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作为主编给一位有抱怨情绪的作者的回信 精选

已有 5500 次阅读 2020-7-5 07:56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作为主编给一位有抱怨情绪的作者的回信

武夷山

 

XXX作者:

您好!感谢您对本刊的信任。现对来信中的问题说明如下:

1.  情报学与近邻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是事实,但任何一个学科若不适度维持自己的边界,就没有生存价值。近年来,本刊受到情报学主流研究人员(比如工作于科技信息研究所和大学信息管理系的研究人员)的强烈批评,认为我们定位不清晰。而且,本刊的影响力(用某些指标来衡量)也确实在下降。为此,我们增加了定稿会的环节,加强把关,多发表一些基本没有争议的、肯定属于情报学主流领域的稿件。在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难免矫枉过正,甚至必须矫枉过正,这一点还希望理解。

2.  您说应该在初审的时候决定主题是否符合,这一点批评得很对。我们现在一方面增加定稿会环节,把好后一道关,另一方面加强初审的严格程度,把好前一道关,今后,应该不会经常出现到了定稿会上再否定一篇稿件的情形。可是,我们已经确定录用的稿件已经排到了第10期左右,如果我们先发“安民告示”,告诉作者们今后要加强对稿件主题的审核了,等大家看到这一通知后再施行新规,这样的做法在程序上确实更稳妥。但是,在这半年左右的“预热期”里,本刊影响力会进一步下滑,甚至是急剧下滑。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情景,相信广大作者和读者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只能尽快采取纠偏措施。

3.  您这篇论文,对开源社区中获得的数据进行了网络分析,但分析自身并没有什么特点,也没有获得什么新鲜的启示。不仅从选题来说,而且从研究设计来说,都还不够理想。再进一步追问的话,社区中的相互交流一定与“知识创造”有关吗?哪一些相互交流属于知识创造范畴?哪一些属于闲聊?不加区分地对所有记录加以分析是否合适?

4.  您如果想进一步修改,那必须是“大修”,与重新投稿也差不多了。建议您先浏览一些国内外的情报学主流期刊,看看它们在研究知识社区的时候用了哪些approaches? 您的进路从什么角度说是对现有进路的补充?或是更优越?您稿件的23篇参考文献中,只有“情报学报”属于情报学刊物,其他都不属于情报学刊物。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您是主编,来稿的参考文献绝大多数属于其他学科,是不是至少说明投稿者对本学科不熟悉?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

 

武夷山

《情报学报》主编

    2013年5月14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40646.html

上一篇:学界成功宝典
下一篇:就一篇英文书稿是否值得出版回答施普林格出版社的6个问题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25 王德华 王安良 吴斌 郑永军 蔡宁 赵志宏 刘立 黄永义 帅凌鹰 赵凤光 杨正瓴 王启云 史晓雷 吕洪波 郑秀娟 宁利中 王秉 杨小军 周忠浩 贺乐 鲍海飞 张忆文 李学宽 段含明 籍利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