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6:不等于勤奋,更不等于效率
冯兆东(2019-04-15)
一、前言
不久前,我写过一篇博文(学者“加班”与大学“入流”)。我表达的意思是:一个集体勤奋的国家,会是一个进步更快的国家;一个勤奋的学者,总会比不太勤奋的学者更有成绩的。平均地讲来,美国的“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们比一般大学的教师们更勤奋;中国的985大学的教师们比非985大学的教师们“似乎更勤奋”一些的。我还举过李远哲的例子。李远哲获诺奖时记者询问他的成功秘诀,他的回答是:我(李远哲)每天比别人多工作两小时,几十年下来,我就会显得比别人“高明”一些啦。对于像我(冯兆东)这样“想有点成绩而又不足以聪明”的人来说:不加班自然是更符合人性的,可是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成为优秀”而加班,“也想成为优秀”的我不加班行吗?(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0905-1139356.html )
二、勤奋不等于996
就算“勤奋”有道义上的问题,就算“勤奋”有法律上的问题,但认真的学者总是会去“勤奋”的。然而,学者的“勤奋”与996是没有关系的。也许,一个程序员得加班加点,才能“优异地”完成任务。确实,一个餐馆的老板只能加班加点,才能有钱赚的。甚至,一个农民只能通过加班加点,才能解决温饱的。但是呢,要求学者996是荒唐的,要求学者上班打卡更是荒唐的。定量地讲,认真的学者996了吗?我认为“几乎是”的,因为他/她(即认真的学者)即便在散步,也许大脑里仍然盘旋着他/她的科学问题呢(我不是说,应该这样或必需这样)。例如,并不精明的我,在构思一个项目书和一篇文章时,连吃饭或闲聊都会被“科学问题”牵走神魂的(注:我这里完全没有自夸的意思哦)。
三、996更不等于效率
有两种人看似很勤奋,很996甚至很997呢,但他们(她们)要么很误导别人(特别是误导他/她的领导或导师),要么很误导自己(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只知道“头悬梁和锥刺骨”)。误导别人的“假勤奋”在我们的情形下还是不少的,它(假勤奋)的误点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我想特别指出,误导自己的例子也是不少的。我见过不少的研究生和年轻同事,他们(她们)算得上是“无效勤奋”的榜样。他们(她们)真的996甚至997啦,但是效率总是既不尽他人意也不尽自己意。究其原因:缺乏获得“效率”的方法。什么是有效率的方法呢?这似乎是因人而异的,但有几点是有共性的。例如:(1)劳逸结合:放松时去“疯狂地”让自己开心,但工作时一定是聚精会神的;(2)毅力十足:即便遭遇了“滑铁卢”,要有足够毅力沿着自己的长远目标“不灰心地”继续做下去(自律地和持之以恒地);(3)学会“获取最新知识”的新方式: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听一场好的学术报告也许比您“头悬梁和锥刺骨”的一个月努力还管用。第二,参加学术会议的收获往往能让您“喜出望外”:既能及时和十分有效地更新您的知识,又能再次唤起您的学术热情。甚至,别人的报告常常能激发您的学术想象力。
四、结语
科学研究的“过去本真”是:那些科学“狂热分子”在不愁吃不愁穿的情况下(要么他家有钱,要么有人慷慨解囊),为了理解科学问题,不计名利地去奋不顾身地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爱因斯坦和达尔文属于此类)。慢慢地,科学研究被“职业化”了。它是一部分人的职业,-----养家糊口的职业。即便这样,这个职业有这个职业的“职业特点”:从业者不能太急功近利,还必需将自己的职业很当回事。实际上,有不少优秀的学者:在尽可能的情形下尽可能避开了“世俗”和“功利”的诱惑,为了寻求科学问题的答案,苦苦地勤奋了一辈子。他们有我的敬重!
后记;写完了上述的话,又怕被误解为“鸡汤”。可是我又没有更有说服力的话说,那不是“鸡汤”。我只能说,上述的话是我的想法的真诚表达,有没有“鸡汤效应”,我可管不着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