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分享“探秘大香格里拉”8: 追寻大香格里拉之“洛克探险路“ 精选

已有 8071 次阅读 2018-2-28 09:35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分享“探秘大香格里拉”(8):

追寻大香格里拉之“洛克探险路”

三、追寻大香格里拉

自从2002年第一次川滇藏三省区联合讨论会以来,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一方面精心策划大香格里拉综合科学考察计划,争取有关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一方面积极寻求企业的赞助。经过将近3年的努力,终于在2006年初得到了企业的赞助,大香格里拉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得以实现。

此次科学考察活动,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支持,由重庆九州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赞助经费。

此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在于借助企业的支持和新闻媒体的适时准确宣传,达到如下目的:

1.普及大香格里拉的科学观念: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冰雪、森林、草地、山川和清新的空气、纯洁

的环境融于一体),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类自发或自觉地认识与适应自然环境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氛围,这就是人类向往的大香格里拉。

2.注释大香格里拉的成因: 特殊的板块运动为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形成了陡峭的地形、深切的峡谷并创造了两条水汽通道:雅鲁藏布水汽通道和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汽通道。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通过这两条水汽通道在这儿形成了宛如一条湿舌的降水带和暖舌的温暖带:这儿的最大年降水量达到4000~10800毫米,为世界第二,这儿的气温比同纬度的我国东南沿海还高出5℃左右。与之相应,这儿的热带纬度带向北推进了3~6纬度,在北纬30度的地方仍然分布着热带的作物柠檬、香蕉等;温暖湿润的气候和深切的山谷为动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儿堆积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千万年以来的温暖湿润气候环境和众多的深切山谷,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有利环境,成为古老生物的“避难所”:树蕨、红豆杉等活化石随处可见;尽管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退缩,但这儿的海洋性冰川仍然得益于水汽通道在前进或维持;在陡峭的山地和深切的山谷中,分布着从亚热带到极地的自然风光;等等。

上述这些为人类提供了美丽而纯洁的自然环境;这儿的人们淳朴地爱山、爱水,从心底视其为山神、水神,人们淳朴地亲近她、认识她、适应她,祖祖辈辈与其和谐相处,与鸟兽同歌共鸣,与山水同呼吸、共命运……构成了人们心目中的香格里拉!

3.促进川滇藏三省区尽快联合开展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绿色旅游。

4.呼吁人类热爱保护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大香格里拉是中国人的,也是人类的财富,需要人类共同热爱和保护她!

3.1大香格里拉使命

近年来,党中央在倡导建立中国和谐社会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特点,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更是要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科协和中国科学院坚决贯彻党中央科技兴国和科学普及的战略决策,要求所属部门的工作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服务,为全民科学普及做出贡献。

为了响应党中央倡导建立和谐社会的号召,落实川滇藏三省区政府对我们的期望,在得到企业赞助后,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于2006年10月~12月间对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区域进行综合考察。

这次考察活动旨在落实“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联合实施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合作的专题纪要”精神,为川滇藏三省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和让世界更好的了解认识中国的大香格里拉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这次考察活动将跨越川滇藏三省区八个地州几十个市县,涉及自然、社会、人文、宗教等十几个学科,历时近60天,是一次大型综合(自然和人文)科学考察与科学普及结合的活动。

过去,中国科学院和国内有关科学家曾经在这些考察区域进行过多次综合科学考察,取得了可喜的科学成果。此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一方面增添了一些知名的社会、人文科学家,更加强了科学考察的综合性,可望在学科交叉方面有所前进;另一方面,由于有国内多种新闻媒体适时地、真实地、通俗易懂地科学报道,更易于把已经取得的以及新发现的科学成果用于解读和普及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的科学概念和科学问题。

综合考察的主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解读普及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的十大科学概念:

1.香格里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香格里拉和香巴拉有什么关系?

2.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

3.什么力量造就了中国的大香格里拉?

4.为什么中国的大香格里拉是多民族聚居的天堂?

5.梅里雪山为什么是“圣山”?

6.雅鲁藏布江水汽通道与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形成有什么关系?

7.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汽通道与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形成有什么关系?

8.印度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汇与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形成有什么关系?

9.“亲近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区划图”的科学理念是什么?

