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科学十诫-例释

已有 3990 次阅读 2016-9-6 23:16 |个人分类:学思碎语|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寫《科學十誡》的原因和目的,是鉴于一般人对科学分析并不了解,很多时候被一些善于挑拨的言论误导,以至得出不理智的结论。这种思维方法,不符合一个具有智慧、有文化的民族,不符合一个希望科学创新的国家。

自从2006年在美国发现宣德金牌,2010年在马六甲第一届国际郑和会议发表论文,指出:所谓利玛窦带来的《坤輿万国全图》实际上支持了明代郑和环球测绘的事实。我的新说在美国受到预期的冷遇,始料不及的是在华人界遭到的攻击比在西方更烈。在西方,只是因为利益关系,不敢或不愿意提供平台公开辩论。在华人界里,有些却是公开的攻击,有些原因在过去的博文里已经谈到。主要还是缺乏对科学研究的认识,思维上的缺陷,或者自保。

《科学十诫》给的是大纲,在这里再用具体例子跟大家讲讲。

1. 除了真相,其他都是假的。有真相,才有真理。真理没有国界。

这是套一句广东话的相关语。假的,就是骗人的。不谈真相,要人接受某种学说为真理,是套人入局。特别是要人死背一些经文,不许独立思想的原教旨主义者。真理必须是有真相支持的,真相是不能违反推理的。奥运会每次都有人打破纪录,因为运动员的装备训练改进,每次都有新纪录,但是人的体能是有局限的,不能无止境的打破纪录。六十年前,100米,10秒整的纪录保持了很久。现在9秒多,比比皆是,但是要打破9秒大概不容易。陆上最快的动物cheetah可以达到平均120千米/小时,即3秒完成100米,起步不算,所以cheetah 100米,大概也是5秒,人与Cheetah不能比。妄言说人能5秒跑完100米,是没人信的,相信永远也达不到。1700年中叶,美国从英国招募了当时最高级的测量师,测一条393公里直线的Mason-Dixon Line,动用115人,花了5年以上,人均进度每年0.67公里。1642-51年在中国的卫匡国,据说9年内测绘了6百万平方公里的明代中国,甚至以平面比直线,他的能力是一百年后的英美测量人员的1,000,000倍。这本中国地图集1500个地名的准确经纬座标,经纬线画到东海上,越过日本,而且是球型投影的。人与Cheetah的速度比较是不到5倍,已经不可能,怎么可以说卫匡国能比常人不止一百万倍的能力去测量全中国?除了音译中国人已经测量好的地图,卫匡国不能有任何对中国地理的贡献,如何称得上中国地理学之父?西方承认以他们的地理大发现历史,无法测绘《坤輿万国全图》,地图是中文标注的,不是中国人测绘是谁?这些非常简单的推理,不承认,不理解的话,无法做更高深的学问。

2. 不泥古。择善固执,随时以新信息重新判断,随时更新,敢于挑战经典。

有人把古籍抄几段,就认为可以证明什么,证明不是什么,离开科研还远着。古籍上记载的地图与今天的地理如何比较?差异在哪里?如何量化差异?古籍有没有误,有没有迷信的成分?古代计量的方法与今天有没有不同?关羽身长九尺,是否靠谱?古代官员说了什么,在什么场合,这人的资格如何,他的说话有没有隐瞒的动机?纪录有没有错?地图-官员-史官之间就有许多资讯会错漏,不同年代的政治环境,官员会为保身,改写文献。研究就是要把错漏的找出来,如何用新的技术分析旧材料,订正。不是随便盲从古人的记载,奉为经典。如果发觉是与常理不符,应该指出来,提供解释。文物的证据,比文字记录更客观;文化遗存,风俗习惯是群体的产物,比个人的证据更可靠。一个有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媒体人的家庭,考古学家往往发现新证据,推翻历史学家的理论,媒体人只好服从考古学家。美国越来越多华夏文物出土,有些文化现象以前不被人注意,因为文物证据,拼起完整的理论,证明华夏人早到美洲。以往中国文物在美国出土,一直认为是1850年来美的华工遗下的,没有质疑赤贫当苦工的华人,为什么把价值连城的夏商周古物带来美国,丢到荒山无人之处。对坤輿万国全图,不是光看轮廓,要分析地名沿革,与今天地理的比较,与西方地图比较,要质问为什么地图上几百个,接近一半的中文地名,西方地图文献没有记载?利玛窦在中国如何能测绘世界地图,比欧洲人准确?利玛窦如何知道欧洲人200年后才到达的地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带来世界地理”的因循错误,今天还是教科书的主要材料,影响着绝大多数的国人。

