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从偏安一隅的大国崛起为主导世界的强国,形成美苏并驾齐驱、一争雄长的局面,最终随着苏联的垮台而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0世纪也是物理学的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见证了科学中心从欧洲到美国的转移,而科学研究活动也从个人兴趣为主导转向国家利益所驱动。
在20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文章,《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就是这样的一本文集。它是1999年《现代物理学评论》出版的一份增刊,用于纪念美国物理学会成立100周年。这部纪念文集包括54篇文章,介绍20世纪物理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不仅覆盖了物理学的全部领域,还包括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物理学与国防和信息工业的关系等等。作者都是各个分支领域的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写的东西大多是自己亲历亲为或者至少是耳闻目睹之事,自然是提纲挈领,流畅之至,对未来的展望也能高瞻远瞩,颇有指导意义。针对的对象是受过大学物理教育,对物理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感兴趣的人士,这本书可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级科普读物。
《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已经出版快20年了,这本书终于有了一份中译本,我希望它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对物理学在21世纪的继续发展保持信心。
===================================================
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读到了。那时我刚从中国科学院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不久,正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代物理学评论》是综述性的学术期刊,1999年3月的这份特刊让我有机会了解当时物理学的全貌。刚开始只是读了其中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几篇文章,后来逐渐把所有的文章都读了一两遍。当时觉得都写得挺好的,如果能有个中译本就好了,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2002年回国以后,偶尔也会再拿出来翻一翻。从2008年到2014年,我翻译了几本书,但是从来没有动过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的篇幅太长了,涉及的范围太广了。我觉得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召集一群有能力的人,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是我又没有这个号召力。后来我想,也许可以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开始在科学网上发言,算是做些准备工作。
2014年7月,我读了刘寄星老师主持翻译的《20世纪物理学》(当时是第一卷。这套书总计三卷,2016年出齐了)。这本书写得很好、翻译得也很好,我专门写了博文推荐,同时也感到,合作翻译《美国世纪的物理学》这件事大概不可能了,因为《20世纪物理学》已经动员了国内物理学界有能力也有意愿翻译这种书的几乎所有人,他们不可能再来一次的了。
但我还是要努力一下。不久,我在科学网上发了一篇博文,征求志愿者翻译《美国世纪的物理学》,每人翻译一篇就好了。这需要真正的志愿者,因为翻译基本上没有任何好处的。征文出来以后,支持的人很多,但是大都爱莫能助。此后一个月,潘晓东老师翻译了《来自软凝聚态物质的深刻见解》;此后一年有半,樊哲勇老师翻译了《从透射的观点看电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件事终究还是干不成。
201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前只有专家知道的事情,现在每个普通人都知道了:机器革命已经把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信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分岔口,未来不外乎两种情况:大同世界或者黑客帝国。这真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去何从,孰吉孰凶?
人工智能不仅在围棋这个游戏里锋芒毕露,在其他很多领域也大显身手,包括机器翻译。通天塔真的要建成了?未来的科学语言可能真的要由Chinglish占主导了。这个未来不是我喜欢的未来。我去网上试了一下,觉得日常用语确实问题不大了,但学术翻译应该还差得远,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语料库。尽管如此,我觉得,如果现在还不做,《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就永远也不会变成中文了。2016年10月,我把这本书的pdf文件转化为word文件,试图用语音软件帮助自己翻译,也就是说直接说话、绕过打字这个环节。我翻译了一篇文章《晶体管的发明》,但是翻译得不是很满意。然后我觉得还是忘掉这件事吧。
2017年2月,LIGO团队宣布首次观测到了引力波(GW150914)。我把文集里《引力波》的文章找出来,翻译了一下,了解到更多关于引力波和LIGO的历史。这重新激起了我的兴趣。我花了大约十天的功夫,把word英文稿按照原文分好段,再用机器翻译把每段后面附上中文——我希望这样能够让我减少打字的负担,后来也确实有些效果。但是,至少对于这样的文章来说,现在的非商业版软件的翻译完全不靠谱。
大约在同时,我读了科学出版社几年前出版的、齐民友老师独自翻译的《普林斯顿数学指南》。虽然齐老师说,其中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所不熟悉,或者完全不懂的”,但是我对他真的是佩服不已。我觉得,独自翻译某本总览领域全局的书,既然数学可以做到,物理学也应该能做到——毕竟这并不是真正的专业书籍。
2017年11月26日,我有了一份初稿。然后,我把这份非常简陋的初稿转换成Latex文件。准备再修改一遍。但是在12月,可能因为确实有些累,也因为突然有些其他事情要忙,以前的那些业余时间都用不上了,所以没有多少工作。
2018年3月24日,终于修改完了。这样就有了一份打印稿,然后我又在打印稿上重新修改了一遍。6月18日端午节,修改完毕。6月27日,有了一份新的修改后的电子版。大功告成。对我来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做完了。
===================================================
当然,现在这份书稿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图和参考文献还没有放进来,这个不难。其次,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这个也不太难,就是太烦了,因为原著就不统一,我可能也没有耐心去做。第三,人名怎么办?现在的科技译著里似乎偏爱用原文,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方法。我觉得,牛顿就应该是牛顿,而不是Newton,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而不是Einstein。我的选择是,我熟悉的就用中文名字(比如说,大学普通物理课本里的常客),其他的优秀科学家就用英文好了,我可不愿意一个个地给他们起中国名字。第四,索引还要不要?注释还加不加?我觉得这跟前几个问题类似,都可以用机器辅助来做的,虽然我现在没有这个资源,但是肯定可以做到的。无论如何,我现在是没有心思做它了,所以就随它去吧。
更重要的是,54篇文章涉及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面了解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象《20世纪物理学》那样每个领域分别找到合适的译者,但困难不就是因为大家没空吗?别说翻译了,找人校对都不现实。如果还有人不相信的话,只要去看看《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集》中译本的序言就知道了。
所以,这个译本里肯定还有许多物理内容方面的错误。但是我现在没心思做了。我打算采用高德纳(Donald E. Knuth)的做法,对于发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中的每个错误,他奖励发现人2.56美元(256美分),因为这正好是16进制里的1美元。如果这本书出版的话,对于发现的每个错误,我打算用6.63元(663分)感谢第一个发现者。任何已知的错误,将会公布在我的博客里。“普朗克的一小步,中译本的一大步。”这些错误指的是事实的错误,而不是翻译的风格:为了读起来通畅、符合中文写作的习惯,我把无数的被动语态改为了主动语态甚至是祈使句,当然还做了其他一些更为激进的事情。
===================================================
现在是2018年,21世纪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
21世纪肯定是中国的世纪,我们都能够看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21世纪可能不再是物理学的世纪,借用杨振宁先生40年前描述高能物理发展的话“party is over”,盛宴不再,物理学在21世纪很可能不会像在20世纪那么独领风骚、光辉灿烂。但是我相信,物理学在21世纪仍然会大显身手。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大科学的时代即将结束,大工程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时代里,物理学还能做什么?物理学工作者还能做什么?对物理感兴趣的人,又能做什么?读一读《美国世纪的物理学》这本书,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姬扬
2018.07.05
2014-9-29
我认为,物理学的未来在中国,物理学的教学也必然要用中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