10.为什么“亲近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区划图”是“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

综合考察的目标是:

1.编制“亲近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区划图”,作为制定“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为“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申请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提出科学依据,

3.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申请世界地质公园提出科学依据,

4.对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区域的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提出科学建议,

5.进一步发现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地区有价值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

6.全面诠释“香格里拉”的科学涵义,

7.挖掘中国的大香格里拉地区各民族与自然协调的经验和教训;

8.对干旱河谷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出科学设想,

9.为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科学建议,

10.编辑出版《走进大香格里拉丛书》(包括:考察活动的大型报告文学、考察论文与考察报告集、大香格里拉摄影作品集等),举办大香格里拉摄影、艺术作品展,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大香格里拉。

3.2追寻大香格里拉

2006年10月28日,我与科学家刘嘉麒、杨逸畴、李明森、张文敬、张柏平、旦增等20多位科学考察人员离开北京,前往我国川、滇、藏交界地区进行大型综合科学考察。

综合科学考察主要包括五个生态文化圈:

1.大理-苍山白族文化圈:苍山哺育了洱海和大理,洱海低地的发展又影响

苍山。苍山、洱海因而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对山地景观和人文特点的全面深入研究应是解读“大香格里拉”的关键之一。

2.丽江纳西生态文化圈:丽江是纳西族聚集区,有东巴文化遗存(东巴象形文字、东巴音乐舞蹈、东巴经等),有如擎天玉柱的玉龙雪山,有著名的万里长江第一湾,有中国最大的的泉华台地之一白水台和原始母系社会的遗风。纳西族人民敬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滇西北生态文化圈: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具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自然发育史、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认识。独龙江更为奇特,其蕴涵的生物、景观、民族特点有待我们去了解和认识。

4.藏东南生态文化圈: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基本保持自然原生态,雪山、冰川、湖泊、森林、草地,展现无限的组合,景观类型极其多样,是认识大香格里拉自然属性的极佳场所。同时这一地区的寺庙和藏族文化也极具特色。

5.川西南生态文化圈:这一区域的藏族文化特色明显,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从这里我们可以领悟到自然与人类和谐的典范。其中,仙乃日峰、央迈勇峰、夏诺多吉峰被称为三座神山,令人向往。

在此次中国的大香格里拉综合科学考察中,我的重点在川西南生态文化区和丽江纳西生态文化区,这是我过去比较少去或没有去过的地方。

下面仅仅介绍我在川西南生态文化圈的一次探险考察:从木里到稻城。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我走进了川西南生态文化地区,从木里艰难地到达了稻城。

L9300224.JPG

从木里到稻城的路线示意图

3.2.1洛克的诱惑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处青藏高原南缘的横断山脉中段。具有横断山脉的气候自然环境特征。境内山峦重叠,河流环绕,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1470米,相对高差大,具有丰富的垂直变化气候带和自然带。和横断山脉地区一样,立体气候显著,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征。

县境东面和东北面与冕宁县及甘孜州九龙康定二县隔雅砻江遥望,北面与甘孜州雅江理塘二县接壤。西北面与甘孜州稻城县连界,东南面与盐源毗邻,西南面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犬牙交错,并同云南省丽江地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一江相隔。

百余年来,从木里到稻城一线,布满了探险家的足迹。其中,相当长时间生活在云南丽江的奥地利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就曾经两次艰难地走过这条路线。

约瑟夫洛克曾经授聘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1923年至1924年被《国家地理》杂志社派往中国,任命为“美国国家地理协会云南省探险队长”。从1924年到1935年,洛克在《国家地理》等刊物上发表了9篇有关中国的文章,文章中以大量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将这个神秘地方介绍给了世界……

19283月,约瑟夫洛克和美国国家地理协会成员来到了木里,请求木里王帮助他到稻城贡嘎岭山脉进行考察。当谈到考察稻城亚丁的计划时,木里王解释说,那一地区全名叫贡嘎日松贡布,根椐藏族的宗教,夏诺多吉(金刚手菩萨)、央迈勇(文殊菩萨)、仙乃日(观音菩萨)分别住在那里的三座雄伟的雪峰之上。这三座雪山是贡嘎岭周围山民的山神。如果哪个外乡人胆敢进入这个地区,在被抢掠一空后会被杀掉。只有得到贡嘎岭地区头目德拉什松彭允许才能够进入。由于木里王与德拉什松彭私交较好,他亲笔给德拉什松彭写了信,得到同意后洛克才如愿以偿。

