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foss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vingfossil

博文

SPS-78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简谈吴征镒的古植物学情结

已有 6458 次阅读 2010-11-5 09:27 |个人分类:古植物学的故事-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植物分类学, 古植物学, 吴征镒

古植物学的故事(78)
 Story of Palaeobotany Series (No.78)--SPS78
吴征镒与《百兼杂感随忆》:“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
-----简谈吴征镒的古植物学情结
 
关键词:吴征镒;植物分类学;古植物学
 
孙启高
2010114日完稿于美国康州
 
尽管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现代植物(recent plants),而古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埋藏在岩石中的化石植物(fossil plants)(包括孢子与花粉),但是植物分类学和古植物学的最根本与最重要的科学意义是相同的,即认识自然和理解自然,它们最基本的共同任务是认识和理解植物多样性、系统性和复杂性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进而为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自然分类系统。当然,化石植物涉及的科学问题还很多,如地层层序的对比和地质年代的厘定以及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等。
 
我在《走近古植物学----掀开古植物学的神秘面纱》一文中谈到古植物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思想上与植物分类学的内在联系,强调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学术发展历史,博古通今是造就学术大师的必由之路。例如,法国植物分类学家Adolphe-Théodore Brongniart (1801--1876)不仅是现代植物分类学大师,而且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著名古植物学家,被世人尊称为“古植物学之父”。
 
如果我们用历史的眼光和世界的眼光透视20世纪中国植物分类学所走过的曲折而艰难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绕不过去的代表人物,如:钟观光(1868--1940)、胡先骕(1894—1968)、钱崇澍(1883--1965)、陈焕镛(1890--1971)、刘慎谔(1897--1975)、秦仁昌(1898--1986)、李继侗(1897--1961) 、郑万钧 (1904--1983)、俞德浚 (1908--1986)、蔡希陶(1911--1981)、吴征镒(1916---)、张宏达(1914--)等。在这些学术前辈的带领下,以植物分类学为先导,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研究的国家体系已逐步确立起来。标志性成果为80卷126册《中国植物志》(中文版)的出版,体现了中国现代植物标本积累及自主研究的综合实力。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研究国家体系的全面确立为中国古植物学研究国家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和发展空间。
 
在中国植物分类学家中,有些学者非常重视古植物学研究,如:胡先骕、吴征镒和张宏达等。胡先骕是古今结合的典范,他认为“演化是分类的基础”。胡先骕和美国著名古植物学家R. W. Chaney(1890--1971)合作研究了山东山旺中新世(距今约1500万年)植物群,这项研究属于中国新生代植物研究的经典之作。
 
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先生不仅是中国植物学界的奇人,也是国际植物学界的奇人。也许有人会问:奇人奇在何处?我的回答是:迄今为止,吴征镒先生是认识植物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分类学家,他是中国植物的“活词典”。
 
2008年,吴征镒先生出版了他的著作《百兼杂感随忆》,这是一部奇书,也是一本好书。我相信,它必将成为一部传世之作。我认为,它值得青年朋友们尤其是致力于中国植物学与古植物学事业的青年学生们认真阅读。书中有篇文章,题为《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我理解,吴老期望大家努力做有长期影响的研究工作。该书还收录了一篇文章---《怀念我的求学保证人----徐仁院士》。在这篇文章中,吴征镒回忆了他和著名古植物学家徐仁先生的交往与友谊,也表达了他对古植物学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1929--1933年,徐仁先生在清华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后到北京大学跟随著名植物形态与解剖学家张景钺教授(1895--1975)当助教。1933年,吴征镒先生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他的入学保证人是徐仁先生。1937年,吴征镒从清华大学毕业并留在该校生物系任助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征镒随清华、北大和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进行千里大转移,从长沙徒步转移到昆明,进入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后来,吴征镒专文记述这次千里徒步大转移---《“长征”日记----由长沙到昆明》。1940--1942年吴征镒在西南联合大学攻读研究生,师从该校生物系张景钺教授。
 
1950年春,吴征镒受命在北京组建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学研究所[注: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被任命为该所副所长。1951年1月,吴征镒先生率团访问印度,受高层委托协调徐仁先生回国服务。当时,徐仁在位于印度Lucknow的Birbal Sahni古植物学研究所工作。1952年5月初徐仁先生从印度回南京工作,后到北京工作。
 
