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问题对我采访 精选

已有 7259 次阅读 2013-9-30 19:30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博主按:今天傍晚5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记者就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问题对我进行了直播采访,以下是其网站上的内容,他们略去了我举的例子,保留了主要观点。)

 

中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低于均值 评:需加强跨学科研究

2013-09-3017:26  

  【导读】中国科技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量排名第五,依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实力已经在全世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3》,过去十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114万3千篇,较上年度统计增加约12%,继续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数量接近710万次,居世界第5位,比上年度提升1位。

  2013年,我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16万4千7百篇,其中被引用次数高于世界均值的优秀论文占了近三成。

  从具体的学科来看,中国有15个学科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数学、计算机科学等5个领域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

  不过,总体数量虽然有较大进步,但是论文的引用数量并不令人满意。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比上年度统计时的6.51次提高6.3%,但与世界平均值10.69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的不断增长,反映出我国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背后,科技战线工作人员的努力值得我们的赞许。不过,科研不是人海战术,科技研究一方面要重视数量,同时也要重视质量。一项高质量的、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所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效益,远比普通的科研成果要大。

  所以,如何培育、鼓励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应该是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3》显示,过去十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数量增长11.8%,继续排名世界第二。论文引用数量的排名前进一位。论文发表数量11.8%的增长速度,算不算很高?从数量上看,如何解读中国科研水平的近些年所获的进步?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发表他的观点和看法。

武夷山:我们不要把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给对立起来,发表是不容易的,本身就隐含着质量的因素。做过科研,写过文章的人都会有体会,发表在国际刊物上面,特别是SCI的刊物上面,他们的审稿专家要求是很严的,所以稿件本身就有质量的元素在里面。

 科技创新,一方面看数量,另一方面也要看质量。论文的引用水平,则是反应科技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从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每篇国际科技论文平均被引用6.92次,引用数量的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国家。但是6.92次依然比世界平均的10.69有很大差距。高增速和低引用数量这二者同时存在,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武夷山:论文被引用不是一个正态分布,而是很偏斜的,世界上是少数的国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美国发表论文世界第一,中国现在尽管发表论文世界第二了,但是美国的论文数还是中国的两倍多。大部分论文都是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发表的,因此被引用也是这些国家的论文。论文的世界平均水平其实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不是中等水平,是偏高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直到现在,日本虽然是一个科技强国,但是日本的论文篇均引用数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了科研本身的因素之外,我们必须要承认有语言的因素。所有非英语国家在被引用的方面都吃亏,不光中国是这样,日本也好,法国也好,德国也好,如果它们的文章本身是用英语发表的就容易被引用,有一些是用本民族语言发表的,它们被引用的就比较差。非英语国家被引用数量偏低,除了论文本身质量可能比不上美国之外,还有一个语言的因素。

  要想中国论文应用数量要想超越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还需要做什么努力?

  武夷山:和发达的国家相比,我们有些比较弱的方面,比如说研究生是科研的一个生力军,我们理工科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在读书期间他们就要参与研究,很多人就要走上科研岗位,如果说研究生科研水平不行的话,那么下一代科研人员的质量就不行了,所以优胜劣汰的机制非常重要。

  第二条,特别要强调跨学科研究。很多优秀的成果都是在跨学科领域里面产生的,但是中国目前不交流、不合作,不愿意交流、不愿意合作,不善于交流、不善于合作的问题非常严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29177.html

上一篇:[转载]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纪实
下一篇:The Wonder of Words阅读笔记(17)--一个词用得越多,词长越短
收藏 IP: 219.142.237.*| 热度|

41 刘伟 蔣勁松 谢力 吴吉良 陈楷翰 王涛 曹聪 陈安 许培扬 赵美娣 李伟钢 徐晓 戴德昌 彭渤 杨正瓴 黎在珣 林涛 陈筝 韦玉程 钟炳 王贤文 姜春林 肖振亚 杨海涛 马建敏 李毅伟 Editage意得辑 章成志 马雷 翟自洋 赵星 魏瑞斌 梁洁 刘少华 刘宇 ljxm biofans zhouguanghui yunmu chenhuansheng louiex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