6月13日约瑟夫洛克一行带着36匹骡子和马,还有21个随从,离开木里,经米译嘎山至苏曲河,再翻越稻城海拔4985米的西沙山脉走进了亚丁地区。在亚丁境内考察了十几天。

同年8月,洛克第二次进入亚丁,又进行了为期十余天的考察。先后两次进入亚丁境地,洛克搜集了当地许多不知名的动、植物标本,绘制地图,还撰写了《贡嘎岭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一篇长达65页的文章在美国国家地理上发表。

他在文章中曾激动地写道:“在整个世界里,有什么地方还能有如此的景色等待着摄影者和探险者……他对稻城境内的三座雪峰倾情地进行了描述:“夜幕降临了,我坐在帐篷前面,面对着藏民们称为夏诺多吉的巨大的山峦。此时云己散去了,雷神的光彩呈现在眼前,那是一座削去了尖顶的金字塔形的山峰,它的两翼伸展着宽阔的山脊,像是一只巨型蝙蝠的翅膀……”“谢热日峰这座外形象是一个巨大宝座,好像是供活佛坐在上面沉思用的,它真像是藏族神话中天神的椅子”“在我面前,在晴朗的天空衬托下面,耸立着举世无双的央迈勇雪峰,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雪山。”……

木里的“洛克旧居陈列馆”

原美国地理学会和中国云南探险队总部旧址

看来,从木里到稻城真是值得一行啊。

3.2.2雄鹰谷的启迪

2006年11月4日晚,前木里县旅游局局长向我们介绍了关于木里北部山区神奇的“雄鹰谷”,令我们非常向往。他介绍说,他曾经多次进入雄鹰谷,那儿谷深幽静,自然状态保存完好,即使当地居民也很少有人深入谷中。由于生态环境基本上保存原貌,生物品种较多,尤其是山鹰群居,大约有数百只。据他说,这里的秃鹰每年都要飞向西藏参加当地的天葬,待到天葬季节结束后再返回雄鹰谷。我们听了后,都觉得木里县境内值得考察,尤其是“雄鹰谷”。

然而,由于今年雨季公路塌方,不能乘汽车到稻城,全队10辆汽车只好经由西昌绕道去稻城。

我和中国科协的沈爱民同志设法乘摩托车沿着木里到稻城的老路去稻城,途经四川木里县西北部地区考察,并了解“雄鹰谷”的一些情况,为今后开展科学考察打下基础。

这里交通不便,通讯条件很差,乡政府对外联系是靠每天两次定时的电报。“雄鹰谷”是外界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当年的美国植物学家洛克也没有福气光临这块土地。

3.2.3雨中穿越理塘河谷

11月5日上午,我和沈爱民由木里县科技局局长陪同,驱车去唐央乡,计划当天晚上到达稻城。

越野车在崎岖的理塘河谷中缓缓地自南向北爬行。路越走越窄,河谷越来越深,风景越来越美。时近深秋,红叶点缀在漫山遍野的森林中,与清澈的河水相伴,格外美丽(照片126);站在河谷中,抬头仰望,但见蓝天白云与多彩的山坡、喘急的河水相濡以沫,谐韵洋溢(照片127);理塘河畔,密林深处,枯树参天,给人以古老沧桑的感觉(照片128);那山峦起伏的群山、山腰郁郁葱葱的森林以及群山上缭绕的云雾仿佛是蓝月亮山谷就在眼前(照片129、130)。摄影爱好者爱民漫步其中(照片131),几乎不停地拍照(照片131)。

照片126理塘河谷漫山红叶与清澈流水相映

         

照片127.蓝天白云山水谐韵              

照片128.枯树沧桑

照片129.理塘河畔山峦起伏云雾缭绕          

照片130.理塘河畔山峦起伏

照片131.探险者沈爱民漫步山谷中欣赏

照片132.沈爱民不停地拍照把美丽的景物留驻

下午三点,途中突然下起雨来,但见山头逐渐积起了雪(照片133)。由于天气不好,道路难行,当晚没有到达东央乡,只好住在离东央乡30里地左右的木里县三区政府所在地(照片134)。