1956年春,国务院召开编制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参加会议的植物学家一致同意把国家植物标本馆列入科学规划。该“规划”指定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领导下筹建。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于1957年3月曾致函中科院生物地学部,请准增设“古植物研究组”。据吴征镒先生2008年夏的回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筹建古植物学研究室的主要目的是实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因为该规划涉及到植物的系统发育重建,需要植物化石证据。
 
1958年夏,已过不惑之年、事业有成的吴征镒告别北京,偕夫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举家迁往中国的西南边陲---云南昆明。这种选择确实是吴征镒先生的过人之处,体现了吴征镒恪守“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之信念,也体现了吴征镒践行“原本山川,极命草木”之理念。“彩云之南”是个好地方,不仅拥有丰富的现代植物,而且拥有丰富的化石植物。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耦合作用所构成的特殊生境和地理单元,是植物分类学家和古植物学家非常向往的天然实验室。
 
1979年夏,作为中国植物学代表团副团长吴征镒与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古植物学家徐仁和李星学等中国同仁一起访问美国有关学术机构和同行。

201139补充:

 

1982923,汤佩松(1903--2001)、徐仁(1910--1992)、侯学煜(1912--1991)和吴征镒(1916--)赴美国密苏里植物园(圣路易斯)参加在“东亚温带植物和北美植物的来源关系”学术讨论会。

 
在密苏里植物园,徐仁先生作了一个重要学术报告,主要利用化石植物(包括化石孢粉)探讨东亚和北美植物间断分布问题。吴征镒先生为演讲中的徐仁先生拍摄了纪念照片。后来,应密苏里植物园主任Peter Raven的邀请,徐仁先生将报告内容撰写成论文,在该园主办的学术期刊发表[参见:Hsü Jen, 1983. Late Cretaceous and Cenozoic vegetation in China, emphasizing their connections with North America. Annals of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70:490-508)]。这篇论文已成为研究东亚和北美植物地理学关系的经典文献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吴征镒先生一直重视古植物学的人才培养和实际研究。在他的学生中,周浙昆博士既有扎实的古植物学专业训练又有系统的现代植物学专业训练,他已成为扎根云南且有成就的古植物学家。
 
“八五”期间,吴征镒先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的重大项目---“中国种子植物区系研究”。古今结合是该课题的特色之一,项目包含了古植物学研究内容,联合北京、南京和云南的古植物学研究人员共同努力。1997年夏,项目总结学术报告会在北京举行。吴征镒先生和张宏达先生主持了报告会,会议报告了古植物学研究的进展。
 
2000年夏,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在中国秦皇岛市举行。吴征镒先生欣然为该大会题词:“大力推进生物从海登陆和在陆地上演化的古生物学的研究,为人类上天所必须开展的生命系统演化工程提供参考。”吴老的题词十分有趣而特别,流露了他仰望星空之情怀。该题词刊印于《植物学通报》(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专辑)。同年春,为迎接大会召开和纪念徐仁先生诞辰90周年,朱为庆、李承森和徐竺声三位先生共同编辑出版《徐仁著作选集》。吴征镒先生应邀为这本著作作序----即《怀念我的求学保证人----徐仁院士》。
 
附件是吴征镒先生的《百兼杂感随忆》目录,不是我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阅读,我把它附在文后。
----------------------------
附件  吴征镒著述的《百兼杂感随忆》内容简介与目录
 
出处:
 
《百兼杂感随忆》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吴征镒除专业学术论文以外的文著共128篇,主要包括吴征镒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对师友、同学、同事的深切回忆,各种学术考察的专题报告,植物科普和学术专著的序与跋,治学求真的心得体会,业余爱好——对音乐戏曲的欣赏文等。

         在了解吴征镒科学研究方面的所为、所成后,又从其历史经历、待人接物、师友同事、修养情操和业余爱好等方面对其加深了解。本书对后人,特别是植物学的后学者会有所启迪。
 
作者: 吴征镒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数: 843000
版次: 1
页数: 594
印刷时间: 2008-9-1
开本: 16开
印次: 1
纸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030226532
包装: 精装
--------------------------------------
 
