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如何使研究更有意义? 精选

已有 7868 次阅读 2016-3-6 10:34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科学研究, 研究意义

   科技论文是衡量研究者学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不发表就灭亡”,另一方面不知道有多少属于“发表即灭亡”。

   一本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该专著中有15篇论文曾发表在《中国图书馆学报》等期刊上),出版3年,有4位知名教授撰写了学术书评并发表在CSSCI来源刊上。据读秀平台显示只有29家图书馆收藏,总被引0次(注:指被图书引用)。这本书,我自己买了一本,认为确实是具备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优秀成果,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指文献“衰老”的较快)。给我的触动是,优秀研究成果发表之后的“科学普及”、甚至一般意义的宣传推广工作很不够,阻碍了其“应用价值”的进一步发挥,因而有关研究的“研究意义”亦大打折扣。后续工作(或后期工作),尚需作者、读者、资助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共同推动。

    图谋博客从2005年1月28日开设起,设置有一个版块“学海拾贝——各种载体信息资源的采集与编撰”,这个版块11年来,努力做过国内外图书情报优秀成果的“论点摘编”或“改编”,其用心之一为推动“科学普及”略尽绵薄之力,希望有关成果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进一步产生社会效益。我做“论点摘编”或“改编”,某种程度上是学习与模仿《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同时,那属于较为传统的图书馆员职业能力范畴。我不知道这样的努力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但有一点体会是,做此类事情的人越来越稀缺了。

   拙作《图书馆学散论——科学网图谋博客精粹》(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12)原本由“学海拾贝”那一辑,一是那块是“用心良苦”的,二是顾及体例的完整性。书稿中曾“精选”了20余篇博文,出版社复审和终审专家提出了质疑,建议将该辑删除,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按照“规范”来,不仅要征得作者同意,还要经得起“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复制比的检验。我对“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是有一定了解的,他有优点,但也有缺点,比如哪怕是双引号引用宪法条文,它也是计算在“文字复制比”之内,“原则上”得用你自己的话表述,殊不知,“引用”有观点引用、材料引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总之有时是即便有理也不一定说得清。果断了接受建议,以免后患。

   时下,很多事情片面追求效率与效益,希望“立杆见影”、“速效”、“所见即所得”、“利益最大化”……然而,有些事情是需要“慢工出细活”、“长效机制”、“循序渐进”……作为科学研究,也许更多地需要关注“终极意义”,从长计议。作为我个人角度,我愿意花时间“学海拾贝”,一方面是促进学习,一方面是希望让研究(包括自己那份微不足道的)更有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60773.html

上一篇:该发多少论文、做多少项目?
下一篇:2016年度相关机构图情培训计划
收藏 IP: 117.92.226.*| 热度|

8 黄永义 彭真明 姚伟 孙颉 陈南晖 魏青山 农绍庄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