照片133.雨后山头积雪                  

                照片134.木里县三区政府所在地

我们先访问了有关“雄鹰谷”的情况。得知,从唐央乡的政府所在地出发,沿理塘河谷朔江而上,一天即可到达唐央乡的丁央村。从丁央村骑马1~2天,翻过10来座3000多米的山口便可到达雄鹰寨。从雄鹰寨出发,翻越海拔4300米左右的雄鹰岩就能够进入雄鹰谷了。据说,在雄鹰谷,生活着数百头雄鹰,每年往返于西藏和雄鹰谷之间。看来,区里介绍的与县旅游局局长介绍的情况很相同。今后可以组织一些猛禽专家和自然地理、生态学、气候学家、摄影家来雄鹰谷科学考察很有必要。虽然有一定难度,但不是不可克服!我们觉得不虚此行。

后来,区委书记接待了我们,并带领我们参观当地的一所小学。学校没有电灯,孩子们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艰难地做作业。我们仔细看看孩子们的学校用具,不是缺少笔,就是缺少笔记本……见到孩子们上学的困难,我们两人的心都受到了很大触动。我们找到了学校校长,沈爱民和我都把身边可能捐助的现金奉献,校长给我们留了收条,并表示一定用在孩子们最需要的地方。

是夜,住地小雨绵绵,山上下起了雪,山头逐渐披上了银装。望着山上茫茫白雪,我担心,明天翻越山脊的路会有困难。我索性走出招待所,尽可能地寻找头顶比较开阔的天空,我想从云的状况和变化推断明天的天气。由于天空太暗,山谷狭窄,很难观测,更难推断了。局长向我介绍说,前一段时间,木里非常干旱,将近一个月没有下雨了。“久旱后下雨,恐怕很难立刻停下来”我心里思考,“我们明天的行程恐怕艰难啊!”局长也面带忧虑。

11月6日早晨7点,小雨仍然不停。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起了床,在雨中寻找卖雨衣雨布的店铺,准备在途中使用。司机隆布的老家是木里的东朗乡,也就是我们要翻山去稻城必经的地方。他见附近山头已经积雪,担心山口积雪太多,摩托车难于翻过雪山口。他把他的顾虑悄悄告诉了我。此情此景,我们必须尽快决定今天的行程。我与爱民商量,得知他必须于11月9日赶回北京,还有重要的外事活动。我们没有退路,我们不能打退堂鼓啊!

“深秋的雨不会下很久,雨会逐渐停下来”我对司机隆布说。其实,我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也许是对司机顾虑的回答,也许是自我鼓励吧。

从三区到唐央乡政府所在地只有30余千米,但山谷越来越深,风景越来越美。我和爱民虽然想赶路,但仍然经不起如画风景的诱惑,不时停下来拍照(照片135、136)。短短的路程却让我们走了两个多小时。

照片135.秋天的红叶装扮峡谷

照片136.我们在雨中不时地停下来拍照

照片137.局长只好把车停下来等待我们拍照(沈爱民拍照)

照片138.云雾笼罩漫山颜色深浅参差的红叶

照片139.秋韵中碧蓝的理塘河水缓缓向南淌流

照片140.漫山画卷又一页

照片141.峡谷深深小路湾湾秋韵傲然

照片142.漫山彩叶几乎覆盖了清澈流水的峡谷

   

照片143.倾斜的大树横跨山谷                          

照片144.枫叶笼罩峡谷

我和爱民去过地球上好多的人迹罕至的地方,见识不谓不广。我曾经欣赏过南极、北极的冰雪世界,欣赏过珠峰冰塔林的童话般奇幻风光,欣赏过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壮丽景观,也欣赏过雅鲁藏布大峡谷中雄伟而壮丽的美景……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

然而,此刻沉醉于理塘河谷中的我们,不知是什么鬼使神差,明明知道要赶路,可就是不能够停下手中相机的工作,贪婪地在雨中拍照,木里县的局长也只好“主随客变”,时不时地把车停下来让我们拍照(照片137)。

