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同行评议——保障公平过程中的不公平? 精选

已有 11719 次阅读 2019-4-23 10:0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2.png

自17世纪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引发的论文数量的激增和期刊种类和数量的翻番,同行评议逐渐成为期刊出版的基石,但这一方法并非完美,仍会出现涉嫌造假的科研成果,还有人认为,同行评议会扼杀科研创新。


陈娜 / 大连理工大学



(林墨插画师:HILAHL)


何为同行评议?


同行评议分为三种类型[1],一种是传统的期刊审稿方式——“单盲”,即指作者不知道谁在审自己的稿子,可评议人知道作者姓氏名谁,但这种方式存在审稿人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提出了另一种同行评议方法——“双盲”,即指作者和评议人双方均不了解对方是谁;最后一种是“公开评议”,即作者与评议人彼此相互知晓,与前二种方法相比,这种方法透明度相对较高,但是也存在了评议人可能会有所顾忌,不说真话等问题。


选择不同的同行评议模式是否有不同的影响?


由于领域的不同、期刊的不同,所选择的同行评议方式也各不相同。Tomkins A 等人[2]采用WSDM会议论文数据,由于该会议审稿一直偏好于“单盲”同行评议,所以作者分别采用“单盲”审稿方式和“双盲”审稿方式,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单盲”评论者比“双盲”评论者更有可能对著名作者的论文和来自顶尖大学或顶尖公司的论文发表褒义评价;二是相对于“双盲”审稿人,“单盲”审稿人发表意见平均减少为22%。最后,作者建议一般会议论文应采用“双盲”评审方式。


我国的同行评议的出路在何方?


因此不应盲目采用评审方式,需因地制宜的选择合适的方式。可同行评议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客观性和科学性仍然存在着质疑,新型的评审方式仍需不断探索。

我国同行评议现状。在我国,存在着专家参与度不高、效率偏低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期刊的发展步伐[3]。传统出版流程中,审稿人与各期刊社分散联系,缺乏系统规范的管理平台,以致部分期刊社难以获得优质审稿人资源。另一方面,部分刚进入科研领域的青年学者,有意担任论文评议工作,却可能因资历尚浅或缺乏审稿经验而被婉拒。如何保证每篇文章都能被公正客观的对待?也许连接期刊审稿人和作者三方的专业化管理平台能够缓解此问题。

开放式同行评议。由于开放式同行评议具有透明、交互和开放的特点,其在国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统同行评议系统相比,作者可通过开放性同行评议系统优先获得专家的意见,明确文章质量再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可有效提高稿件利用率等优点。

可这种新模式,存在着很多人不敢在平台上说真话等问题,有人认为可以采用“双盲”和开放式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每一步努力和实践,都是为了在审稿过程中对作者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但在这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学者们研究出更加公平有效的评审模式。

 

3.png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8C%E8%A1%8C%E8%AF%84%E8%AE%AE%E5%88%B6%E5%BA%A6/1435998?fr=aladdin.

[2]Tomkins A,Zhang M,Heavlin WD (2017)Reviewerbias in single-versus double-blind peer review[J].https://www.pnas.org/content/114/48/12708#sec-1.

[3] 张玲.基于开放式网络平台系统的科技期刊同行评议新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122-112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75025.html

上一篇:负面的引用
下一篇:还原科研人员引用行为的真实想法
收藏 IP: 112.27.238.*| 热度|

5 杨正瓴 王从彦 高峡 黄永义 张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