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gjjhh   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论文、译文和教案等等。感谢您的浏览,若有收获请“点赞”;若见谬误请“拍砖”。

博文

108网络友谊:真实还是虚假?

已有 2659 次阅读 2016-2-12 11:13 |个人分类:已发译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网络友谊, 网络社交

             网络友谊:真实还是虚假?
       杰里米·斯特朗鲁姆/著    高金华/编译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展着人类交往的渠道,以通信工具为媒介的间接人际关系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正在与面对面的直接人际关系关系并驾齐驱。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又促成了网络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一般简称为网络关系(internet relationships)或在线关系(online relationships),是间接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类型。
   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不但要探讨自然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要追寻属人世界的特性和趋势。人际关系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相关问题争论不休。网络关系的真实性是世纪之交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英国《哲学家杂志(The Philosophers'Magazine)》在2004年第1期(总序第25期,季刊)发表主编杰里米·斯特朗鲁姆(Jeremy Stangroom)的文章,强调哲学家不要急于离间网络友谊。
   在写书撰文论述因特网的哲学家中间,有很多人认为相对于日常的具体的人际关系来看,网络关系在很多方面都是贫乏的。例如,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教授休伯特·德莱弗斯在《网络论》(OnThe Internet,2001年8月出版。)一书中强调:“我们关于人和事物真实性的感觉以及我们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依赖于我们的形体,它在一定情境中默默地起作用。它控制事物的能力提供着真实性的感觉,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和准备做什么……。我们的形体所做的一切如此有效、彻底和成功,以至于这种作用很少被注意到。因此,我们很容易认为:在电脑空间(cyberspace)里没有这种作用我们也能生活,并且在事实上也是有可能的。”
   理解哲学家为什么会得出这些结论是很容易的。我们的人际关系在很多重要方面似乎需要面对面的接触。举例来说,德莱弗斯强调我们信任一个人部分地是基于这样一种经验:在面对面的场合他们本来有机会利用我们的弱点但他们却没有那样做。即使有人不接受这种结论,有一点看来也是真实的:当与那些见过面的人交往时我们具有一种确定的自信,而这种自信并不适合网络人际关系。显而易见,在面对面的境域中低劣骗局得手的机会是很少的。英国阿伯丁大学教授戈登·格雷厄姆以及其他很多人早已指出,在因特网上,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捏造虚构的人物去欺骗他人;而在非虚拟的世界里,要做到这一点很困难。
   由于上述这些或与此相似的理由,于是形成了这种信念:网络关系是一种缺乏“真实性”和具体性的关系。然而,在轻易地接受这一结论之前,我们还是小心为妙。其中一个论据就是:非虚拟关系(non-virtual relationships,即面对面的关系)受到某些失真因素的影响,而在网络关系中这种失真因素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存在的。在上一期“鼠标世界”专栏文章中,我们注意到形体魅力是影响我们对人作出判断一个重要因素。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一些人作出的缺乏根据的推论是以我们对其魅力的感知为基础的。举例来说,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在认知过程中存在一种“晕轮效应”,即把对事物的某些印象不加分析地扩展到其他方面,作为一种“正面晕轮效应”的推论就是一好百好,有魅力的人往往被认定要比那些缺乏魅力的同事们更聪明、更高尚、更随和、更友善和更性感。当然,影响我们对他人做出判断的不仅仅是身体魅力。我们也接受来其他方面的暗示,例如年龄、性别,种族特征、服装款式、口音语调和社会地位。
   这种暗示常常促使我们对他人作出扭曲的判断,这是因为我们相信一成不变的“绝对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这种理论是以刻板印象(Stereotyping) 为基础的。换句话来说,我们倾向于接受一种暗示,根据一些容易确认的特征把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再推断我们所认定的这类人的另外一些典型特征也是他们所共有的。英国女哲学家米兰达·佛里克把这种现象称为“认识论方面的非正义” (epistemic injustice),她引述小说《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中的案例来说明这种现象。在英汉双解《美国传统辞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Mockingbird 被译为“嘲鸫”,能模仿其它鸟类的叫声,它不同于知更鸟(Robin)。有人建议根据小说的情节译为《杀死一支八音鸟》。
   这本1960年出版的小说是哈泼·李创作的,中心思想是不要让种族、宗教和阶级的偏见影响权力的公正运用以免伤害无辜。该书1962年被改变成电影,次年主演格里高利·派克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影片曾被评为20世纪好莱坞小说改编电影的十大经典之一。2001年芝加哥市的“全城人同读一本书”活动选定的就是这本小说。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亚拉巴马州,白人尤尔控告黑人汤姆强奸了他的女儿。即使汤姆在法庭上没有撒谎是显而易见的,但陪审团中的所有白人都不相信他的申辩。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因素,在那个年代,黑色皮肤被看作是一种不诚实的标志,黑人都缺乏可信性。毫不奇怪,人们也很容易找到现实生活中刻板印象的例子。例如,哲学博士罗德尼·卡尔发现,与异性恋的正常人相比,男同性恋者往往被认定浅薄、柔弱、神经质和缺乏主动性。有人在介绍卡尔的观点时,认为卡尔就是同性恋者。
   网络关系的重要特点在于,在非虚拟世界中我们赖以对他人作出判断的那些特征在虚拟世界中难以看到。这里存在着一个矛盾:根据前面的分析,非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利于消解我们根据刻板印象判断他人的倾向性;然而一些拙劣骗局能够得手的原因又恰恰在于网上交流的主要方式——缺乏面对面的联系。人们可能夸大了这种事实的重要性。即使是在仅仅通过写字方式(书信交流)所形成的关系中,我们仍然能对那些未曾见面的人做出判断。无论如何,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依据与一个人笔谈的具体内容来作出我们大致的判断。这至少可以证明:就那些想突出自我的人来看,我们要确认一个人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具有很大的可能性。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与日常关系中人们的所作所为相比较,在网络关系中人们对呈现在他人面前的内在本性的外在表现具有更大的控制力。当然,这正是人们为什么担心网上欺骗的原因。并且这是一个真实的值得重视的问题——有人为了获得艳遇寻找一个容易上当的人,谁若接纳这种狡诈的人物就会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由于人们在网上能够调控自己的某些特征是否呈现在他人面前,我们反而能够避免很多有害后果,因为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是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没有根据的刻版印象基础之上。因此,我们发展某些在线关系是有可能的。与我们日常的具体的人际关系相比较,这种在线关系至少在某些方面具有更小扭曲性和更大的真实性。
   斯特朗鲁姆的文章发表在“鼠标世界”专栏,这个栏目专题讨论网络哲学。文章在该刊网站(http: //www.philosophers.co.uk)张贴后,被多家网站包括繁体中文网站转载。有的网民在论坛上写到:在因特网上结识了很多真正的朋友,出差旅行时与这些朋友见面受益匪浅。有的网民写到: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你如何看待自我。(What matters most is how you see yourself.)
   译自:英国《哲学家杂志(The Philosophers'Magazine)》2004年第1期(总序第25期,季刊)发表的主编杰里米·斯特朗鲁姆(Jeremy Stangroom)的文章。
   原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15日第8版。(编辑:却咏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2151-955721.html

上一篇:107西点军校的雕塑与纪念碑
下一篇:110男人需要什么样的女人?
收藏 IP: 223.74.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