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倡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交朋友
口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武夷山
(科技日报,1999年1月2日)
《左传》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表达生动对于传播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严复先生提倡的翻译标准“信雅达”三字,后两字都关系到能否有生动的效果。林琴南不会英文,却能与人合作翻译文学作品,且大获成功,全仗其文字根底。
遗憾的是,由于我国教育实践方面的缺陷,目前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一代人,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记者编辑,平均文字素养实在不能算高。文字没有吸引力,普及难免失败。
补救的根本之道,在改革教育。苏步青、华罗庚小时候若不是在私塾里熟读古诗文,后来就写不了诗。英国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若小时候没受到良好的文科教育,后来写不出《宇宙波澜》、《全方位的无限》等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我们多年来为应付高考而分文理班,从长远来看,实乃不智之举。
另一条值得提倡的措施,是鼓励、促成科学家与文学艺术家交朋友,让他们互相取长补短。李政道、杨振宁等科学家与常莎娜、黄胄等艺术家的会面和讨论,带来了一批科艺结合的绘画作品。徐迟和陈景润的真诚交往,导致不朽的报告文学作品,也是科普作品《哥德巴赫猜想》。美国大物理学家费因曼也曾与一画家交朋友,他教那位画家量子力学,画家教他绘画。费因曼讲起课来妙语连珠,写起文章来文采斐然,与他的艺术浸染难道没有关系吗(他还是个优秀的鼓手)?
在促成科技人员与文学艺术工作者交友方面,《科技日报》副刊应当是大有可为的。编辑部可以不时组织一些文化沙龙,邀请各领域的人士来侃谈。客人们的学科背景差异越大,越可能刺激听者的思维,碰撞出闪光的思想火花,有助于催生一批又一批内容与文采皆佳的优秀科普作品,则报纸幸甚,读者幸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