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ch 读万卷书,参非常道,书在手中,道在心中;行万里路,勘寻常物,路在脚下,物在眼下。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Li-Qun_Chen

博文

教育随想之尊重学生

已有 3854 次阅读 2020-8-30 22:55 |个人分类:教学行思|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教师, 学生

学生既是教师的服务对象,又是教师的教育对象,因此兼具顾客和产品的双重属性。有些教师,特别是刚入行的青年教师,往往难以协调学生的双重属性。自以为对学生负责,学生却不领情。我个人对青椒教学潜力有个实用判据,凡是以为凭良心教书的人,通常比较难成为好教师。这倒不是因为讲良心的人通常弱智,而是这类教师往往缺乏反思自己教学工作的能力,也缺乏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自己教学方式的愿望,同时还可能缺少教学的真正乐趣。最有良心的无疑属于面对自己孩子的父母,但多数父母并不是成功的教育者。

 

与学生交往,类似于与其他人的交往,尊重对方是首要前提。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通常比学生懂得多些(否则未免太不称职),但对社会的认识等方面,未必比学生高明多少。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对自己的发展包括职业发展会有所考虑,也有些人只是想快乐地渡过当下的时光。各种选择都有各自道理,并不需要得到任课教师的赞同。据我观察,在很多本科生眼中,高校教师的生活并非他们所向往。因此,教师的意见对学生作用其实有限。教师如果以过来人自居,以为在各方面都比学生高明,对学生指手画脚评头论足,我觉得那不是种健康的心态。而且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不能起到教师预想的作用。教师在尊重学生各自选择的前提下,可以褒扬自己所赞成的,但不必批评自己反对的。

 

尽管所谓“师道”不如过去传说中尊严,但与学生相比,教师总体上还是处于强势地位。因此,教师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很重要。当然教师也是凡人,很可能喜欢些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另外些学生。好恶的理由可能是学习成绩和态度、为人处世的礼节、甚至长相卫生习惯等。但教师不应该因为个人的好恶而影响对学生的态度,更不能影响学生的成绩,也要尽最大努力不要在公开场合表现出自己对某些学生的厌恶。可以特别优待喜欢的学生,但不能为难不喜欢的学生。以打分环节为例,对于特别喜欢的学生,在打分等环节有意无意稍微关照一下,虽然严格而论有碍公平,但我觉得也是在情理之中;人毕竟不是机器,喜怒哀乐会影响行为;但绝对不应该给不喜欢的学生降低分数。虽然受人欢迎会有回报,是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一课,很多人包括许多教师在内没有学好,但这课不必由大学里的任课老师来上。

 

既然学生选了教师的课,双方就有了某种关系。因此,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职业范围内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任课教师不必介入学生的生活,如借学生钱、请学生吃饭、或给学生捐物,这些都超过了职业范围。教师对于学生对于教学的要求要认真对待,当然这不意味有求必应;学生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要耐心回答,而不论问题是否有意思。如果学生愿意进行专业和职业方面更广泛的讨论,教师也可以客观地提供自己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谈话讨论,都属于公开言论。凡是不宜公开的话,都不应该对学生说,不论是在教室里讲课,还是个别的交流。教师的意见不必限于所具有的专业资质之内,但对不具有专业资质的问题,在讨论时要向学生说明自己并没有特别的资质。

 

尊重每位学生,公平地对待所有学生,在职业范围内给予学生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对学生希望讨论的任何问题开诚布公地说自己的看法包括并不具体特别资质的看法,同时准备承认自己的偏见和无知。这样,通常会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至少不会被人讨厌。

 

顺便一提,几乎所有学校都会让学生为教师的教学打分,虽然分数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往往越是研究性的学校学生的打分越没有用,虽然分数其实更客观。据我很有限的观察,那些要求严格被学生认为变态的教师,学生打分固然不高;那些用力讨好学生,不惜降低考试要求、辅导透露考题等的教师,分数也不会很高。似乎学生并不傻,有些判断是非的能力。

 

 

教育随想之课程思政

 

教育随想之身体力行

 

教育随想之教学模式

 

教育随想之保底拔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0220-1248556.html

上一篇:泰山雾中
下一篇:看花老眼之徐家汇天桥金鱼草
收藏 IP: 101.87.45.*| 热度|

9 武夷山 夏炎 郑永军 王安良 鲍海飞 李学宽 郭战胜 杜学领 赵志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