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6風雨·總90

已有 947 次阅读 2023-12-6 18:34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松柏于霜不太平,

雞鳴不已守時聲。

居亂不變風雨晦,

立身為善就是晴。*

*和劉禹錫《竹枝詞》其一韻: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晴】雙關語,同情。

劉禹錫(772-842),字梦得,唐代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中唐優秀詩人。與柳宗元善,人稱“劉柳”;又與李白多有唱和而并稱“劉白”,有《劉梦得文集》和《劉賓客文集》。

目次:一、原詩  二、風雨·小序  三、章字詞解  四、譯詩

*文中帶*號者為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三章,每章四句。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二、風雨·小序

《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

朱熹《詩序辯說·風雨》“《序》意甚美,然考詩之詞,輕佻狎暱,非思

賢之意也。”

《毛詩注疏·卷七考證》:“《風雨》序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臣會汾(*王會汾)】按朱子《辨序》謂其詞輕佻,非思賢之意。然考《左傳》(*見昭公十六年夏四月)鄭六卿餞宣子,子游(*孔子後期學生,小孔子四十五歲)賦《風雨》;《辨命論》(作者劉峻:463-522,南朝齊梁間學者):‘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善人為善,焉有息哉?’;呂光(337-399,前秦著名将领。十六国时期军事家,后凉开国君主)遺楊軌(?-400凉州牧,后投靠南凉)書:‘何圖松栢凋于微霜,而雞鳴已于風雨’;梁簡文(南朝梁简文帝,即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自序‘立身行己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是皆可為序說之證”。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風雨淒淒,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

毛傳:“興也。風且雨,淒淒然,雞猶守時而鳴,喈喈然。”孔疏:傳風且……喈喈然,“《四月》(*《小雅·谷風之什·總204》)云‘秋日淒淒’,寒涼之意,言雨氣寒也。二章‘瀟瀟’,謂雨下急疾瀟瀟然,與淒淒意異,故下傳云‘瀟瀟,暴疾。’喈喈,膠膠則俱是鳴辭,故云‘猶喈喈也’”。孔疏:傳胡,何。夷,说,“胡之為何,《書傳》通訓。‘夷,悦’,《釋言》文。定本無‘胡,何’二字。”

鄭箋:“興者,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度。”

朱傳:“風雨晦冥,蓋淫奔之時。”

悽悽 陸音義:“淒,七西反”。朱傳:“淒音妻。淒淒,寒涼之氣”。康典第59頁:“淒,《玉篇》:寒也。”

喈喈】陸音義:“喈音皆。朱傳:“喈音皆;叶居奚反。喈喈,雞鳴之聲”。

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君子】朱傳:“君子,指所期之男子也。”

胡,夷】毛傳“胡,何。夷,說也”。鄭箋:“思而見之,云何而心不說”。陸音義:“說音悦”。朱傳:“夷,平也”。

章解:

孔疏:風雨……不夷,“言風而且雨,寒涼淒淒然,雞以守時而鳴,音聲喈喈然。此雞雖逢風雨不變其鳴,喻君子雖居亂世不改其節。今日時世無復有此人,若既得見此不改其度之君子,云何而得不悦,言其必大悦也。”

朱傳:“淫奔之女,言當此之時見其所期之人而心悦也。

第二章: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

【瀟瀟】毛傳:“瀟瀟,暴疾也。” 陸音義:“瀟音蕭。膠音交。”朱傳:“瀟瀟,風雨之聲

膠膠】毛傳:“膠膠,猶喈喈也。”朱傳:“膠,叶音驕。膠膠,猶喈喈也。”

既見君子,云胡不瘳

】毛傳:“廖,愈也。”陸音義:“瘳,勑留反。”朱傳:“瘳,病愈也。言積思之病至此而愈也。”

第三章: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毛傳:“晦,昏也”。 朱傳:“晦,叶呼洧反。晦,昏”。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晦音喜”。康典第442頁:“《說文》:月盡也。《釋名》:晦,灰也。火死為灰,月光盡似之也。……又《詩·鄭風》:風雨如晦。傳:晦,昏也。”

】鄭箋:“已,止也(朱傳同)。雞不為如晦而止不鳴”。陸音義“為,于偽反”。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四、譯詩

 風雨雖寒雞鳴不已,既已見你怎不親暱?

 風雨雖疾雞不止叫,既已見你怎能不笑?

 風雨雖晦雞鳴守時,既已見你怎能不喜?

 20231013日星期五,2023126日星期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12723.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5東門之墠·總89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7子衿·總91
收藏 IP: 121.60.8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