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先生不是匠人,而是哲人----——周岚谈两院院士吴良镛

已有 2849 次阅读 2018-2-8 12:49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校友通讯》微信版总443期(20182月8日)

创刊于201479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会长葛军校长 

主编  副会长 许祖云 

审校  常务副秘书长张南 

[大师垂范] 

周岚,女,1983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工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理学硕士,清华大学工学博士,研究员级高级规划师 。现任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江苏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第五届副理事长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第三届副会长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欧美同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先生不是匠人,而是哲人

——周岚谈两院院士吴良镛

对中国建筑和城市规划从业者而言,吴良镛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是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行业的学科带头人,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2012年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人的骄傲。吴良镛先生亦是世界著名的建筑与城市理论家,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并先后担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

正因为吴良镛先生的泰斗级专家地位,我从未想到自己能有机会跟随吴先生读书,虽然在我做吴先生博士研究生之前,已获得两个中外名校的城市规划硕士学位。因此,当我得知吴先生想在家乡南京物色一名德才兼备的规划师做学生、而我有幸成为被推荐人选时,真正是大喜过望。经过一段时间紧张而认真的专业准备,我顺利通过清华大学招录的笔试面试,有幸成为吴先生的博士研究生,一段艰难而永生难忘的学术之旅也由此开启。

吴先生对学生要求的严格程度超出我此前的想象,不管是在校生还是在职研究生,都一样要求大量阅读、丰富中外专业知识积累;论文选题要求针对现实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烂熟于心;论文写作的过程更是艰辛,要经过无数次“科学共同体”的集体会审,才能继续往前推进。当时我已经担任南京市规划局局长,行政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之余只能靠晚上加班加点地学习、写作,艰苦到其间有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但现在后过头来,看那一段艰苦的学习时光,我发自内心地感谢先生的磨砺,他不仅让我沉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世界的真问题,还通过多角度哲人般的不断发问,让我深刻体会到城市规划专业科学性背后的复杂性,不能简单求解,需要采用“融会贯通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探索破题。

以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例,吴先生要求我直面“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并透过这一典型案例,深度剖析衰败历史城区改造普遍面临的矛盾:关于拆与留、保护与发展、文化价值与经济利益等的多元冲突。在吴先生的悉心指导下,在与先生领衔的“科学共同体”多次研讨过程中,我渐渐理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八论”,即:城市发展论—从静态的历史遗址到动态发展的城市;历史资源论—从历史保护的负担到文化发展的资源;科学保护论—从价值观的争论到务实的保护行动;整体设计论—从孤立的历史保护到整体的文化创造;渐进更新论—从一蹴而就的改造到渐进改善的有机更新;文脉承创论—从历史传统的割裂到文脉的继承发展;战略协同论—从“就保护论保护”到综合战略的协同;社会支撑论—从专业技术的历史保护到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而在这“八论”的背后,是我体会到的吴先生哲思:积极保护历史资源,整体创造当代城市。吴先生曾经指出:要“整体地面对问题,哲学上讲就是整体论与还原论的辩证统一,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这个整体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整体,而是生长的、有机的整体”。最终我的论文以“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极保护和整体创造”为题(科学出版社,2011),体现出先生对历史和当代的辩证思考。

 

我跟随先生读书时,他已年近八十,但他的思维和行动完全不像一位老人,总是不断学习、从不固步自封,思想开放鲜活。一直镌刻在我脑中的印象是:“先生斜挎布袋、手拖行李车(布袋和行李车中都是资料)、精神抖擞来到研究所”,和我们讨论交流,一忙就是一整天。我常常纳闷,为什么八旬老翁精力旺盛、思维敏锐甚至超过了我们这些年轻人?后来慢慢领悟到:先生这是只争朝夕啊!他一生历经磨难,因此倍加珍惜如今难得的学术黄金时代。我想,正是年轻人般的求知欲,加上海纳百川的知识结构和世纪老人的睿智,造就了先生哲人的思考,远远超越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在2014年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圆桌座谈会上,我说:“先生不是匠人,而是哲人”。我体会先生的思想精髓就像国粹中医,只要药方对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有用有效,他就广泛搜集采纳,然后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融会贯通,最终精心调制成解决现实问题的良方。

