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马克思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已有 29188 次阅读 2010-1-29 01:58 |个人分类:马克思主义|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合理性, 局限性, 马克思学说

       笔者最近在思考和研究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术问题,这种学术性的思考和研究是基于我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坚定信念,这种唯物主义,在我看来,就是“唯物而思”的科学思维方式,反过来说,科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唯物而思”的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离开了这种思维方式,就没有实验科学,从而也就没有一切近现代科学。为此,我昨天发表了《唯物主义:一种科学的观念与规则》的博客文章,在学术意义上,这篇文章就是要表明我的学术态度是坚持马克思的“唯物而思”的唯物主义态度或科学态度。这种唯物主义或科学的态度,也要求一个严肃认真地对待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学者,以同样的态度来理解和看待马克思的学说本身。这里就我对马克思的学说(包括恩格斯和列宁对这一学说的理论补充)的理解,简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学术观点,不代表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我认为,如果作为一个学者只是因为他是一个 共产党员就必须遵守相应的政治纪律而不能公开发表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学术观点,那末,象我这样的从事哲学研究的学者就只有两条出路:放弃自己的学术事业,或放弃自己的政治身份。我希望自己不因客观因素而不得不陷入到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中。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学说,一种追求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学说,这种学说把科学当作求得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知识工具,把人民群众当作运用这种知识工具的实践主体,把无产阶级当作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领导阶级),把共产党当作无产阶级的领导者,把革命领袖当作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这种学说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其追求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价值观念;其次在于以科学作为求得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的知识工具;其三在于以人民群众作为运用科学知识工具的实践主体。


       但是,这种学说也有其局限性:它主要只是考虑到了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求解放的革命运动中的认识与实践问题。这种局限性导致了其科学知识观和实践主体观基本上是革命的知识观和革命的主体观:

       这种革命的知识观,忽视了人类知识的多样性,把科学当作唯一合理的知识形式来理解和看待——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科学主义观念;

       这种革命的主体观,忽视了其他社会阶层的自主性,有意无意地降低了这些社会阶层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使这些社会集团处在同无产阶级不平等的位置上,只能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

       而且,这种学说更把上述阶级性的不平等观念贯彻到一切社会关系领域:

       首先是把上述观念贯彻到对待无产阶级自身,把无产阶级的普通成员与政党成员等级化,使无产阶级的普通成员只能受政党成员的领导;

       其次是把上述观念贯彻到对待无产阶级政党本身,把无产阶级政党中的普通党员与领导人特别是领袖人物等级化,使普通党员只能受领导人特别是领袖人物的领导。

       上述阶级性的不平等观念,归根到底是把整个社会关系作了政治化的理解,即把所有社会关系都当作政治领域中的行政关系来看待,从而使人们都处在行政体系中上下级之间的主从等级关系中,这种行政主从等级关系正如中国传统哲学所谓的“阳尊阴卑”关系。

      而且在上述不平等观念里,人们在行政体系中的主从等级关系非到共产主义实现之时是决不可以改变的,这颇似《周易》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和董仲舒所谓“阳尊阴卑”之“天道”是“天不变道亦不变”。

       上述这种社会关系观念,本质上就是将人性理解为政治性,把政治领域的行政关系当作现实的人性或人性的现实内容来看待。如此很自然,其政治的民主观念就只能是“为民作主”的集权领导观念和“执政为民”的民本主义观念。这种民主观念在阶级革命运动中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现代国家的公民社会中,它就失去其合理性了。

        顺便指出,笔者曾在本国合法报刊上公开发表过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或被他人转述的我的观点: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共不仅在政治地位上而且思想观念上都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

        ——这个观点实际蕴含了本文的上述看法,它意味着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马克思学说的上述局限性,并且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更应当实际地努力克服这种局限性,使我们不再按这种具有局限性的思想来理解 和处理我国现实社会的各种关系,即不应再把这些社会关系统统纳入到一个充满上下级之间主从等级关系的行政体系中,真正开创我国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国家所应有的民主社会关系的新局面。

补充:青年马克思所著《1844经济哲学手稿》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私有制导致异化劳动的异化说以及由此引出的关于必须通过消灭私有制的社会革命来使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回归于人本身的人道主义历史观。《手稿》的人道主义历史观与唯物史观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只是在消灭私有制上是共同的,但消灭私有制根本不能被理解为马克思学说的核心思想,更不是马克思学说的本质特征,因为中国固有的天下大同理想以及西方的乌托邦理想都是没有私有制的空想社会。把《手稿》当作反映马克思真思想的代表作,无异于把马克思等同于乌托邦主义者,这是对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严重污辱。马克思学说的合理思想内核是自由精神和科学精神;其不合理的思想因素是在于——把人性理解为社会关系,进而把社会关系理解为经济关系,进而把经济关系理解为作为经济的集中表现的政治关系,进而把政治关系归结为政党与群众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和政党领袖与普通党员之间的领导与服从关系。这种深受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支配的整体主义理念和决定论致思路向以及机械主义政治人性观,是导致后来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上的高度集权化和对领袖人物的个人崇拜以及与之相应的领袖人物独断独行从而最终导致“苏-东”瓦解的思想渊源所在。

(苏州大学哲学系:周可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291052.html

上一篇:评“癌思维”——与老修同志商榷
下一篇:“相向而行”不必是“对抗而行”
收藏 IP: .*| 热度|

7 彭新宇 卫军英 陈儒军 王修慧 吕乃基 李泳 孟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