3. 不徇私。不可因为老师,朋友和自己的面子、利益,而掩埋真相,牺牲真理。

中国人注重传承师道,老师说的都对,同僚说错也不好意思点破,教科本,官方媒体更是一字不易,照本宣科。新科技提供了很多检验真相的工具,照片,视频,多方面收集的材料,不能随便听信一面之词。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超越自己,甚至挑战、完善自己的学说。以前自己随主流说错的,不能因为面子问题,一错再错,死硬撑下去。更正错误需要更大的勇气。尊重真相,更重于尊重师友。延误事实的更正,贻害后人,是对科学最大的不恭,对自己最大的毁誉。

万历癸巳年(1593年)印行的梁輈《乾坤萬國全國古今人物事蹟》上有加拿大,亚伯尔耕的地名,却没有美洲。中国在地图中央,其他国家只是注明相对位置。加拿大,亚伯尔耕,这些地名没有具体地理,在地图边沿处用海岛形式示意,是明代人知道的美洲。郑和时代不知道美洲这地名,美洲America的命名来自Amerigo Vespucci,最早出现在Waldseemueller的1507年的世界地图上。虽然梁輈的序言有提到西泰子(利玛窦),但是如果梁輈的地图是来自利玛窦,为什么没有亚墨利加(利玛窦对America的音译)?有人说梁輈的地图上注的“万历癸巳”(1593年)有误,因为是利玛窦1602年呈献《坤輿万国全图》之前9年,梁輈“不应该”知道加拿大,亚伯尔耕这些名字。1593年,利玛窦还在韶州,没有到南京。而梁輈的地图上却提到六幅的大地图。利玛窦只带来Ortelius的一幅地图,还没有画六幅的《坤輿万国全图》,如何在南京出现同样形式的地图?梁輈这地图是吏部刻印的,即原来知道美洲地理的年代应该更早。阿拉伯数字可以看错误写,“癸巳”的干支纪年是不容易混淆的,吏部是中国中央重要的机构,每天都写干支年号,刻印在版,怎么可以错?这里已经泄漏明朝官员准备把原来内府藏的《坤輿万国全图》以利玛窦名义发布的计划。利玛窦没有到南京,他来中国的消息已经到南京,官员们已有所准备,把六幅的世界地图(原本的《坤輿万国全图》)“转嫁”给利玛窦,以公开保存,可惜露出马脚,他们“狸猫换太子”是绝对不会写入史书的。我们读文献,需要注意当时的历史情况,政治环境,不能书上说什么就信。

4. 不妄断。发新说,必有理有据,能通过推理检验。

发觉传统的理论有漏洞,有错误,要更正的话,必须用大量证据,多方证明去检验推理。孤证是不成立的。证据要成套,互相支持,成为统一概念。

我提出明代大航海到达美洲,测绘全世界,不是随便一两个例子,是整片的证据,有地图,文物,文化遗存,上千个例子,互相印证,符合推理。在证明《坤輿万国全图》北美洲西部地理是明代人测绘,有永乐通宝遗留在阿拉斯加和华盛顿州,明代人到达今天美国东南,有稻作农耕,永乐民窑青花碗,宣德金牌,五花马等等。这些证据,独立都不能是确证,拼在一起就不容易说是巧合了。