君不见,那云雾笼罩下漫山颜色深浅参差的红叶与清澈流水组成了人间难得一见的画卷(照片138~140),那深深峡谷中的湾湾小路穿越于秋韵傲然的画卷中(照片141),有时,那漫山彩叶几乎覆盖了清澈流水的峡谷,你会觉得似乎步入了彩色的林海之中(照片142)。一颗大树倾斜了,几乎横跨山谷(照片143),一颗红叶满挂的枫树也几乎笼罩了山谷(照片144),把理塘河谷点缀得美入天堂,令人流连忘返。

遥想蓝月亮山谷,如果她有灵的话,也会为之含羞而去了。

山谷中,喘急的流水(照片145),高挂的吊桥(照片146),令人回忆起那过去难行的羊肠小道。

照片145.湍急的流水                        

照片146.高挂的吊桥

雨中的山谷在深秋的红黄绿叶衬托下,分外美丽,山的高处下着雪,森林被白雪装扮,与其下部的秋色构成了美丽和谐的人间天堂(照片147、148)!我们不时地拍照,尽管天仍然下着雨。

   

照片147.云雾、清流与漫山红叶相映成辉

照片148.峡谷幽深,红叶漫山

3.2.4雪后难翻雪山

10点,我们到达唐央乡的政府所在地(照片149)。它远离公路,在一座小山上。当我们到达时,由于我们没有于昨晚按时到达,乡政府没有人接待。一位女同志让我们进了屋,为我们递上了滚热的酥油茶,我坐下来,品尝好久没有喝过的酥油茶(照片150),分外可口。

等了一会,乡文书赶来了。他边走边对局长说:“昨晚没有等到你们,我们担心今天你们会被雨阻挡在山下了。”

眺望雪后被雾笼罩的唐央乡居民住房(照片151),我理解,这么坏的天气,乡政府认为我们不能够前来,当然没有准备了。

有几位孩子在卖什么食品(照片152),两位孩子坐在那儿,品尝着美味可口的东西,其乐融融(照片153)。

照片149.唐央乡政府办公所在地            

照片150.我品尝滚热的酥油茶(沈爱民照)

照片151.雪后被雾笼罩的唐央乡居民住房

照片152.几位孩子似乎在买什么东西              

照片153.两位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

尽管如此,我仍然想,由于县里已经提前通知乡政府准备摩托车送我们翻山到稻城,我认为,送我们的摩托车很快会来。

我们耐心地等待。然而,左等右等,还是不见摩托车的身影。当乡文书返回时,我们才知道了真正的原因。原来,昨天已经答应送我们翻山的摩托车主,今天看到山上下雪,不敢走了!

面对这突然的变化,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友好地为乡文书拍照(照片154),希望得到他的理解与支持。

照片154.乡文书和他的朋友

局长把我们急于要过山的情况告诉了乡政府文书后,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位家住东朗、现在这儿修摩托的小伙子。然而,我们需要四辆摩托,还缺两辆呢。文书说不好找,路不好走,人家不愿意去。文书不停地咳嗽,显然是感冒了,我赶忙送他一袋治疗感冒发烧的药,让他赶快服下。文书又去忙了。一个小时后,文书来了,最后找到了三辆摩托车(照片155)。

雪后驾驶摩托车翻山,困难而有风险,我与三位驾驶者恳切谈话,希望注意安全,并加倍付给了报酬。我们把爱民的大箱子放在一辆小的摩托车上,准备在另外一辆马力大一点的摩托车后座上乘坐两个人。

照片155.好不容易请来了三位摩托车车主

其时已经12点了。昨晚,木里县科技局局长曾在木里三区时通知稻城那边“明天12点至14点派车来接我们”,现在显然不可能了。然而,乡政府没有电话,我们的手机没有信号,着急也没有用。一直等到13点,我们的摩托车队才算出发了。

我第一次坐摩托车,又是在坡度如此大的山谷中,在泥淋的小路上。我心里很不踏实。从唐央乡的政府所在地出发,大约有1千余米长的路一直是沿陡坡而下,我背着我的电脑笔记本,感觉自己的重心不稳,左右摇晃,两足的踏板也踏不牢,在泥淋的路上,我与驾驶员总不协调,他不时提醒我“不要动”。我的两条腿快抽筋了。

