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与学科间研究 精选

已有 11293 次阅读 2010-11-30 06:52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与学科间研究

武夷山

 

Futures杂志2006年第9期发表了F. Wickson等学者的文章,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quandaries and quality(跨学科研究: 特征、困境与质量),文章围绕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与学科际研究之间的区分,围绕如何开展与评价跨学科研究,作了很好的论述。

跨学科(Transdisciplinary,以下简记为TD)研究的第一个特征是“问题关注”。它关心的是“世界上的、现实中的问题”,而不是“头脑中的、概念性的问题”。

BalsigerGibbons都曾把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 以下简记为MD)的特征概括为是围绕一个主题而不是围绕一个问题做文章。学科际(Interdisciplinary, 以下简记为ID)研究也可能是关注问题的,它与TD的主要区别是吸纳谁参与合作项目。

TD第二个特征是方法论

对于MD研究,多个学科采用各自的方法来研究同一主题。

对于ID研究,是要开发一个共同框架,在此框架中,采用不同的认识论进路来研究课题的不同侧面。

TD研究则要求不同学科方法的互渗与集成。

TD第三个特征是合作。

MDIDTD都需要合作,但涉及的人群不一样。

ID主要需要学者间的合作,TD则有意识地吸纳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让他们参与讨论: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准则、目标和资源是什么。

 

TD面临严峻的挑战。

1.TD需要集成。

(1)    不同知识的集成。

(2)    理论与实践(praxis)的集成。理论要与实践相联系,理论植根于实践,实践丰富着理论。

(3)    TD研究人员要做一个嵌入的、投身进去的(engaged)研究人员,而不是超然物外的观察者。

2.TD需要反思。

(1)    研究人员要反思,自己的参考框架、价值框架和信念框架是如何型范、影响了问题之概念化过程。

(2)    利用不同知识体系及其方法论进路来批评性地相互映射与观照。(博主注:将reflect这个词一以贯之地译为“反思”,在中文环境下不一定合适,只好看情况译为不同的词。)不仅是将A知识与B知识结合起来,而且是在B的观照下来考察A,反之亦然。

3.TD如何处理悖论?

(1)    将悖论视作处于不同层次的现实之间的联系。Henagulph认为,秉持不同层次的现实观,才能走出西方思想界二值逻辑的困境。

(2)    深入地思考悖论有一个好处:有助于培育创造性、创新性的思维状态。

 

在评价TD研究人员个人的时候,就可以参照上述的3个特征、3项挑战来进行。

在评价TD研究机构的时候,可以考察它们是否具备以下6点:

1.            响应性的目标。通过不断分析问题背景,通过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不断商讨来确定目标。

2.            宽泛、开放的 (broad) 准备状态。利用广泛的学科、在广阔的背景下去处理问题。

3.            演进的方法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4.            显著的结果。

5.            有效的沟通。

6.            群体性的(communal)反思与观照。在MD研究项目的自始至终,都应该让多学科视角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相互“教导”(inform),相互改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88774.html

上一篇:200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百强期刊)
下一篇:[转载]孔庆东:危机下重识中华文明之光
收藏 IP: .*| 热度|

39 吴跃华 李侠 赵星 杨学祥 黎在珣 王桂颖 章成志 王芳 彭思龙 刘进平 闫宏秀 曹广福 王安邦 赵凤光 陈国文 刘立 黄富强 刘凡丰 吉宗祥 杨正瓴 吕喆 陈湘明 高建国 郭桅 许文婕 李泳 许培扬 韩健 李毅伟 武爱 刘广明 任翔 熊伟 朱新亮 黄锦芳 吕鹏辉 xu1987125 colorfulll xqhuang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