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读书之“律”

已有 4136 次阅读 2015-8-2 07:04 |个人分类:换一个角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书之“律”

武夷山

 

(博主按:2009年10月2日写了一篇博文,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59245.html,后来将其大大扩充修改,形成的新稿件向某报纸投稿,未获录用。现将扩充稿发在这里。)

 

习近平同志2009年5月13日说,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下面,我就“善读书”谈谈自己的心得。

台湾《管理杂志》2000年2月号发表了台湾杰希视野企管顾问公司策略(CSO)王杰希谈读书的文章。他说,他每天看书5个小时!他的读书法可概括为DISCIPLINE(这个英文词的含义有多种,其中之一是“律”):

D-Detail,用心细节;

I-Initiate,自动自发;

S-Standard,最高标准;

C-Consistent,持之以恒;

I-Interest,高昂兴趣;

P-Prepare,充分准备;

L-Learn,不断学习;

N-Notice,自我提醒;

E-Efficient,有效执行。

我觉得王希杰先生概括得很好。我也想仿照他的方式,将我的读书方法概括为DISCIPLINE(律),不过,我的读书之“律”分解出的9条与他不一样

D-Devil,书中有魔,我会被它吸引,但又要与它搏斗,以免丧失自我。写得好的书(不一定是好书),往往有很强的俘获力,使你不由自主认同其观点。但是应该注意,有俘获力的书更可能是观点偏激的,四平八稳的书很难有强烈的吸引力和俘获力。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最需要平衡,因此,对任何一种诱人的主张都要保持警惕。

I-Innovation,读书首先要消化吸收,然后争取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这也是我国科技界目前的口号)。对于这种类型的创新,消化吸收是前提,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否则,自以为是创新的东西,有可能是人家早就搞出来的东西,甚至是已经被抛弃的东西。

S-Specialness,抓住作者的特点、内容的特点、语言的特点。例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书比较务实,没有什么高深的概念,而畅销书《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德.圣吉则比较喜欢玩新概念。

C-Copying,精彩文字要抄录下来,加深印象,这是我的笨办法。我曾经准备了十几个笔记本,分别记录科学学、情报学、管理学、自然科学、语言学(含翻译)、文学、外语等各类内容。后来发现,这样做不理想,一是分得太细,用起来不方便,有时需要翻检好几个笔记本,才能找全我需要的资料;二是使用量不平衡,比如“科学学”两本都记完了,“文学”那本记了还没有几页。于是,我就“合并同类项”,现在基本上将笔记本分为四类:科学元勘(科学计量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科技政策学等)英文文献、情报学英文文献、杂类(含前两类以外的所有学科)英文文献、所有学科中文文献。这一分类的“粒度”对我比较合适,故坚持至今。

I-Inspiration,千万要捕捉住读书时产生的灵感。读书状态好的时候,可能妙思泉涌,灵感奔流,要赶紧记下最关键的思路要点,这样日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否则,灵感就像罗大佑的歌《青春舞曲》所唱的“青春小鸟”一样,“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会来”。

P-Peer,与同道交流。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以后,每人仍旧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主意,我有一个主意,交换以后,每人都有了两个主意”。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是相互受益的乐事一桩。我现在还在科学网开博客,交流读书心得的圈子更大了。

L-Linkage,注意学科与学科、古代与当代、外国与中国之间观念上的联系及差异。林语堂说他是“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确实,他通过比较东西文化,获得很多真知灼见。毛主席说,文学艺术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觉得,可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除了文学艺术外,还有很多东西,包括管理思想。在“用”的过程中,必然要识别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N-Novice,阅读时,永远把自己作为一个新手,持虚心求教的态度。虚心,才能吸收、纳入。自满,则一是不肯读书,二是会动辄将别人与自己想法不合的观念斥为歪理邪说。结果,什么新思想、新动向也没能掌握。

E-Elasticity,保持思维的柔性,如孔子所说的那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有“书呆子”的说法,所谓书呆子,就是不知道将书中内容与所处现实环境结合起来,而是僵化地以书本为圭臬,缺乏柔性。我们也有一个成语“刚愎自用”,说的是一个人,尤其是领导干部执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一意孤行。凡是不爱读书,或者带着固有观念读书的人,最容易刚愎自用。 保持思维的柔性,是抵御刚愎自用恶习的利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909958.html

上一篇:[转载]中华抗日新文化制胜日本军国主义文化
下一篇:校友知青对我有影响----日记摘抄(291)
收藏 IP: 124.127.221.*| 热度|

28 孙学军 曹聪 孟津 彭真明 徐耀 吕喆 郭向云 李毅伟 钟炳 张忆文 文克玲 李健 王春艳 李竞 赵凤光 晏成和 葛肖虹 苏光松 程娟 许培扬 赵美娣 刘炜 姚伟 许文婕 李泳 吉宗祥 zjzhaokeqin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