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再次推荐“《黄帝内经》的原创之思:走向中国文化的医学时代”

已有 3593 次阅读 2015-5-27 22:20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在2014年2月9日的博文中推荐了这本书。当时写道:

该书201311月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超中是本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本书上篇主要基于他的博士论文,下篇主要是其在中国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方面的成果。本书附录有5篇文章,其中3篇是作者与我合著的,当然,这些文章的主体思路都是张超中的,我只做了微小贡献。

这本书的思想会使很多人读后产生震撼感,谁读谁知道。

最近发现网上能找到该书的作者“自序”,它较好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脉络,故粘贴如下,借此再次推荐一回此书。


 

 





丛书名 中医原创学术文丛

作者张超中 著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1月

书号9787506763790

定价¥42.00

所属分类中医经典古籍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建立在认识和把握精神的主宰性规律之上,“神”既是《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也是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从此原点出发认识中医学的典范价值,能够深化当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会通理解,并在促进跨文化和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类社会基于整体思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改变已经被还原和构成的思维方式破碎化的世界。

在从“现代性”向“原创性”转型的全球发展过程中,中医学的独立价值即将显现,中国文化的医学时代呼之欲出。



【作者简介】

张超中(1965—),男,河南柘城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哲学、道家与道教、整体论等领域研究,注重从精神层面揭示中医学、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基本原理,致力于对“中国文化的医学时代”这一重大命题的理论阐释。现为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专家、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



【丛书编委】





【目录】

胡序

董序

自序


上篇 《黄帝内经》的道与神


第一章引 论


第一节寻找医道关系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溯源求本,重建自信


第二章天神与人神


第一节神化:六气五行生化之道

第二节人神:顺天承化的主宰

第三节天人合一,以神相通

第四节《内经》的宗教学探讨


第三章《内经》理论探源


第一节崇古现象的析理

第二节“神”在《内经》理论中的地位

第三节几个概念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道与神


第一节《内经》之道

第二节《内经》与道教

第三节中医学: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典范


下篇 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研究


第五章从哲学研究到战略研究


第六章中医药知识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从知识角度探讨中医药理论的必要性

第二节中医药知识的意会性质

第三节中医药知识创新的机遇


第七章中医药的自主转型与知识创新


第一节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战略评述

第二节健康共享与中医药的全球化

第三节基于价值观的中医药自主转型

第四节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全球化新动向


第八章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


第一节世界卫生组织难以有效推进既定战略

第二节战略失效源于知识缺陷

第三节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


第九章引领未来的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


第一节知识创新的两条路径

第二节中国学派的崛起

第三节全民健康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附 录

附录一整体的生成与整体生成法——兼论新道家的文化观

附录二整体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

附录三论传统与创新

附录四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

附录五建设新型创新文化开启原始性创新之门



【精彩书摘】


2003 年的“非典”危机过去之后,重新评估中医药的价值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课题,而理论推演则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


如今回顾十余年来的探索,我感到若要做好理论推演,需要从原创性出发,这对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学术体系尤为重要。


在1999 年正式走上学术道路之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对传统的现代诠释需要以原创性为根基。当时学术界的主流仍然是以西释中,利用现代性的学术资源为中国传统的合理性辩护。这样做的结果是有目共睹的,即中国传统学术体系仍然处于被质疑的被动状态,以至于偶尔与现代和后现代相合就欣欣如“河伯”然,以为传统依然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至于传统如何作为一个整体来发挥作用,当时的学术研究已经触及到这一问题,但突破口尚待落实。


我至今还是很受益于读博士之前长达十年的传统游历,其间接触到书法、养生、太极拳、道教内丹和中医等多个门类,很多老师都是深谙传统,且代有传承者。及至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师从胡孚琛教授研究道家与道教文化时,才逐渐受到学术的涵养,希望能够以学术的方式表达传统的合理内核。


鉴于我以前的经历,胡老师建议我选取《黄帝内经》做为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考虑到有多位老师曾反复告诫说“不懂医则不懂道”,为了“懂道”,我遂决定从“懂医”起步。


以哲学的方式系统揭示《黄帝内经》的精神和理论内涵,需要以通为训,理事无碍。经过长期反复的文本研读,我从《素问•汤液醪醴论》“神不使”的判定中意识到,《黄帝内经》以及中医学原理的奥妙可能就在于“使神”。胡老师及时肯定了我的想法,并认为中国文化的衰落恰恰在于丢失了自己的“神”。


本书的上篇是我的博士论文,题为“《黄帝内经》的道与神”,写于2001 年11 月到2002 年3 月这段时间。这是一篇从“神”出发阐述《黄帝内经》与中医学原理,并旁及医学与道学(道家、道教和内丹学)关系、中国文化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学术心得,其中通过“不可治”和“不用治”两个典型案例,论证了“神”是《黄帝内经》理论与技术的生发点。在此之前,原本已写的2万余字的初稿不知因何踪影全无,重起炉灶是在当年10月陪同胡老师前往重庆忠县完成内丹学调研之后。此次出版之际,我补齐了原被删去的第二章的第三节、第四节和其他部分内容,从中可见我当时的思考轨迹。


博士毕业之后两年多的时间,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整体论和生成论的原理方面。我现在认为,整体论和生成论是为中国文化解除精神枷锁的基础理论,也是正确把握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并重新看待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关系的基础视角。