5. 不以偏概全,善于从现象看本质,表里相顾,局部配合全部,微观与宏观统一。

收集证据,不能只对自己的学说有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所以证据是否配合成完整统一的观念是对新学说的检验。大量的证据中,可能有少数不太能解释,不能因小失大,也不应笼统蒙混。局部服从全体,微观服从宏观。挑战别人的学说,不是为自炫比对方高明,不是以打倒对方为乐,是发自追求科学真理的诚意。要挑战一项学说,不吹毛求疵,要有一套完整,可以互证的数据。

《坤輿万国全图》的经线有非常少的例子没有个别西方地图准确。但是同一幅西方地图上出现两个同样的地理特征,其中一个是乌有的,证明另一个实际上是巧合,不是真正的测绘。经线的测量误差较大,《坤輿万国全图》在多处地理的纬度精确到一度左右,不能说是巧合,同样的地理,西方地图的误差超过10度,有些达40度以上,实际等于北京到莫斯科的距离,谁是原本就明白了。所以局部-全部,具体-总体,微观-宏观,必须配合。

6. 不夸张数据,不忽视异常数据。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十分证据,说十分话。

有人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有七分证据,说三分话,对不对?还是不对。这是隐瞒证据,把在统计线上不符的点去掉,使数据好看一点,看起来没有什么,但是往往去掉的数据包含重大的发现,去掉的话,就是丢掉重大发现。宁可有悬疑,不可制造数据,忽视数据。

形成新说,必须“面面俱圆”,各种证据需要互相支持。黄时鑒与龚缨晏两位的《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一书对我启发甚大,主要是地名索引里载有大量“原图未有”的地名,即《坤輿万国全图》里许多地名是Ortelius的世界地图不载的,以后的欧洲文献也没有,这样的地名有几百个,占地图全部地名几乎一半。20世纪的德禮賢从《坤輿万国全图》的中文翻译成意大利文,写成书。如果《坤輿万国全图》是来自西方的材料,为什么德禮賢不直接引用西方的地名,要从中文翻译?我就从这疑点导出很多其他证据。这就是有十分数据说十分话的好处。

7. 不舍本逐末,不随波逐流,不轻信人言、本本。物证重于人证,以第一手资料为准。

主流意见,有正确的一面,也有负面的影响。在科学而言,有时主流却是遏制创新的绊脚石。对“不正常”的现象、数据,假如能有多方面的观察支持,能成立新说,必须力挺,排除干扰,当中流砥柱。将来新说就是主流。慎读文献中的“人言”,不同政治环境下,人言会有所偏颇,不一定能作准。所以物证强于人证。看文献,要重原始资料,不能只看引用文献。经过加工,改写的文献,往往带有二三手的主观意识,与原意不符。

《殊域周咨录》是明朝刑科右给事中严从简,在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年)所撰写的,载刘大夏毁掉郑和航海档案(实际上可能是藏起来),因此,《坤輿万国全图》是不能再出现在皇帝面前的,不然有人犯欺君死罪。万历时代,群臣为公开保存地图,假托是利玛窦带来,是不得已的,这是我的解释,事关人命,史书上不会有明确记载。仔细阅读《坤輿万国全图》上的序言,考究地名沿革,地理描述,会发现地图真正成图年代并非1602年, 是1430年左右。地图的内容与欧洲人地理大发现的官方记录是无法对应的,所以他们称之为“不可能的黑郁金香”,全部中文的《坤輿万国全图》只能是中国人自己测绘的地图,没有其他合理解释。拿一两位官员的说话来辩论,不能否定地图上几百项的物理证据。