终于,约过20分钟许,摩托车往左拐弯,好不容易走到了公路上(照片156),坡度稍小了,路也平坦多了,腿也不抽筋了。

刚走出10来公里,我乘坐的那辆摩托车链子断了,爱民乘坐的那辆摩托车回来了,两位司机共同修车,爱民只好步行往前走。我留下陪着修车(照片157)。一会儿,司机说链子不能用了,要返回到一个村去找链子。两位司机走了,我一人留在原地看守摩托车,等候他们回来。

我找到一棵砍伐在地上的大树,修理一下,正好躺在那里守车、等候。静悄悄的林中,不时传来一声声鸟鸣,我透过树林,望着蓝天、白云,那多变的云彩让我回忆起了我的少年时代。

   

照片156.摩托车终于走上了公路                    

照片157.在林中修理摩托车

那是我12岁的时候,我在四川大邑县安仁中学读初一。一天,学校少年先锋队开会完毕时,已经晚上八点过了,我摸黑回家。途中,必须穿过一片林子。当我走进那片林子时,在寂静的树林中更显得黑暗了。我心里发毛,不知害怕什么,隐约觉得后面有人跟随。我加快了脚步。突然,一声巨响从我头顶上飞过,我毛骨悚然,吓得我摔了一跤。我加速跑出了林子。后来才知道,那是一只猫头鹰。

回想到这里,我嘎然一笑……

两位司机也找到链子回来了。

大约13点50分,摩托车修好后,我们又出发了,很快追上了正在途中拍照的沈爱民(照片158)。

照片158.我们很快追上了在途中拍照的沈爱民

开始,我们仍然沿着理塘河河谷向上游走,右侧是理塘河谷一片比较开阔的平坝,老乡养的牛稀稀落落地在河谷这漫步(照片159);左侧是另外一个垭口,远望,垭口两旁似乎有寺庙的标记(照片160)。

照片159.右侧是理塘河谷漫步的牛群

照片160.左侧垭口两旁似乎有寺庙          

在理塘河谷短短的旅途中,仍然风景优美。当摩托车开始往左拐弯上山时,我知道要翻山了。在针叶林带中,有的树上长满了奇怪的大圆包,也许这是树木的不祥之兆吧(照片161)。

照片161.树上的“寄生包”?

此后,摩托车艰难地行驶在雪后泥淋的、坎坷不平的路上(照片162、163),我们时不时地要下来推车(照片164)。

走过那段艰难的、泥淋的雪路,大家都累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停下来休息,大家高高兴兴地合影留念(照片165)。

照片162.摩托车在雪地上行驶

照片163.摩托车在雪地上摇摇晃晃地前进

照片164.我们时不时地下来推车

照片165.休息时,我与木里的摩托车手合影留念(沈爱民拍摄)

我们继续再往山顶爬行,坡度越来越陡,积雪越来越深。在困难处我和另外一辆摩托车的隆布都下来步行,让空车往上爬。爱民的驾驶员依仗他那辆摩托车的马力大,尝试要把爱民开上雪坡。摩托车嗷嗷吼叫,车轮打滑,不能够前进,爱民不得不下来了。他在雪地上推车,开始推不动,当他用尽全力推车时,摩托车突然前进了,爱民也跟着摔倒在雪地上,我在旁边正好拍到了全过程(照片166~169)。爱民一个人还是推不动,最后两人合力才把摩托车推上山脊(照片170)。

 

照片166.爱民在雪地上用力推车          

照片167.摩托车启动爱民往前扑去

 

照片168.惯性作用把爱民进一步往前扑      

照片169.终于摔倒在雪地上

就这样,走走停停,到达垭口时已经是下午5点50分了。

照片170.两人合力才把摩托车推上山脊

回京后,我们才知道,就在我们到达山脊时出了问题:爱民的手机由当地陪同的干部布朗带着,正巧在山脊上有了手机信号,也正好爱民的夫人打来了电话。布朗打开手机接听,信号突然断了,他只好关机。这就麻烦了!爱民的夫人认为,我们两人被绑架了,连手机也落人他人手中了。于是,她给协会的王维、郭宝新等人打电话,报道了这个坏消息;郭宝新马上给考察队里的李杰打电话追问。由于我们有一天半的时间手机没有信号,问题就闹了一天半。这是后话。

