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gjjhh   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论文、译文和教案等等。感谢您的浏览,若有收获请“点赞”;若见谬误请“拍砖”。

博文

107西点军校的雕塑与纪念碑

已有 4854 次阅读 2016-2-12 11:08 |个人分类:已发译文|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 西点军校, 军校

107西点军校的雕塑与纪念碑.pdf

               西点军校的雕塑与纪念碑


                         高金华
   在西点军校官方网页(
http://www.usma.edu/tour )上,共介绍了14处雕塑与纪念碑。这些造型艺术的作品是西点军校 200多年历史的缩影,从多方面展现了美国军校的校园文化。有些作品反映了美国军人在正义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是该校对学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有些作品折射出美国发动的不义之战给别国人民造成的灾难、给本国军人带来的耻辱。
   1.巴顿塑像    这位被排列在网页首位的将军曾是该校的一个留级生(因数学成绩差)。小乔治·史密斯·巴顿1904入校,1909年毕业。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叱吒风云,赢得了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1950年由巴顿夫人揭幕的这座塑像是詹姆斯·弗雷泽设计的,美国最高法院大楼也凝结着这位艺术家的智慧。据说巴顿成名后有人追问他为什么在西点多上了一年学,巴顿幽默地说他始终未能找到学校的图书馆,因此手持望远镜的巴顿将军塑像被幽默地树立在该校图书馆的对面。
   2.美国士兵塑像    1935和1936年从该校毕业的老学员在1980年把这座塑像赠送给母校以及学员旅,它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个美军士兵的形象。基座上写着“献给美国士兵”等词句,成为校内第一座向应征入伍的美国普通士兵致敬的塑像。巴顿将军曾因殴打违纪士兵招致军内外的谴责,这座雕像似乎在提醒未来的军官们要善待士兵。九英尺高的青铜塑像位于拉斯克水塘北岸,由费利克斯·沃尔顿塑造,他的杰作包括位于阿灵顿国家公墓的硫黄岛战役纪念雕塑。
   3.塞奇威克纪念碑    塞奇威克183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参加了墨西哥战争的一些重大战役。在南北战争期间,他率领的第6军所向披靡,据说纪念碑上部的塑像就是用该军缴获的南部联军的大炮熔化后浇铸的。1864年塞奇维克少将不幸被700多米外的敌方狙击手击中,1868年他的部下在西点军校建立了这座纪念碑。很多学员相信该碑能够给他们带来幸运。学习成绩不佳的人身穿标准礼服在午夜来到这里转动浮雕上的饰环,他就能够通过第二天的考试。
   4.科修斯科纪念碑    撒迪厄斯·科修斯科是波兰炮兵军官和杰出的军事工程师。他是欧洲第一位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志愿者,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斗中对美军战胜英军做出了重要贡献。1778年他来到西点,花费两年时间设计并监督建筑了此处的军事要塞,为1802年西点军校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碑底座是在1828年由学员旅树立起来的,1913年波兰牧师和美国俗人又携手安放了科修斯科的塑像。
   5.麦克阿瑟塑像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9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点军校。1917年任第42师(彩虹师)参谋长,赴法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1922年担任西点校长,进行一系列改革。1945年他被任命为盟军最高统帅,随后成为占领日本的军事首脑。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就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中朝两国军队打击了他的嚣张气焰,使其在1951年4月被解职。1962年麦克阿瑟回到母校接受塞耶奖,发表主题为“职责、荣誉、国家”的著名演讲,这是他对西点理念的最后贡献;三个英文单词成为西点的校训,被铭刻在校徽上。1969年麦克阿瑟的夫人捐赠了这座塑像,它是由沃尔特·汉考克塑造的。
   6.艾森豪威尔塑像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1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 1953-1961年担任美国总统。西点军校的网页认为他是“当代美国领导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典范,他成功地把美国军人的崇高美德和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集于自身。”九英尺高的青铜塑像出自西点军校1953年毕业生小罗伯特·迪安之手,1983年被树立在红色花岗岩基座上。
