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opensesame 周锋,研究员

博文

[转载]人类活动加剧近海水体缺氧

已有 7633 次阅读 2008-12-28 15:55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人类活动, 缺氧, 死亡区, 近海

人类活动加剧近海水体缺氧
黄大吉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出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
http://www.zjnsf.net.cn/sjjk/viewnews.cfm?newstype=%D1%A7%CA%F5%BD%BB%C1%F7&newsid=1026

    2006年11月16日-20日,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污染全球行动”的第二次政府间审议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最吸引中国注意的是:近海水体缺氧已成为全球海洋生态与环境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全球海洋中的缺氧区域已达200处之多,比2004年的149处增加约50处;我国的长江口、珠江口外海属于新增之列。由于缺氧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的危害极大,缺氧区域又称为“死亡地带”。
    在海洋中,什么样的海域被称“死亡地带”?又为什么被称为“死亡地带”呢?由于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以下简称溶解氧)维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繁殖和生长。科学上,把溶解氧小于2毫克每升或溶解氧饱和度小于30%的水体称为缺氧水体,俗称“死亡地带”。通俗地说,海洋中的“死亡地带”是指水中缺氧,没有鱼、蟹、贝类存在的区域。之所以把缺氧水体称为“死亡地带”,道理与人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无法生存一样,海水中的鱼、蟹和贝类等生物在缺氧的环境下,也同样会受影响或窒息死亡。
    缺氧是由于溶解在水中氧气的消耗比补充要多,它是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稳定的水体环境是必要的物理条件,丰富的有机物质是重要的物质基础,有机物分解过程需要消耗氧气,因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造成缺氧的内因。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由河流带入海洋的营养物质剧增,富营养化程度增加,促使海洋浮游植物的暴长,为海洋生产出更多的有机物,从一个侧面加剧了水体缺氧。也就是说富营养化是加剧水体缺氧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氧对生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缺氧影响生物的生殖、生长发育和摄食等生理过程;其次,缺氧影响生物的存活,在临界点以下,只有少量的生物能残存,游泳生物逃离,非游泳生物濒临死亡;第三,缺氧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生物种群受损或减少。上述三方面的影响,通过食物网传递并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服务与产出。严重的缺氧事件会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的崩溃,如上世纪90年代年发生挪威卡得加特海的龙虾事件和黑海底栖渔业资源崩溃事件。
    长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龙头,随着流域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世界其它河口发达地区一样,河口及邻近海域的生态与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资料表明,长江口外近底层水体,于20世纪60年代就观察到缺氧现象,缺氧区域的面积约为1800平方公里。60年代以来,长江入海的营养盐通量增加了7到8倍,富营养化提高了初级生产力,加剧了海域底层的季节性缺氧程度。90年代末,在长江口外海域发现溶解氧低至1毫克每升,缺氧区面积达到13700平方公里。2006年调查结果表明,缺氧区面积已接近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浙江省陆域面积的30%。对比历史资料,不但缺氧面积增加,而且缺氧的程度也在加剧,形势十分严峻。
    长江口外海域分布着以舟山渔场为代表的众多渔场,如长江口渔场、吕泗渔场、大沙渔场等,都是受缺氧影响的海域,缺氧区的存在和缺氧程度的加剧,必然对水域底栖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并危及我国的主要天然渔场,对沿海地区的渔业和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我国对长江、珠江口外夏季底层缺氧现象缺乏长期的监测,我们对它造成的生态与环境和对渔业资源的危害知之甚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对缺氧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业务化监测,对缺氧的形成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系统的评价,找出造成缺氧现象和加剧缺氧程度的主要因子,为政府制订相关的防治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以保护近海海洋生态与环境,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人:钱昊;发布时间:2008-03-11 15:48:1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3657-207407.html

上一篇:[测试贴图]全球富营养化和缺氧海域
下一篇:[转发]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申请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