在快要接近垭口时,我乘坐的那辆摩托车不行了,坡太陡,摩托车爬不动。我下了车,让司机自己开上去,我徒步而上,约于17点55分到达垭口。

3.2.5巧遇贡嘎山云海

此时,我回头一看,在贡嘎山方向,雪山、云海、太美了!我几乎是屏住呼吸在拍照,唯恐失去了这难得的机会。因为,根据我多年在山区科学考察的经验,雪后山区的云变化很快,有时,那最美的景色一闪即逝,有时,那最美的景色会突然来临。我从17点56分开始拍照贡嘎山方向的云海,一直拍照到18点10分。前后15分钟时间,我拍照了45张贡嘎山区的云海照片。

在这11分钟时间里,贡嘎山方向的云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7点56分,贡嘎山顶峰露出云海,蓝天中不时飘动着碎积云和碎层云(照片171);17点59分,贡嘎山方向的山脊上云海茫茫,山脊时隐时现(照片172);18点零2分,贡嘎山顶峰及其邻区全为云海笼罩(照片173);18点零3分,贡嘎山顶峰又从云海中露头,但浓积云仍然旺盛(照片174);18点零6分,贡嘎山顶峰及其邻近山峰从云海中露出(照片175);18点零7分,云海几乎遮蔽了贡嘎山顶峰及其邻近峰顶(照片176);18点10分,云海全把贡嘎山笼罩(照片177)。真是瞬息万变啊!

照片171.贡嘎山顶峰和紧邻的中山峰清晰可见(17:56)

照片172.贡嘎山附近的云海山脊清晰可见(17:59)

照片173.贡嘎山顶峰为云海笼罩(18:02)

照片174.贡嘎山顶峰从云海中露头(18:03)

照片175.贡嘎山顶峰时隐时现(18:06)

照片176.贡嘎山云海慢慢笼罩峰顶(18:07)

照片177.贡嘎山顶峰及其邻区均为云海笼罩(18:10)

照片178.爱民和摩托车司机们在垭口等待

当我紧张而兴奋地拍摄贡嘎山方向云海变化的照片时,我真是沉醉其中了,没有注意到我的伙伴爱民干嘛去了。拍摄云海快完毕时,我才看到他正在垭口笑眯眯地看着我,一种怡然自得的样子(照片178),几位摩托车司机正在垭口等待着。

5个多小时的艰辛奔波、翻山越岭,5个多小时的提心吊胆,5个多小时的亲近理塘河谷,5个多小时的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那酸甜苦辣麻的五味俱全,一切的一切都凝聚在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中了……

什么是香巴拉、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伊甸园的美丽自然风光……也凝聚在我的一张张美丽照片中了……

                     3.2.6摩托车不争气

翻过垭口后,太阳慢慢下落,我们的摩托车也加快前进了。此时,我已经非常习惯坐在摩托车后座上了,有时与同伴挥挥手(照片179),有时左手轻轻搭在驾驶员肩上,右手举起沉重的佳伦5D相机,在飞奔的摩托车上自由地拍照,虽然效果不算太好,但我是坐在崎岖山路上快速前进的摩托车上啊(照片180)!

照片179.经过几个小时搭乘摩托车,我已经习惯了,可以抽出手来拍照了

照片180.夕阳洒在山坡上                  

照片181.晚霞像火烧红的天空

照片182.刚刚下山摩托车轮胎扎破了        

照片183.为摩托车加油

就在我们快速下坡的时候,一辆摩托车的轮胎扎破了,需要补带。我们在昏暗中补带,我的小刀被借去使用。时间迅速过去,看来是修不好了。我们改变方式,我和县里的陪同干部隆布坐一辆,爱民坐一辆,带子破的那辆摩托车只带行李。

我们在黑夜中快速前进,大约夜里七点,我们来到当地干部隆布的一位朋友家,更换了带子破的那辆摩托车。

照片184.在隆布的弟弟家

刚刚离开这个村庄,那辆行驶状况最好的摩托车没有油了。大家停了下来,从另一辆摩托车取油来补充。然而,不幸的是,没有带油箱的钥匙。几个小伙子群策群力,撬开油箱盖子,总算加了油(照片183)。大家虽然冻得发抖,也只好启程赶路了。

