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新的世界大战或已迫近

已有 4246 次阅读 2013-1-14 13:11 |个人分类:国际政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世界大战

近日,总参谋部颁发《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对今年全军军事训练工作作出总体部署,要求全军强化打仗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做好打仗准备,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部队,以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链接:总参谋部:2013年强化打仗思想 做好打仗准备》)

 

中国军方的上述举动与中国周边海域的最新事态紧密相关,诚如香港媒体所指出的,新任首相安倍正在全力以赴为中日开战做外交、政治与军事等全方位准备——譬如,派麻生前往缅甸,利诱缅甸军政府,在中缅之间挑拨是非,再派特使前往韩国会见新当选总统的朴槿惠,企图离间中韩关系。他还表示将到访俄罗斯,商谈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拉拢俄罗斯远离中国。与此同时,安倍紧紧抱住美国大腿,主动提出访美,进一步落实细化《日美安保条约》,修订日美协防指引,尤其是拉美国共同对付在钓鱼岛巡航的中国舰船与飞机,将美国拉上对华作战的战车。此外,安倍有意大幅增加自卫队的军费,为武器装备进行快速更新换代,并整合防卫省的指挥机构。而且,安倍上台以来所做的这一切分明都是为围堵中国及对华战争做准备据港媒的分析,中国已被日本逼到墙角中日之战已不可避免,问题只是大打还是小打(链接:港媒:中国对安倍应彻底丢掉幻想 准备战斗》)最近日本王牌空降部队进行“收复离岛”演习,这更印证了港媒的这一判断。

 

中、日正临近战争的势态,这不只是这两国间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关系发展的结果,更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最近,有美国媒体分析当今世界形势,认为现在25年前更像100年前——技术、贸易和金融把世界联系在一起,而且,这个统一的世界是一个竞争的多极化世界美媒指出,理性的利己主义告诉我们,这些力量所带来的整合是不可逆转的。过去几年中,贸易保护正在抬头,全球贸易谈判破裂,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完全不足,互联网出现分裂,这些事实都表明,西方的主导地位——作为世界规则制定者的地位——正在终结几十年来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正在发生改变(链接:美媒称全球灾难迫近 2013年世界与一战前惊人相似》)

 

上述美国媒体的分析,反映了过去几十年来一直主导全球化西方的忧虑——特别是西方核心大国美国的忧虑。可以说,这种担心几百年来一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发生重新整合之大变局的忧虑,正是造成最近几年来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心理原因。尽管这种忧虑不无道理,毕竟世界新兴大国的崛起进程事实上正在势不可挡地隆隆向前发展,但是对此过分忧虑则可能导致心理焦虑而发生非理性的行为冲动。最近几年来美国在中国周边所实施的明显针对中国的政治围堵和军事胁迫的系列动作,就带有这种非理性行为冲动的鲜明特征,以至于不啻玩火自焚地姑息、纵容代表军国主义复活势力的日本右翼,使之在日本国内外明火执杖地猖狂活动,这些活动不只是为围堵中国及对华战争做准备,而且有更深远的意图——正如香港媒体所指,代表日本右翼势力的安倍首相,其强大日本目标非占领钓鱼岛那么简单,最终是要摆脱美国的控制,甚至挑战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以报当年一箭之仇。链接:港媒:中国对安倍应彻底丢掉幻想 准备战斗

 

美国不是看不到日本右翼势力的危险性,但是它更清楚,新兴大国——尤其是中国——蒸蒸日上的崛起将导致长期以来一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发生重新整合,并且认为这种“全球化的连续性”的变化不只是可能发生,而且对它来说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正是这种理性的认知判断,使它对当今世界形势做出了一种由于其过分担心自己丧失世界霸主利益的焦虑所导致的心智迷失而纯粹根于其私心利欲的价值判断——一种认为自己的世界末日就要来临的心理预期。对美国来说,这种心理预期是一种因不愿正视为其理性所把握到的具有历史规律意义的世界发展趋势而造成的悲情。近年来美国所做的一切企图通过政治围堵和军事胁迫来使遏止中国的种种冲动性行为,正是为这种悲情所左右的。为其悲情支配而做出诸如此类冲动性行为的美国,与当年面对“礼坏乐崩”的政治变局,明知“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却还偏偏“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倒是颇有相似处。中国历史已经证明,孔子曾为“复礼”所竭诚付出的努力对挽救西周的礼乐制度是徒劳无功的,西周“封建”之“道”(“礼”和“乐”)最终为秦汉“郡县”之“道”(“法”和“礼”)所取代。世界历史也许将会证明,现在正为美国所竭力挽救的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之“西方之道”最终要为新世界的“中国之道”所取代——盖“中国之道之将行也与,命也;西方之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然而,正像当年中国由“封建”之“道”向“郡县”之“道”的历史转变是通过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争来实现,正在发生于当今世界的由“西方之道”到“中国之道”的历史转变,或许也要通过全球范围的“春秋战国”的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争来实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652947.html

上一篇:科学研究的实质是什么?
下一篇:死生观念多元的中国本土文化之若干子系统
收藏 IP: 222.93.254.*| 热度|

15 曹聪 张卫 张学文 林中祥 杨正瓴 赵美娣 王修慧 吕乃基 苏德辰 张伟 王涛 汪晓军 biofans crossludo lbjm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2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