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周九常等著. 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与发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11.
1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角色影响下的图书馆社会形象 p34-36
(1)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知识守财奴或知识吝啬鬼 以封建藏书楼为代表的“传统图书馆时期”(1902年以前)
(2)后传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知识小气鬼 从1902年图书馆初始开放服务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段“后传统时期”。
(3)新时期图书馆的社会形象——知识方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扮演了“知识导航员”的社会角色。
公共图书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以知识资源的利用以及作为或提供一个文化传播的“道场”为核心的,不同时期的角色差异和扮演水平及其社会形象的不同影响也体现在人们对它的知识资源、设施和空间利用的印象上,因此,不管环境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公共图书馆都要围绕知识资源的藏、管、用、传以及所派生出的文化活动做文章,万变不离其宗,即充分搞好知识服务和文化传播,推动其社会角色的良性变化,以利于其社会形象的改善和提升。
2 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与整体社会形象定位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体系是指由多个具有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形象因素或子形象所构成的一种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有机整体。公共图书馆整体社会形象定位是指以所有类型公共图书馆的共性为基础所进行的社会形象定位。
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的构成因素:
建筑形象、服务形象、职能履行形象、馆员形象、管理形象、文化形象、知识资源形象、基础设施形象、传统形象、现代形象、未来形象。
建筑形象——图书馆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的第一形象或最初形象,从属性上来说,这一形象是一种有型的“物理形象”。
服务形象——读者或公众心目中逐渐形成的有关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是一种怎样的服务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综合印象(包括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服务渠道等的综合印象)。对读者来说,图书馆的整体形象一定程度上直接来源于其服务形象,这是由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和服务职能所决定的。
职能履行形象——职能形象,公共图书馆履行其社会职能的水平在读者和公众心目中形成的一种印象。
馆员形象——有关图书馆的内在气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外在仪表、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等的一种综合形象,是长期以来读者和公众对馆员的综合评价(就某个图书馆来说,馆员形象包括读者和公众对馆员个体的综合评价和馆员群体的综合评价)。
管理形象——读者和公众对公共图书馆在管理上的整体看法和评价,特别表现在对图书馆如何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新型需求、应对突发事件(比如读者投诉)以及处理对外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
文化形象——从社会形象的“体现”来说,文化形象和建筑形象是最能体现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两个构成要素,两者的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因为就具体图书馆来说,文化形象往往可以作为一个图书馆的形象标识符号,最常见、最醒目的形象体现是镌刻在图书馆建筑楼体上的标识符号。它表达有关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与哲理的含义,表示公共图书馆的共同信念、价值与理想——充分利用、平等共享和文化传承。
知识资源形象——资源形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知识)资源的保障水平给人们留下的总体印象。资源保障的水平高,意味着文献信息(知识)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多样,层次结构优良,与本地的其他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优势互补。
基础设施形象——设施形象,读者和公众对图书馆办馆条件的印象和评价,基础设施关系到读者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舒适性和时尚性,也间接影响服务形象。
传统形象——传统形象是图书馆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通过世世代代传递留给世人的一种比较固定的印象,就我国图书馆的传统形象而言,主要建基于“封建藏书楼”的形象之上,可以简单表达为——封闭的文藏楼。
现代形象——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殿堂。这一形象是在传统图书馆因应时代发展和环境变迁,在职能和服务方式上不断变革,并经由读者和公众利用、体验,还经过图书馆学研究人员的补充、丰富、提炼而形成。
未来形象——图书馆从业人员、读者和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未来图景的一种预期,是人们依据图书馆的现状、当前所处环境、影响因素(信息技术因素等)、发展趋势等对图书馆未来形象的一种推测。推测的结果并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有的会随着未来某个时间点的迫近,人们会对着以形象结果做出适时的调整和修正。
3 现代公共图书馆整体社会形象定位
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体系模型 P44
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原则:内外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统一;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古今结合,动态发展;与相关机构(组织)有区别
公共图书馆社会形象的关键来源:建筑形象;职能形象;文化形象。
现代公共图书馆整体社会形象定位——以知识存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殿堂。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