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工程师出身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诗人” 精选

已有 7279 次阅读 2019-7-28 07:09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工程师出身的“美国总统就职典礼诗人”

□ 武夷山

(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年7月26日)


科文交汇


    布兰科说,他在与一个客户打交道时认识到,“我与他们交互的东西与我诗歌创作所写的东西是一回事。在写作中,我就场所、家居、身份等主题开展心理性的讨论,在工程设计中,则涉及物理景观方面的东西,我对场所、家居和身份的执念通过三维形态,通过实实在在的物理形态表达出来”。


    美国著名诗人理查德·布兰科(Richard Blanco)说自己是“古巴制造、西班牙组装、美国进口的”产品。他母亲怀着他身孕7个月的时候,全家从古巴流亡到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他于1968年2月15日降生于马德里。45天后,全家又移民到美国纽约。最后,他家在迈阿密安顿下来,他在此长大。

    布兰科小时候写作能力就很强,数学和科学成绩也不错,于是父母鼓励他长大后读工科,以便获得一个安稳的工作。他1991年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获得工科学位,然后在迈阿密做土木工程咨询师。工作两三年后,由于文化认同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布兰科强烈感到需要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于是,他回到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攻读创意写作专业的硕士课程,于1997年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诗人Campbell McGrath。

    布兰科的第一部诗集题为City of a Hundred Fires(百火之城)于1998年出版,并获得匹兹堡大学出版社颁发的Agnes Lynch Starrett诗歌奖。由于该诗集的成功,他暂时结束了工程师生涯,去康涅狄格州立中央大学担任创意写作教授。他2005年发表的第二部诗集也获奖了。

    2004年,布兰科回到迈阿密重操旧业,又做起了工程师。白天,他可能在为一些城镇振兴项目做设计;晚上,他就全身心致力于第三部诗集的创作。这部诗集于2012年问世,题为Looking for The Gulf Motel(寻找海湾汽车旅馆),它又获得三项诗歌作品奖。更大的荣誉是,奥巴马总统于2012年选定布兰科为历史上第5位“总统就职典礼诗人”,即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自己诗作的诗人。过去获此殊荣的诗人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和黑人女诗人玛雅·安杰卢(1928~2014)等。布兰科的特殊性在于,他比前4位获此殊荣者都年轻,而且是获得“总统就职典礼诗人”称号的第一个拉美裔诗人,第一个移民诗人,也是第一个同性恋诗人。

    2013年1月21日,布兰科在奥巴马连任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朗诵了自己的诗作One Today(同一个今天)。他2017年发表的诗集Boundaries(边界)配上了著名摄影家Jacob Hessler的很多摄影作品,该书探讨了种族、性别、阶级之间的边界,对物质性的、想象中的和心理性的分界线提出了挑战。2019年3月,他发表了最新一本诗集How to Love a Country(如何爱一个国家),其中的诗篇悲叹社会的不公,指出社会的缺陷,也抒发了理想和希望。其实,他的诗歌作品一直在提问:我来自哪里?我属于何方?在这个世界上,我到底是谁?

    布兰科曾说:“人们有点误解我,我得澄清一下……我并非放弃了工程职业而变成了一个诗人,我这一辈子都是诗人-工程师。”2014年9月25日,他应邀与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大学生们座谈。他告诉听众,正是在从事工程咨询的过程中,在为客户撰写项目申请书的过程中,自己对文字的热情再次被点燃。“那时我发现了语言,开始爱上了语言,并认识到,语言像其他东西一样也是一种工程产品”。“我的右脑又恢复了,它说,‘我们还可以拿语言这个酷玩意儿做些什么别的呢?’于是,我开始写诗。”

    在座谈中,布兰科还强调说,“无论你是工程师、医生、律师、诗人还是画家,全面发展自己总是能使你走得更远……付出的努力一点都不会浪费。所有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一些最聪明的大脑,一些最聪明的解决方案,改变了世界的一些事物,都是将似乎毫不相干领域的知识加以综合集成的产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91376.html

上一篇:[转载]中关村科技园区创立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转载]改革开放初期新技术革命对策大讨论研究(1983-1988)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18 姚伟 罗春元 冯大诚 李毅伟 周忠浩 晏成和 汪育才 王安良 贾玉玺 高正明 黄永义 俞立 李学宽 杜占池 刘炜 王林平 史晓雷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