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普的“信”与“达” 精选

已有 6088 次阅读 2011-3-3 07:00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的“信”与“达”

武夷山

 

严复曾经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实,科普也存在着“信”与“达”的矛盾,而且矛盾突出。你如果按照课堂教学的路子来做科普,就需要受众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大学教授讲物理学的时候,一般不会重复讲解初中物理学课本涉及的基本概念。可是,照这个讲法,多数受众不懂,没做到“达”。如果用日常生活的大白话来讲,多用比方,不用公式,少用概念,“达”倒是“达”了,但是,这样传播出去的东西难免失真或者说肯定失真,如哈哈镜里的映像,那还能算是科学吗?“信”又出问题了。两难呐!

《公众理解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发表了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Wolfgang Wagner的文章,Vernacular science knowledge: its role in everyday life communication(大白话的科学知识:它在日常传播中的作用,全文可见http://www.brown.uk.com/brownlibrary/wagner.pdf),也触及这个问题。文章说(大意):

在现有科学传播模型中,科学信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之路不像是一个动辄泄漏的管道,而更像一个绞肉机。这个机器把科学之肉绞碎了,好嚼好咽了,肉还是肉,但面目全非了。然后,在绞好的肉馅里再拌上文化和想象的调料。大白话阐述的知识或曰普及型知识与原初科学知识的类似程度,就好比汉堡包与里脊肉片的类似程度。不可否认,汉堡包比未加过调料、未经过加工的肉片更好吃。大白话的科学知识确实是比较通俗易懂,适合作为日常谈资,但是,原始科学的“形状”至此已经荡然无存了。

笔者多次谈到:在我国,优秀的科普著作、科普影视节目、科普期刊等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不过,这些科普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叫好不叫座,这是因为“信”做到了,“达”没有做到。叫好的往往是内行身份的科学家和科学家出身的科普工作者,他们把“信”置于优先位置。媒体人员出身的科普工作者则反之,更注意“达”。

在科普之外的知识普及领域,情况多半是倒过来的――“达”有余,“信”不足。比如,对于CCTV《百家讲坛》的历史讲述,很多历史学家直摇头;对于《百家讲坛》的经典阐释,很多饱学之士直叹气。两难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18202.html

上一篇:[转载]华为理应胜诉
下一篇:“集中”才能产生精品(对博友评论的应答辑录)
收藏 IP: 219.142.142.*| 热度|

33 许培扬 曾庆平 赫英 刘立 钟炳 化柏林 孙学军 赵凤光 丛远新 鲍得海 吉宗祥 李泳 吕喆 罗汉江 卓晴 黎在珣 杨月琴 郭桅 唐常杰 王修慧 魏瑞斌 姜洪洲 叶剑 余昕 杨学祥 陈绥阳 黄富强 阎建民 许浚远 李剑 高建国 deleted sss123

发表评论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