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夺世界科技人才 发达国家走在前面(2001)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01年3月29日)
在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的自有人才都不够用。不积极地面向全球吸引人才,就可能国际在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使“智力外流”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发展中国家是这样,就连发达国家也是这样。
加拿大魁北克省政府科技厅副厅长加米尔.利莫吉最近说,本省的大学多半为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立的,目前面临教职员工退休高峰期。为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魁北克省科技厅将目光移至全世界。早在199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就推出了“加拿大研究教席”计划,其内容是在全国资助共2000个研究教席岗位,其中魁北克省约占570个。该计划每年所需费用约为300万加元,约合200万美元。配合联邦政府的这项计划,魁北克省政府科技厅宣布,凡吸引来国外人才就任研究教席的大学,可享受5年的免税优惠待遇。应聘者必须拥有博士学位,并保证在魁北克的大学内工作5年以上。[1]
德国的科研实力很强,其SCI论文数量居世界第四位。尽管如此,德国在吸引人才方面也采取了比过去更积极的姿态。德国洪堡基金会是政府给以经费支持但独立运行的科技资助机构。最近,该基金会宣布,要在三年内拿出450万马克(合210万美元)吸引15至20位具有国际声望的外国科学家到他们自己选定的德国科研机构工作。这项计划主要吸引国外科技人才,但在国外工作5年以上的德国科学家若申请资助也可以考虑。受资助者每年获得的“生活费”——正式名称为“沃尔夫冈.泡利奖”——可高达25万马克,大大高于德国正教授的年薪,超出生活费部分的资助金可用于科研工作。[2]
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吸引国外人才。美国移民局将技术移民工作许可证的发放限额从107,500份增加到了195,000份。英国将外国技术人员工作许可证的发放限额比过去增加了两倍,达到9万份。[3]
参考文献
1、Nature, 2001年2月22日,973页
2、Nature, 2001年2月8日, 652页
3、同2,654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6: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