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闲话论文写作与投稿

已有 1121 次阅读 2023-8-28 14:43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谋按:2023年8月27日,圕人堂群中有成员发起论文写作与投稿话题,图谋花了些时间和精力回应成员咨询,这种形式或样式的即兴解答,回答之后,变成了一个“知识点”,今后可以重复利用。特此稍作梳理成本文。

    圕人堂有成员提出“圕人堂有没有相关论文推荐审稿人制度,这样可以提升大家的论文写作能力。……”我联想起多年前,曾有成员提出(多次、数位),期待圕人堂组织力量提供审稿(预审)服务,助力成员成长与成材。今天这位成员表达的意思,或许也是这样。作为草根社群,缺乏相适应的激励机制,这方面的事情实际是非常难做的。关于论文写作与投稿话题,建议关注与阅读《这本书让我如获至宝——<图书馆员论文撰写与投稿指南>读后》(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136414.html) 。或许会有所帮助。

    2023年8月20日第10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的期刊编辑座谈环节,会场也有学生(或青年馆员)提出希望投稿(退稿)可以看到审稿意见,明白努力方向。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做换位思考。稍微花点时间阅读《图书馆员论文撰写与投稿指南》(《中国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编.图书馆员论文撰写与投稿指南[M]._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9.)会非常有帮助。因为,许多问题或困惑,该书中的资深期刊编辑们已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比如王景发、魏志鹏《如何提高论文被录用的几率——投稿指南》(P177)有“论文录用与否的依据在于同行评审意见,但是否送给同行评审、是否提交主编审查的决定权,往往掌握在编辑手上。与作者打交道的就是这些决定论文命运的期刊编辑,因此如何与期刊编辑打交道是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编辑打好交道的方式方法或许有很多,但我们认为互相尊重的态度、真实有效的沟通、角色置换的思考是作者与期刊编辑打好交道、顺畅沟通的基础。”这几句话的信息量实际是不小的。据悉,多家期刊的初审淘汰率在85%以上。俞立平教授总结了《论文退稿邮件的几种风格》(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155983.html)。俞老师列举了7种style。过了初审关的稿件,不同期刊的做法有所不同,有一定比例的期刊是可以看到后续每一环节的审稿意见的。具体论文的学术水平评价通常是审稿人、编辑和主编认识、理解客观标准以后形成的“主观标准”,有时相关方面的的认识存在分歧,有的会偏离客观现实。人文社科领域附审稿意见的不多,其中一个原因是认识存在分歧的可能性更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采用“稳妥起见”的做法。

    如果与期刊编辑打好交道,可以尝试获取同行评审审稿意见(审稿系统未显示或未提供部分)。还补充透露一点信息是,群中有不少家期刊编辑“潜伏”在群中,担任国内外期刊审稿人的成员会有许多。如果有心、有缘,完全有可能“心想事成”。当前,大部分学术期刊都采用平台投稿,遵循特定的审稿程序。一般情况下,找审稿人审稿是需要支付劳务的(假如没有支付劳务,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成员之间,友情协助通常亦是互利互惠(这种方式亦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方能持久合作。圕人堂这样的草根网络社群,表面上看可能会是啥都没有,倘若留心可能会发现真是神奇——居然啥啥都有。

    通常情况下,积极参与交流与分享者,会更有收获。图谋作为群辅,接触过各种类型的抱怨。比如:(1)我咨询的问题,没有人解答(或者没有得到满意的解答);(2)我发出的求助(比如问卷调查),参与度很低……假如稍作换位思考,或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改进提问方式或者平时适度参与交流与分享,这样将更好地受益。受到诸多制约,许多方面不尽人意。尽管如此,图谋还是在试图做些工作(在群规范框架下,安全有序运转),让圕人堂“活下去,火起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00603.html

上一篇:北京行踪留痕(多图)
下一篇:一名图书馆员的科研心事
收藏 IP: 114.237.125.*| 热度|

3 宁利中 朱晓刚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