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德先生对学术学风问题的探讨已久,好文连篇,我向来钦服之。
最近陈先生连发二文《要理性地看待学术垃圾》、《再谈要理性地看待学术垃圾》,其中一些观点遭来一些网友的非议。尽管我感到其非议中似有陈先生所说其文被“误读”的情况,但之所以会导致这种所谓的“误读”,却是事出有因的,黄庆先生所说“我看博主真的是没有起好标题”可能就是其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陈先生其文客观上确乎存在着黄庆先生所指“不是精品的就被视为垃圾”的情况,正由于此,才导致了陈先生所谓“垃圾与精品共存是正常的学术生态”的观点,这个观点显然蕴含着“垃圾是正常的从而垃圾的存在是合理的”这样一个客观上为学术垃圾作辩护的意思,尽管我相信这种辩护决非是陈先生的本意所在,但事实如此,是难以否定的。如此看来,一定要说被“严重误读”,恐怕是很勉强的。
读了陈先生的文章以及诸位博友暨网友的评论,使我对学术垃圾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首先,我不赞成“不是精品的就被视为垃圾”这种非此即彼的观点,因此比较认同黄庆先生的“合格”之说,并认为学术产品应可分为精品、合格品、次品和垃圾四大类。作为一个真正的学者,谁都主观上追求精品,即有所谓精品意识。但是,正如杨玲先生所说,“确认精品的唯一标准是时间”——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精品与否应让历史老人去作判断。所谓“同行专家”是难以“评出”精品的——如果“同行专家”可以“评出”精品,那末,“文革”时梁效、罗思鼎他们的文章如果被评的话,则必定被当时的“同行专家”评为“精品”,而张春桥、姚文元的文章更必定是“顶级精品”。
精品不是被“评”出来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大浪淘沙”式地从“沙”中慢慢“淘”出来的“金子”。
然而,评不出精品,并不等于说作为学者的我们就无须有精品意识了。王鸿飞先生所谓“诚实做学问”,其“诚”,就是精品意识的重要内容。的确如鸿飞所说,“常常制造学术垃圾的人,都是很不诚实的”。什么叫“诚实做学问”?我理解就是真心做学问。做学问,须得真心去做。如此,由心血凝结而成的作品,即便不是什么精品,也一定会是有价值的作品——或合格品,或次品。这里顺便指出,真心于学问的学者,其为学过程的一般逻辑进程应是“次品→合格品→精品”,虽然现实中不一定都能达到“精品”阶段。我认为,次品和合格品都是有价值的作品,虽然其价值有高下之分。我们虽然一时难以判定是否为精品,却应该有办法来判定是否为有价值的作品。我认为其办法应是依据学者的为学过程来进行判断。重视真心做学问,就是重视做学问的过程本身,而不仅仅是其结果。其实判断是不是垃圾,只要看其做学问的过程就可知其大端。所以我觉得,我们现在可以大致地判定什么是垃圾,但难以判定什么是精品。精品与否,还是要让历史老人去作判断。
学者的为学过程,至少包括这样几个要素:学术观念、学术目的或学术宗旨、学术方法或学术手段、学术成果。所谓依据学者的为学过程来判断其作品是否有价值,也就是根据他的学术观念、学术目的或学术宗旨和学术方法或学术手段来评判他的学术成果的质量。一个学者,如果他所本的学术观念是把学术当作攫取个人名利的工具,从而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个人名利为学术宗旨,那么,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定会不择手段——例如,在中国学术界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十分强调“学术GDP”(公开发表和出版论著的数量值及其刊物和出版社的级别档次值、获得的奖项和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数量值等等的总和)的情况下,他根本不可能按照学者所应严格遵循的学术路线而采用恰当的学术方法来治学,而是会采取一切能够创造“学术GDP”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术GDP”总值的手段——包括现行“学术腐败”中所出现的种种不法伎俩,由于这些手段和伎俩本质上与学术背道而驰,他的学术成果当然只能是属于对学术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毫无积极意义的垃圾——对他本人来说当然是可成就其名利的“宝贝”,而且如果他的单位与他构成了利益共同体的话,那末对他的单位来说也是可成就其名利的“宝贝”。我觉得,当今中国学术界最可悲的,是许多学术单位或学术机构都把这种学术垃圾视如“宝贝”!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对陈先生的如下观点提出质疑:
陈先生说:“有的人在主观上是努力的,在态度上是端正的,只因水平不高,悟性不够,方法不对,只能制造出学术垃圾,这种人是最诚实的,也是最可悲的。”
对于陈先生所说的这种现象的真实性,我个人表示极大的怀疑。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学术界的事情,而不是学术界之外的事情。在学术界混的人,无论如何其智商总还过得去,不见得一个有智障或智力缺陷的低能儿竟可以进入学术界并且竟能混得下去。如果其智商达到正常的水平,那末,他如果是主观上努力,且态度上端正,他如何会永远的“水平不高”,“悟性不够”,“方法不对”,从而“只能制造出学术垃圾”呢?何况水平高低是相对的,悟性够不够也是相对的,只有方法倒是关键所在。但方法是与学术态度有关的。学术态度当然包括学术观念和学术目的,而学术观念与学术目的与学术方法是有本质联系的。所以我相信,只要学术态度端正,终究会找到与其端正的观念和目的相应的端正的学术方法,从而终究会有有价值的作品问世,虽然其水平不见得很高。但水平之高低与价值之有无毕竟是两回事。
总之,我对学术过程的总体看法是:态度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成果。所以我认为,学术态度最诚实的人,是决不可能只能制造出学术垃圾的。
垃圾论文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14962.html
上一篇:
21世纪中华民族的三大忧患下一篇:
数学家当有为于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