   7.华盛顿纪念碑    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大陆军总司令、美国第一任总统,被称为“美国之父”。他意识到西点战略地位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革命战争后期花费很多时间关注这一地区。他是建立西点军校的首要倡导者。这座雕像是由亨利·柯克·布朗塑造的,1961年揭幕。
   8.塞耶纪念碑    西尔韦纳斯·塞耶1808年从西点军校毕业。1817-1833年塞耶担任该校校长,任职时间之长是空前绝后的,对该校发展的重大影响是无人企及的。他重视教员队伍的才干和专业教育的质量,用严格的纪律营造军校氛围,强调对学员进行荣誉和诚实教育的重要性。在塞耶离开校长岗位50年后,1883年卡尔·康拉德创作了这座塑像。塑像基座上有四行铭文,第一行是他的姓名,下面三行译成汉语四字足矣:“军校之父”。
   9.军校学员塑像    这座表现法国军校学员风采的塑像是一个复制品,1914年在纪念巴黎保卫战100周年之际塑像原件被树立在一所法国军校的校园内,用以表彰当年英勇参战的该校学员。这所军校被誉为“法国的西点(The West Point of France)”,该校原本是一所民办技术院校(The Ecole Polytechnique),1805年拿破仑将其改造为一所军事院校,并制定了校训:“为了祖国、科学和荣誉!”1808年该校迁至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附近的圣西尔,此后被称为圣西尔军校(St. Cyr military Academy)。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占领军使其成为民事院校并恢复原名,但该校学生不屈不挠地反抗纳粹统治,有400多人英勇献身。该校与战后重建的法国军校以及美国西点军校关系密切,1970年成为受法国国防部资助和指导的地方高等院校。1945年法国军方决定所有军官在一处培训,在伊尔—维兰省省会雷恩市郊外的科埃基当组建了“诸兵种军事专科学校(SpecialAll-Arms Military School)”,1961年圣西尔军校独立出来,恢复了昔日的校名和传统。1919年圣西尔军校学员赠送的这座塑像被树立在西点军校中心区。80多年的风雨使这座镀金塑像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法美两国军校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10.战利品陈列点    这里是哈得孙河谷最有人气的地方,在过去的200多年中,人们在此面向北方描绘了各种画面、拍摄了大量照片。这里陈列的实物是美国一些大战役的缩影。对西点军校来说,这里是历史和现实的最佳交汇点,那些早已牺牲了的人们同这里的学员与游客一样具有生命力。
   11.大铁链    摆放在战利品陈列地的大铁链是独立战争时期当地重要军事防御设施的一小段。从1778年到1782年,为了阻挡英军船只,人们在哈得孙河上拉起了两根大铁链,每根长达500码(将近460米),与河面上的圆木捆绑在一起形成两道屏障。此处的15节铁链是第二根铁链的一部分,当年这根铁链在西点要塞构成哈得孙河面上的第二道屏障。第一根铁链在西点下游4英里处,横跨蒙哥马利堡垒与安东尼岬之间,靠近现今的熊山大桥。
   12.战争纪念碑    它是西点军校最突出和最宏伟的纪念碑。1897年树起的这座圆型石碑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美国军官和士兵”,实际上特指在南北战争中北方正规军的阵亡者。纪念碑由一家建筑工程公司设计,19世纪后期美国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斯坦福·怀特当时加盟该公司。据说碑体是西半球最大的磨光花岗岩圆柱,上面铭记着2230个烈士的姓名。顶部的荣誉女神(又称胜利女神)是弗雷德里克·麦克蒙尼斯雕塑的,他的杰作还包括纽约市政厅公园的内森·黑尔塑象。面对英国殖民军的绞架,21岁的黑尔说:“我遗憾的是我仅有一次生命可以贡献给我的祖国!”这一千古留芳的爱国主义名言激励了很多国家的优秀青年。
   13.东南亚纪念碑    此碑位于拉斯克水塘附近,是1960到1969年期间毕业于该校的学员树立的。虽然碑文中没有“Southeast Asia(东南亚)”一词,但因越南战争波及东南亚多个国家,一些人又不愿意正面提及那场令很多美国人痛心的战争,所以它被称为东南亚纪念碑。镶嵌在花岗岩中的青铜板上的碑文写到:“纪念越南战争期间在战场上倒下的我们的同学以及美国武装力量的其他成员。他们的牺牲证明为了职责、荣誉和国家他们献出了一切。”然而历史和现实证明:侵越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西点学员是可悲的。在越南战争期间以及战后多年中,西点军校的声誉陷入低谷,很多优秀学生不愿报考该校。
   14.飞行纪念碑    1992年树立此碑是为了纪念在空战中遇难所有学员,它坐落在拉斯克水塘的北面。纪念碑由基座和塑像两部分构成,塑像的造型是火焰与气浪推动一个裸体男性飞向天空。
   科学技术正在突飞猛进,新的军事变革方兴未艾。了解外国军校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军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译自:军校官方网页(
http://www.usma.edu/tour)上14处雕塑与纪念碑说明。
   原载:《环球军事》2004年6月下半月版第18-19页。(编辑:李斌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22151-955719.html

上一篇:106从自信心看合理的非理性
下一篇:108网络友谊:真实还是虚假?
收藏 IP: 223.74.1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5: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