夜里八点二十分左右,我们来到隆布的弟弟家(照片184)。隆布的弟弟告诉我们,稻城来接我们的车一直等到下午六点才回去了。我们又冷又饿,喝了一碗热奶茶,烤了火,我们又出发了。我心里想,但愿不要再出问题了。

真不顺利,在离开隆布的家不久时,我乘坐的那辆摩托车的链子又断了。只好再留下另外一辆摩托车,两个驾驶员一起修车。

没有办法,我们又改变方案,隆布坐上唯一的那辆可以行驶的摩托车先去东朗乡联系,我和爱民徒步慢慢前进,等待东朗乡派车接我们。

3.2.7月夜漫步山谷

幸好苍天有眼,山谷上空的明月为我们照明伴行,我们享受着这难得的山谷夜行。

爱民是一位爱好户外探险的人,他曾经参加过1995年徒步赴北极点的科学探险,2005年与我们一道去南极和亚马逊科学考察。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他非常感慨地说,南极北极探险都去过了,没有想到,在木里的山谷中会遇到这样没有想到的奇特的困难,好在有惊无险啊!

我对爱民诉说起第一次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1966年3月初的一个夜晚,也是在一个明月夜。我与队友刘医生分手后,独自一人向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走去。这里离开大本营还有4千米左右。我尽可能快地奔走,为的是尽可能快地向登山队队部报信,派车去营救我们在途中抛锚的汽车。我背着一支自卫的半自动步枪,走着,走着,仿佛有人在紧紧跟我走,我越走得快,跟走的人也越快。我心里紧张,赶忙把半自动步枪握在手中,以防不测。其实,那是我的心理作用,待我大胆地回头时,什么也没有,只有月光下我的身影。说到这儿,两人都爽朗地笑了。

月影下,两个男人的影子在寂静的山谷中缓缓移动。月光洒向雪山上的积雪更增添了神秘感,淡淡的云朵飘过雪山时在山顶留影了宛如淡淡的雾,山腰的森林在淡淡的月光下更显得幽深……远处,隐约传来一阵阵狗吠声。“也许,这就是香格里拉的明月夜吧!”爱民还是个文学爱好者,他熟悉《消失的地平线》小说,“说不定我们就走在蓝月亮山谷中呢!”我似乎也有同感,心目中的香格里拉立刻就浮现在眼前……

我建议,我们两人合写一首诗描述我们在月光下漫步山谷的情景,但不许有月亮两字。这就有难度了。我们冥思苦想,你一言,我一语,终于凑出了一首来:

木里双影夜漫步,云过雪峰留淡雾。

山静犬吠声声慢,心入香格里拉谷。

虽然不算很满意,但那“影漫步”、“夜静”以及云飘过雪峰后留影的淡淡雾也暗示了我们在月影下漫步啊!

不知走了好长一段路,突然,“嘎”地一声一辆摩托车从我们后面停下来。原来那个摩托车车链子一时还修不好,只好留在隆布的弟弟家继续修。他们又借了一辆摩托车。

我和爱民同坐这辆摩托车,两人的体重都不轻,摩托车艰难地行进。待我们的摩托车到达东朗乡时,已经是夜里九点了。乡党委书记等都在等着我们,暖暖的酥油茶和热呼呼的饭菜缓解了我们的“饥寒交迫”。待到我们睡觉时已是夜里十点过了。

这一天,由于不断改变计划,加上没有通讯条件,考察队和北京都着急了。第二天到了稻城,收到若干条信息,那都是因为担心我们昨天的安全而发的。

此次从四川木里到稻城的考察,为今后进一步考察雄鹰谷打下了基础;另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又一次走进了香格里拉大自然的怀抱,又一次体会了人生的苦与乐、惊与险,回味无穷。




博物之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1101573.html

上一篇:分享“探秘大香格里拉”(7): 认识 香格里拉沧桑
下一篇:分享“探秘大香格里拉”9: 认识大香格里拉之“高山峡谷美“
收藏 IP: 110.96.170.*| 热度|

9 刁承泰 杨正瓴 赵建民 彭真明 徐耀 苏德辰 吴国林 谢鑫 姚卫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