史与技术教授(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and technique of drama ),并担任戏剧系首任系主任。 G. P. Baker 还担任耶鲁大学剧场 / 戏院主任( director of the theater of Yale University )。 所以,林徽因说“贝克”为“戏院主任”是符合事实的。 1927 年秋,林徽因到耶鲁学习戏剧的时候, George Pierce Baker 教授已 61 岁了,所以林徽因在文章中称“贝克老头儿”,这也是符合事实的。林徽因 1928 年回国,《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写于 1931 年,距她在耶鲁求学的时间并不长。
四
尽管林徽因在其剧评文章 --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追忆了一点她在耶鲁求学的经历,但是现有文字对于严谨考证林徽因在耶鲁大学求学的详细经历的作用仍然十分有限。如果我们要全面而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以下问题是值得仔细考虑的。
1 )一般来讲,一位学生或学者到耶鲁访问或学习或工作,事先要与该校进行联系。林徽因在赴耶鲁学习之前与耶鲁老师或行政管理人员的通讯联系资料?需要推荐信吗?需要事先提交有关作品吗?
2 ) 能否查阅到林徽因在耶鲁学习时的注册或登记信息?英文名为 Phyllis Lin 或 Lin Whei-yin ?一般来说,学生或学员注册登记时要填写居住地址等信息。这样,我们据此能否找到当年林徽因在耶鲁学习时的住处?
3 )林徽因花了半年时间在耶鲁学习舞台美术。学习缘由?是什么项目或课程?是 George Pierce Baker 教授在耶鲁主 持的一个专门训练班吗?有结业证 (certificate) 吗?结业证编号?(半年的学习时间会授予学位吗?)
必须注意:梁思成原计划在哈佛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研究,这不是一个短期学习计划。我们应该分析:林徽因赴耶鲁学习的最初计划是什么?
1931 年耶鲁大学首次授予人文艺术领域戏剧专业的硕士学位。我们可以断定:林徽因不可能获得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
4 )费用问题:是何种渠道资助林徽因完成在耶鲁为期半年的学习?
5 )林徽因在耶鲁半年的学习中,她学习了哪些内容?有无文字记录,如作业、或作品、或考试记录、或排演记录、演出海报、照片资料、结业报告等。
6 )除了 G. P. Baker 教授之外, 1927—1928 年 耶鲁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戏剧系还有哪些老师?林徽因在耶鲁半年的学习期间的主要指导教师是谁?
根据耶鲁大学档案馆网站显示的资料, 1925 年该校戏剧系成立后有多名教职人员,如 Stanley R. McCandless (1897--1967) 自 1926 年起在该校戏剧系任教。
7 )查阅 1927--1928 年间耶鲁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戏剧系的有关公文资料( Departmental papers )?如:舞台美术学习课程安排、学生结业考试通知等。
8 )耶鲁相关图书馆有无林徽因的借书记录?
9 )搜索与林徽因同期在耶鲁学习舞台美术的相关人员及信息?
10 )林徽因在耶鲁学习期间是否参加公演、社团等活动?是否有文字和照片资料?
11 )搜索 1927 年 9 月 —1928 年 3 月间 New Haven (CT, USA) 地区的气象资料,可以重建林徽因当年在 New Haven 生活的天气情况。有位 80 多岁老人在康涅狄格州已生活 70 多年,他告诉我:以前冬天较冷。
林徽因在耶鲁学习的时间只有半年左右,虽然时间不长,但应该有一些学习经历的基本记录,是不可能无影无踪的。 严谨地研究林徽因在耶鲁的求学经历需要有心人对上述问题进行严格考证以期建立一个可靠的事实体系。
关于林徽因的一篇重要佚文,即林徽因的剧评 ---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参见:
[End]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启高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392783.html
上一篇:
青山依旧在:难觅林徽因在北京香山的踪影 下一篇:
如何将中国植物学会办成世界一流的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