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谈谈《〈自然〉百年科学经典》 精选

已有 12340 次阅读 2017-12-19 20:07 |个人分类:闲来读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自然》杂志创刊于1869年,是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然〉百年科学经典》(Nature: the living record of science)从《自然》杂志发表的十万余篇论文中挑选出八百多篇,翻译成中文,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自然》眼中的世界科学发展史。这套丛书一共十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和自然出版集团策划出版,自2009年出版第一卷以来,已经出版了八本。

最近我读了读这套丛书的第一卷,厚厚的一大本,大约900页,包括了1869年到1930年的106篇文章。

这本书还有三篇序言,分别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和《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

坎贝尔主编讲述了《自然》杂志的简史、这套丛书的由来、文章编选的原则,以及前任总编、这套丛书的最初策划者马多克斯的贡献。李政道先生从基础科学研究的角度讲述了这套书的重要性,“不但能让读者了解对人类科技进步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成果”,更能够帮助有志之士了解科研背后的艰苦努力、理解科学精神的真意。路甬祥院长从事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他更强调的是近代科学研究带来的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当代中国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播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篇文章是《〈自然〉的宗旨》,开章明义地宣布《自然》的办刊目标就是成为科研成果的宣传平台和科研信息的交流平台:

“首先,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的重大成果呈现给公众,并促使科学理念在教育和日常生活中得到更为普遍的认可。

“其次,帮助科学家自己,为他们提供自然科学各个分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的说有进展的最新信息,为他们探讨不时出现的各种科学问题提供交流平台。”

最初两年(1869-1870)的文章有40余篇,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创刊初期的科学氛围。大多是天文、地理和生物学方面的文章,但是也有一些物理方面的工作,例如,关于原子的论战、太阳光谱的测定,以及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也有一些让我感兴趣的内容,不仅有麦克斯韦在气体动力学方面的工作,还有好几篇文章讨论太阳能量的来源,他们当然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人知道原子核反应,但是看看那时候的人是怎样进行科学争论的,倒也不失为一桩乐事。

然后就是物理学革命的辉煌时期了。那时候,《自然》不能算是特别重要的学术期刊,但他还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1896年报道了X射线和阴极射线方面的工作,1913年报道了原子结构,1919年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1921年更是请爱因斯坦本人写了《相对论发展概述》,后来几年也没有错过波和粒子、元素周期律以及放射性衰变,特别是1927年《镍单晶对电子的散射》证明了电子的波动性质。

1930年是这一卷的最后一年,关于物理的文章不太多,但也包括了狄拉克的相对论性电子理论、α粒子引起的原子核裂变、以及X射线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一年挑选了22篇文章,远大于平均数,大约是想让读者为新时期的到来做好准备:第一卷是漫长的60年,而第二卷只有短短的3年(我还没有看到第二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猜是因为物理学革命特别是量子理论导致的各个学科领域的大发展吧。)

这本书的编写体例很有趣。完完全全的中英对照,左边一页是英文,右边一页是中文,一段对一段,没有例外。每篇文章前面都配有一段导读,介绍该文的主要结果和当时的研究背景,有时候还会指出该文对未来的影响。

好了,这本书大致就介绍到这里了。但是,我觉得还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样一本书?特别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中译本?如果你对某篇文章感兴趣,那就去读原文好了,如果你读不了原文,也许意味着你根本就没有相应的基础,对吧?

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路甬祥、李政道和坎贝尔都在他们的文章里或隐或显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的看法是,这套丛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的世界语言正在悄悄地从英语转向中文。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漫长的,还有几十年甚至半个世纪,而且需要一个重大事件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但是,这件事正在发生,原因也很简单。

英文太庞杂了、太爱造词了,每个人都被限制在自己那个狭小的专业领域里,无法了解其他领域的进展。《自然》的前任主编马多克斯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阅读和理解关于任何科学领域中的新发现的报道”,他自己也被认为是“少数几位能够从头到尾阅读自然并且大致理解全部内容的人士之一”。但是,每个翻阅过《自然》杂志的人都知道,你根本就不可能看懂除了你专业以外的任何文章,实际上,你可能连自己专业里的那篇文章(每年也许有三五篇?)都看不懂。为什么?我觉得这就是英语造成的隔阂,而中文也许具有消除这种专业隔阂的潜力。

我有两个证据。一是自己平时读《自然》文章的经验,二是这次读这本书的体会。

我自己经常翻阅《自然》和《科学》杂志,里面大部分文章我就读不懂,在我碰巧读懂的那些文章里(也许每个月有那么两三篇吧),大概有十分之一乃至更多的文章肯定是错的,有时候还是学界大腕写了捧场文章的工作。这说明什么?说明不仅是编辑没读懂,审稿人没读懂,捧场大腕也没读懂,甚至作者本人也不一定搞懂了。

我大致读了读这本书,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生物、化学,我都能够读下去,虽然不一定完全读懂,但认字是没问题的,猜一猜也能猜出个大概。可是英文部分呢?别说读懂了,字都不认识,这些还都是一百多年前的文章呢!再拿物理学部分的文章来说,读懂肯定没问题的,可是,我读中文的速度是读英文的三倍还不止。

在这个人工智能(AI)大显神威的阶段,读书“知其大意”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中文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英文就很难了。所以我认为,科学的世界语言将会从英文转向中文,《〈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这套丛书的出版,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趣的,每个有条件的图书馆都应该考虑购买一套,让周围的读者有机会翻阅一下,既可以体会《自然》这本学术期刊的风格和历史,也可以了解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学传播的手段。至于说普通读者,买这么一套书可能不太现实,因为它不仅很厚、价格也不便宜——如果能在附近的图书馆借一本,肯定很好了。另外,该书最近出了平装版,每卷书做成上下两册,既减小了单本书的厚度,价位也更加亲民,感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这个版本。



100多位科学家用10年时间倾心审译的840余篇nature精华论文,

总有一篇能照亮你的科研之路

2017-12-25 王丽霞 外研社科学出版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Q2MTIwNw==&mid=2652232874&idx=1&sn=a8f672f2d728c1640ae528ac1fc26dac&chksm=84525292b325db84dc42bd49a3f0d02fce09faf46f6ea4647aa58ebef1b611358ee1c6fccbf6#rd  





读书荐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090548.html

上一篇:力学教学2017流水账24
下一篇:知乎两年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26 曾泳春 许培扬 武夷山 尤明庆 刘全慧 史晓雷 陈楷翰 王春艳 徐令予 周健 文克玲 杨正瓴 常树建 曹俊兴 杨金波 张江敏 晏成和 邢志忠 苏德辰 李毅伟 李红雨 陈冬生 岳东晓 郭文炎 shenlu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