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民教授、贫民教授、疲民教授
喻海良,2012/12/23
昨天,林老师写下“别指责中国的‘平民教授’!”,我也在上面留言,“我认识从二本、一本、211、985的各个阶层的教授,说实话,很少有体面者。”此言并非夸张。“体面”,包含:面子,身份,光彩,名誉等等。当教授在国民心中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容易被买通,越来越往贫穷群体进军的年代,谈何体面。此话一出,让我进一步思考现在的教授,他们不只是“平民”能够形容,而更有可能往“贫民”和“疲民”发展。
教授平民化。“平民”,最容易联系到的一个词就是“老百姓”。而什么是“老百姓”?就是普天之下,到处都有的普通民众。当时,林老师最开始用“平民”来形容教授,只是希望与高校里面的行政人员进行区分,但也无意中给出了一些教授的现状,教授越来越平民化了。教授平民化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大学里面教授数量急剧增加。原本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金字塔之形,教授处在金字塔的尖端;现在呢,反过来了,同样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助教处在了金字塔的尖端。现在的很多大学,助教、讲师,可能屈指可数。至于原因,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每一个大学都在计算“教授比”、“博士比”。(2)除了大学里面教授之外,凡是有一点点社会名气的人,都能够在大学里面弄一个“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就连某些选秀歌手,都能马上被一些大学聘为教授。(3)企业高层很多都被聘为教授,甚至博士生导师。中国博士生培养怪象丛生,以钢铁行业为例,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的教授可以培养,钢铁研究总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研究员可以培养,宝钢等某些钢铁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能够培养。(4)现在企业也在评“教授”,甚至前几天有朋友给我留言,中小学都在评“教授”了……如此下去,“教授”不是“平民”,是什么?
教授贫民化。“贫民”,最容易联想到的一个词就是“百万富翁”。的确,在贫民窟里,也存在不少百万富翁,我们偶尔也能在大学里面看到奥迪、奔驰,但绝大部分还是两轮子的自行车,而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自行车越来越旧。昨天林老师算了一笔帐,一个教授如果每年剩下10万元(很多人都不能实现),如果买一套房子200万,需要20年积攒,同时,不能送子女上学,自己不能生病,家里不能购买贵重家电日用品。这还不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价值可能超过500万,以这样的收入,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呀。随着物价的一天天上涨,而同时,教授越来越“平民”,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教授的收入将难以大幅上升,如此下去,今后的教授可能越来越难以自保了。当然,这所谓的“贫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贫民,而是相对的贫民。如果他人都有一千万,而你只有一百万,那你就是贫民。如果别的家庭都是10口人挤在10平米的房间里,而您的家庭只有3口人,住在50平米的房间里面,您就是绝对的富人。
教授疲民化。在现实生活中,教授已经不再享有特殊的待遇,相比之下,在以“金钱”作为成功与否的标尺下,教授自然变得比任何年代都要辛苦。为了不让自己进入“贫民”队伍,那就只能让自己进入“疲民”队伍。(1),要拼命申请项目。申请各种国家、省部基金,需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准备,写作;和企业联合公关,需要找到合伙人,需要各种应酬。也因此,高校教师中有脂肪肝、酒精肝、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的人数直线上升。(2),为了完成工作量,拼命地写论文,整著作,自己忙不完,就安排学生帮忙。如果学生能力有限,也忙不完,就发生了剽窃、造假等恶性事件。(3),还要准备教学。讲好一门课,不花时间是不可能讲好的。然而,教授的时间越来越少,因而,自己每年都只讲过去有PPT的部分,而新加入的内容都安排年轻教师、高年级博士生去讲授。也因此,教学质量一天天下降。(4)要拼命应付考核、评估。前些天,听某朋友说,某重点实验室由于考核不过关,快要被摘牌了。然而,也不知道该单位的那些人是怎样“走动”的,现在好像是保住了该实验室。我国的考核制度很有意思,教育部安排高校,高校安排实验室,实验室安排教授,教授安排副教授,一级一级地相互“使劲”。说到这,建议大家看看我昨天写的《从假期空荡荡的办公室,看中澳学界生活观》。
一百年前的教授,一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北京买下一所豪宅。一百年的后的今天,一个教授一年的收入,省下来很有可能买不下一平米的空间。以前的教授是享受各种待遇的高级专家,是挂在民众家族灵位上的“师”尊;而今天的教授,越来越平民、贫民、疲民化,所谓3P,可谓精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