平生有幸,有机会跟随吴良镛先生学习多年,对先生的理解也随着岁月和自己的成长日益加深,他不仅是学问大家,更是人生楷模。这位世纪老人的家国情怀,大知识分子的奉献精神、科学态度、专业素养、人格魅力,都深深感染着我们。先生时时仿佛一盏明灯,照亮学生耕耘求索的路途。   在新中国近百年的时代洪流中,先生努力抓住每一个机会报效与奉献祖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曾参与了首都规划、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国庆十大工程项目,在国家建设、首都规划、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以及中国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一系列大事件中,先生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亚洲建筑师》称他为“人民建筑师”,他的导师——美国著名建筑师、杰出的建筑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这样评价他:他的工作中,有着一种“中国现代性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标志“人类文化进步”,可以标志“中国实际生活的发展”。

先生令人敬仰的,还有他的为人。先生身为“大师”“大家”,拥有学术界最高的荣誉,但却始终谦己待人、温和儒雅,在教学与科研中,先生推崇“同道”精神,强调在本专业与跨专业间构建问题导向的学术共同体,注重团队协作,绝不以一己邀功。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对此先生却异常谦逊地回应:“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对于所获的荣誉、奖项和国家、社会的认可,先生总自谦是团队的成果。面对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言之:“这是给予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集体成果的荣誉,不能视之为光环,而应看作是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是激励我们继续在人居环境科学的道路上奋发前进的动力。”这些朴素的言语如今想起仍铮铮在耳,大科学家的宽博胸襟与无私做派,品之令人感喟与动容。

身为老师,先生对后学关心培养、爱才惜才,但并不以师长居高自视。先生始终秉持着“师与生的关系,彼此应视为共同视野的战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理念,平时先生也习惯以“同道”、“科学共同体”作为同事、师生、团队之间的亲密称呼。这句句亲密称呼,让学生在求学与科研的辛劳时光里,始终有与师同行的亲切与安全感。我至今还保存着吴先生亲自签名的专著,上书:“周岚同道共勉”。每每翻起,见字如面,先生如师亦如友的音容笑貌便浮在眼前。谦和、包容、友善、诚恳,先生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的细微处,都值得我终生以为楷模。

 

我与吴先生的另一层缘分,是南京老乡。吴先生曾说过:“江苏是我的家乡,虽已久别故土,但仍心念系之。”他特别关心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倡历史名城的文化复萌,完成了奉献给家乡的代表作——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在当代建筑环境中再现了历史经典的传统意境,实现了历史世界、艺术世界和建筑世界的“三个世界”的整体融合创造。吴先生亦积极帮助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十二五”期间开展的“江苏乡村调查2012”行动,先生给予了全程指导。在我们创刊发行的《乡村规划建设》(商务印书馆2013)上,吴先生亲自题词:“乡村,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造就了乡村特有的物质景观和文化意境。但较之于城市,我们对乡村的认识和理解还极为肤浅,尤需深入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江苏近年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所行之乡村调查、村庄环境整治的实践、乡村规划建设的学术探讨,既丰富了人居环境科学的地方实践,亦是美丽中国的现实探索。”在“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中,吴先生又将江苏作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地方生动案例。先生为江苏城市空间与乡村人居环境所做的种种努力与奉献,我体会这其中既有作为专业人士对江苏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更凝结着一位南京人浓浓的家乡情结和期盼。

 

在跟随吴良镛先生做博士研究的数载光阴里,先生不断提醒我要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和专业人生,要与自己参与的现实世界实践划出一定的界限。他说:“现实世界的实践是多方利益主体的博弈和综合结果,未必代表最佳的专业理想”,他要求我:“无论现实世界多么纷繁复杂,专业人士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新锐、见解独立,而保持这一状态的前提是保有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不断向理论学习、向实践学习,始终保持自己学术思想的先进性”。这些金玉良言,我始终引以为科研与行政工作中的真理。吴先生的教诲于我终身受益,他的专业精神与人格魅力更督促我在现在的行政岗位上能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以理想的专业精神探索求解现实世界的真问题,并不断推动事业和社会进步。先生亦教导我视同事为同道,在与同事、同道们在共同推动事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共同实现人生成长进步。

回想进入清华跟随先生学习至今已有十八个年头,接近我至今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有机会受教于先生、得益于先生的教导与传授,感怀终生!我也将以先生为指引与榜样毕生努力,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学以致用,报效国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98991.html

上一篇:期刊质量不够,有科研大佬推荐意见也不行----日记摘抄606
下一篇: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主席团第8次会议情况
收藏 IP: 1.202.84.*| 热度|

2 陆泽橼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