《百兼杂感随忆》 目录
 
前言

吴征镒自定年谱

九十自述

专题报告、发言和科普文字

植物社会的变迁(又名:生态系统的改朝换代)
参加印度“南亚栽培植物之起源及分布”讨论会经过
美军飞机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撒布两种朝鲜南部特产树叶的报告
中国植物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现况
苏联植物学研究工作概况
苏联植物学家在改造自然与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工作
苏联植物学研究与农业生产的结合
为什么云南植物会那样丰富复杂?
关于热作问题及植物资源综合利用
在张家界的讲话
中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利用
采取切实措施解脱“三志”困境
人类生态和植物资源
继承发扬“一二·一”运动的光荣传统,为实现“科技兴滇”而努力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

对怒江中下游水电开发的意见
《中国植物志》新闻发布会发言
我与植物学研究
在《云南植物志》验收会上的发言
在昆明分院召开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学习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竣工典礼上的发言
学古文习古字与编典一略谈小学、选学、朴学、汉学

历史的回忆、永恒的情谊

长征日记——由长沙到昆明
哭浠水闻一多师五章
历尽沧桑话今昔
西南联大侧忆
历史的足迹
也是迟来的怀念
六十年前的清华生物馆
《殷宏章论文选集》题词
回忆张景钺老师
怀念陈焕镛先生
悠长的怀念
怀念亡友汪志华
怀念杨石先老师
深切怀念吴中伦院士(代序)
抚今追昔话春秋
深切怀念浠水闻一多师
深切怀念业师吴韫珍先生
怀念我的求学保证人——徐仁院士
九级生物系、化学系师友小忆
忆我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党的活动
我与童第周先生的一次接触
遥远的怀念——我记忆中的北村四郎先生
缅怀朱自清老师
纪念殷宏章先生
纪念扬州中学建校一百周年
我和程侃声先生的几次相遇
怀念张玺先生的几件事
怀念朱弘复
缅怀汤佩松先生
我所认识的大普吉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访谈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五十周年感赋
我在步行团的科学考察
平生风谊兼师友——胡秀英博士素描
纪念“一二—·”运动60周年——缅怀闻一多先烈和先师
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
内蒙古补游记曲
先生学生是一家——记北平高校教职工的战斗
我的童年
凭吊老友冯国楣——中国植物园工作者的实际先驱之一

序言、跋

《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自序
《台湾植被》序
《雪胆属的系统与进化》序
《云南竹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序一
《云南名木古树》序
《中国一日本槭树资源与园林》序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序
《黄山植物》序
《湖北植物志》序一
《难忘联大岁月》前言
《梅里雪山及其附近地区维管束植物))出版推荐意见
《李博文集》序
《中国植被图集》序
《元江、怒江、金沙江、澜沧江干热河谷植被》序
《社会协同学》序
《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种子植物》序
《观赏棕榈》序
《中国原料植物药》序一
《菊花赏鉴与培育))序.
《热带雨林保护的数字信息技术))序
《中国被子植物科属综论》自序
《滇川干热河谷与干暖河谷植物区系特征》序
《滇东南红河地区种子植物》序
《云南松》序一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序
《中国苔藓植物图鉴》序
《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序
《中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序
《中国木兰》序
《蜘蛛抱蛋属植物))序
《湖南树木志》序
《壳斗科植物花粉形态及生物地理》序
《森林生态研究与应用》序
《长白山植物图谱》序
《植物园学》评论
《种子植物分布区类型及其起源和分化》自序
《中国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序
《西双版纳龙脑香热带雨林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研究》序
《观赏竹类》小引
《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自序
《中国竹类图志》序
《走向宏观生态学》序
《滇南本草图谱》(第一集)跋
《中国资源植物》序
《生态文明论》序
《新疆经济植物及其利用》序

诗词与兴致

救亡歌
失题
我和中国音乐戏曲——杂忆大多作古的有关诸师友
戏说说戏——雅志府与麻衣县
出游小诗(七首)
杂忆往事(四首)
诗词杂记(五首)
寄给五哥(吴征镒院士)的诗词(三首)
比目和同
《后秋兴之十三》读后感
清诗选译赏析
曹操《短歌行》别解
学海拾贝之一——竹
学海拾贝之二——豆
学海拾贝之三——葵菜是什么?
学海拾贝之四——荇与蕃
学海拾贝之五——红桃、绿柳垂答向
病中吟
仿千字文(一章一韵)

后记

图版
 
[En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5931-380582.html

上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77):美国植物学会古植物学领域的通讯会员
下一篇:《古植物学的故事》资料补充与更正(第4次)
收藏 IP: 159.226.89.*| 热度|

1 王力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