8. 不分门立派,不因人废言,不以言废人。尊重每个学者的独立思想权利。

不同的学者持某种结论,不能归为一派。每个学者的背景,取材,方法,都不一样,虽然结论一致,可信度会有天渊之别。不能因为相信一位,也相信另外一位的所有数据,也不能因为一位的错误而认为其他也是错误的。有时候,某人的观察对,解释错,观察的现象还是有用的,换另一种解释,可能就是破解问题的症结。现在持明代到达美洲说的人颇有好几位。美国,英国人有些不懂汉语的,对中国文献阐释有误解,我并不完全赞同他们的证据与演绎,也不因为他们误释而忽视他们的观察。

美国切诺基玫瑰Rosa laevigata,1759年才从中国引入英国。1785年法国植物学家来美洲调查植物资源,发觉整个北美洲东部到处有这种花。这种花不是美洲原有的,植物不可能自己走到美洲,繁殖需要时间,即使引进英国后,马上到美洲,不到30年,人工栽培,植物也不可能遍布这么广大的区域,一定更早有人带来美洲。他认为是明代人思乡带来的观赏植物。经我查证,切诺基玫瑰是中国药用植物金樱子,治频尿,腹泻,抑制大肠杆菌。在远航路上,腹泻频尿是最易发,也是最讨厌的病,所以中国船队上必备。金樱子是果实,它的种子到处散布,一株植物可以攀沿15英尺,生长很快,从陕、云、贵,到福建、台湾,到处可见。郑和船队到了美国东部,经历350年,是可以满布北美洲东部的。这是明代船队到美洲的客观证明,没有别的解释。不懂中医药的外国人解释不完善,但是观察是对的,证明明代中国人到达北美洲。一种普通的花,可以引出一段逸史。忽视了这点,就少了一宗重要的证据。

9. 不以权谋私,不压制新思想。辟邪扶正。

有人控制言论窗口,因为新说不合个人口味,或者上级口味,不顾网友大众支持,违反大众的意愿,压制言论,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10.不剽窃,不抄袭,不篡改别人的研究成果。

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守则。今天网络上剽窃的乱象横生,有些媒体未经作者同意,随意增删作者的访问、文章,歪曲原意,例如把1418年的《天下诸番识贡图》误为《坤輿万国全图》,读者以讹传讹,误以为是我的学说,拿不实的信息来攻击我,即使我澄清,流毒已不可收拾。这也是为什么要征引第一手资料,出具原作者出处的原因。著名的博客名人,或者他的博客代理人,不仔细调查消息来源,随便转载匿名者抄袭的作品,是不负责任的,有损博主的名声。我发了声明以后,至今没有接到道歉更正。

我对评论者,一般都回答致谢。对以下的几种评论者,我定了一些规矩:一删,二不答。

  • 不具实名职称单位,不懂科学,不懂推理,无理取闹,存心捣乱的匿名者,来一个删一个。我并不歧视没有学位,没有职称的学生,未够资格参加科学网,不能开博的匿名者,但是,要提出异议的,必须在评论里出示真名,职称,以示负责任,我也好称呼。改过自新,用真名辩论的,照样欢迎,但是必须符合下面的条件。

  • 我提出更正世界史是一件大事,用上千项证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充分了解的,质疑者需要仔细阅读我的论说,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攻一点而不及其余。我已经回答过多次,在博文与书有详细解释的,质问者硬是不要看,我不会回应,是为一不答。

  • 不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真相,只是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或者别有用意,为某种利益服务,不是认真讨论问题,没有实在数据支持的,我不予回应,是为二不答。

希望科学网编辑与博主们,为全民发展科学思维继续努力。

李兆良2016.9.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01311.html

上一篇:科学十诫
下一篇:郑和航海--平反"600年的冤假错案"(讲演记录)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25 李颖业 檀成龙 姬扬 武夷山 李本先 冯兆东 苏德辰 晏成和 徐令予 吴炬 戴德昌 胡晓攀 田云川 籍利平 吴世凯 刘俊华 李泳 韩枫 李土荣 pppoe201 grdegr loyalSciencefan chenhuansheng aliala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