触动我研究上述问题的是金吾伦教授,他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开设的“哲学与宗教学前沿”讲座上提到,季羡林先生曾经引用他的研究成果,认为从生成论出发有可能阐明“天人合一”的学理,但是如何具体论述尚有待来者。当时我国科技哲学界以董光璧教授和金吾伦教授为代表,认为“整体生成法”是连接中国文化与科学的通衢,而方法论的突破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复兴。在认真研读他们的著作后,我发现构建“整体生成法”的关键是整体的生成机制,或者说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整体是如何生成的”。在写作博士论文期间,我对这一问题若有所悟,因此才说中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结合的典范。由于当时确实无暇顾及,才准备在博士后阶段系统研究。申请入站无果后,我只得自己支持自己的研究。


大约是在2003年夏季,我在家里泛览《老子》,当看到第28章的“故大制不割”时,联想到整体论的思想正在于“不割”,而此处解释了所以“不割”的原因。


《老子》的原文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其要就在于通过“官长”的“主宰性”能够重现宏观性的“整体”,其实就是“用神”。宏观是这样,那么微观呢?《老子》第32章又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侯王”能够“用神”,也能重现微观整体。那么结合起来看,整体的生成机制关键在于人的精神状态而不是其他,只有返璞归真,才能与整体合一。从此深入,我们就能够理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玄妙,也能够把握“舒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的枢机,并从中尽显中国文化和科学的“整体”内蕴。我把有关研究心得整理成《整体的生成与整体生成法——兼论新道家的文化观》一文,该文首先收入到2004年6月在四川青城山举办的“道教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后作为《科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科学》书中的一章正式发表。今将此文作为附录一收入本书,请有心者参考。


在纯粹理论研究之后,我随缘认识了赵志付教授。为了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在他创建的广安门医院中医心身医学科内抄方近1 年。那是一段内心非常充实的快乐时光,虽然工作仍没有着落,但看到许多患者在治疗之后解除了痛苦,不再焦虑和抑郁,重现灿烂笑容时,我还是深受触动,并希望赵教授提出的中医学发展的心身医学时代尽快到来。2003 年9 月,我在曲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中华科学传统与21 世纪学术研讨会”上认识了贾谦研究员,随后在他的带领下逐渐转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


2005年3月,我正式进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贾谦、金吾伦、赵志付三位老师的合作指导下,以“中医药知识创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为题开展研究。我之所以选择此题,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正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我感到其中对中医药的研究有些不足,而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来看,中医药已成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理论和知识体系。稍后,科技部提出了基于中医药的我国第一个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经过理论认定、现状调研、实践反思和未来展望分析,我发现中医药知识在本性上属于意会知识,而意会知识的创新具有自身特色,根本不同于使其明晰化的创新。如果要实施中医药知识创新工程,必须从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基于上述认识,我把原定的研究方向改变为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研究。本书的下篇即为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写于2006 年12 月至2007 年3月,《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从2007 年第11 期开始分5 次全文发表。现在看来,报告中提出的“建设以健康为基础的社会”和“建设全民健康高速公路”等设想确实是理论推演的结果。如果进一步推演,我认为中医药具有使明晰知识意会化的原创潜力,收拾并根本改变已经被科技知识破碎化的世界图景。


中医药的上述潜力被含蓄地表述在《整体论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这篇文章是我主持的同名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核心研究成果,今作为附录二以见其全貌。正如文章中所说,整体论确实能够开辟科技发展的另一条道路,中国文化也能够接引科技的未来发展,而中医药就是接引之路中的一条大道。如果说理论之路比较简单的话,那么现实之路就要曲折艰难得多,因为这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阻力,董光璧教授在2007 年12 月的一次研讨会上形象地把中医药比作一面镜子。他的意思是说,西方科技长期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合者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而从整体论出发,中医药也成为一面反向观照西方科技的镜子,不合者则难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此话非常令人鼓舞,但是问题在于是谁和能有多少人善于使用这面“镜鉴”?


就在科技界孜孜探索之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也意识到,中医药的凸显改变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呈现出儒、道、释、医四家并存的新局面。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启动,罗希文研究员为首席专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医哲学的重要性慢慢浮现。为了推进中医哲学研究,有关部门于2006年批准筹建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1月,该会成立大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罗希文教授被推举为创会会长,他责成我担任秘书长。2009年12月,由我主编的《中医哲学的时代使命》出版。该书由方克立教授点题,主要根据预备会和成立会的专家学者发言整理而成,从中可见中医药也成为重新看待和评价中国文化的“镜鉴”。


本书的附录三和附录四是我和武夷山研究员对“镜鉴”问题的共同思考,这两篇长文的核心思想源于自主创新精神的启发。在《论传统与创新》中,我们认为传统的原创性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第三期发展的关键问题,促进实现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完成历史性的转型发展,需要中国文化由“综合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在《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中,我们认为自主创新所要求的是新型创新文化,而建设新型创新文化,需要中国文化创新的支撑,并且只有先期解决传统的原创性问题,才能开启原始性创新之门。从性质上看,上述文章也属于理论和战略推演,如果没有具体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推进实施,有关推演只能在思想中流连忘返。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中医药法》(草案)已经把“坚持中医原创思维”写进条文,中医药的原创性正在走向完成其时代使命的路上。


那么,什么是“原创性”?我的体会就是“整体性”。分而言之,它包括自然、文化和实践三个层面,“众妙之门”皆因“整体”而开启,本书之名亦然。书中内容原不是一个专题,而在田原、赵中月两位中医文化学者的拿捏下,受王树人教授《回归原创之思》的启发,本书定名为《〈黄帝内经〉的原创之思》。“用神”而“整体”见,当非虚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893589.html

上一篇:美国学者讨论大数据及其认识论
下一篇:初次练习口译----日记摘抄(227)
收藏 IP: 106.37.121.*| 热度|

7 曾杰 李伟钢 许培扬 钟炳 陆绮 赵凤光 刘耀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