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请不要再出“熊掉陷阱里”这样的题了 精选

已有 24688 次阅读 2010-3-15 20:56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动物, 陷阱, 近似, 质点, 精确

      下午在吴宝俊的博客上看到一篇博文:熊又一次掉陷阱里了【1】

文章中讲述了一道据说是“上海一摸”的试题:

有一只熊掉到一个陷阱里,陷阱深19.617米,下落时间正好2秒。求熊是什么颜色的?

A:白色,北极熊; B:棕色,棕熊;C:黑色,黑熊

D:黑棕色,马来熊;E:灰色,灰熊

       如果单看题内容,我还以为是“赵大忽悠”要给“范厨师”出脑筋急转弯呢,没想到是大都市里考中学生的题,真是失敬。不过在我看来,这类的题还是不出为妙。因为:

1)这样对熊太残忍(动物保护组织成员)

       熊(先别管他是什么颜色的)容易吗?在野外自谋生路,风里来、雨里去的,人类非要跑去在熊的必经之路上挖个陷阱等着它往里面掉,而且是个19.617米深的井,太残忍了吧?!这要是就此把熊摔个骨折或者脑震荡谁给治疗啊?

2)对陷阱的施工人员要求太高!(工人师傅们)

     这年头,干啥活都不容易,到山里挖个抓熊的陷阱,技术指标都这么高!居然要求一个深度在19~20米的陷阱的深度精度达到1mm,看来光用洋镐刨和铁锹挖是不行了,干到最后还得上更高级的施工设备呀,把好几平米的井底搞平整,得干大半天吧?!一定要在熊到来之前搞定,否则熊下落时间很可能小于2秒,而且一个“腚墩”不定坐趴下几个施工人员呢,真出这样的事儿,谁负责?

3)跟你配合可太难了!(熊,不是“白云”)

      要让咱老熊准确无误地在2秒钟的时间里毫厘不差地从地面落到陷阱底,太难了吧?!就不兴咱在半空中伸一下懒腰放松一下、顺便来个“华丽转身”或者摆个POSE啥的啊?启动的时候僵直着,落到陷阱底还保持僵直,一点儿保护动作都不让做,这不存心让咱受伤么?咱老熊再皮糙肉厚也架不住这么折腾呀!可不能这么“熊”咱老熊。跟你配合可太难了!走了,不录了!

4)这题太难了!(某同学)

     阿拉才初中,还没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呢,就出这种自由落体问题,太难了!不会做呀。再者说了,侬一下子派出这许多颜色熊来,没见过也没听过,只好把阿拉的毛毛熊的颜色填上啦。

5)这题出的太有问题了(科学网的博主们)

“既然陷阱深19。617米,土质一定为冲击母质,这样才易于挖掘。”这也太意淫了吧

===================================================================

莫非出题人的脑袋让熊给坐了,才出这种破题。不带这么玩儿的!这是存心想让同学们掉陷阱里呀。
我向出题人提几个问题:
1)熊的身长是多少米?伸展和收缩状态差别有多大?
2)熊在下落前后身体如何动作?
3)如何定义的计时起点和终点?
4)能否挖出深度精度为1mm的陷阱?
“反面教材”同学如果见到,出题人,一定代我问一下。谢谢啦!

博主回复:这是一道初中物理题。。。囧

======================================
》莫非出题人的脑袋让熊给坐了,才出这种破题。
未必。兴许是“熊日的”。
博主回复:笑喷了。。。。

=======================================

俺们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可能对出题老师有点儿不敬(鞠个躬道歉)】,您还是换个题吧,因为这题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所以,出题老师们,请不要再出“熊掉陷阱里”这样没有“物理意义”的题了,麻烦你们想点儿别的题出来吧。

@@@@@@@@@@@@@@@@@@@@@@@@@@@@

       好!搞怪到此结束,下面开始严肃地分析一下为什么这道题没有“物理意义”:

      这道题显然是传说中的“理科综合题”。出一道题,就要一下子考你2~3门课的知识,从题的表面看,有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内容,可能还潜藏点儿地理学内容,真可谓用心粮库啊。不过很可惜,关键的一环直接“掉链子”了,精巧构思因此暗淡无光。

     快别拿狗熊当质点了,因为相比于深度19米多的陷阱,熊站起来的估计有快2米高,横倒下去估计也有半米左右,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其实际的尺寸,如果熊再有点儿动作,无论您怎么算(考虑质心或者某个部位运动轨迹),根本不可能有精确的19.617米的下落距离,也就别指望能算出来9.8085m/s2这个重力加速度(g)啦,相反,只要老熊稍微不配合一下,时间就不是正好2秒,那这个g的数值算出来可能就比9.7小,或者比9.9大,您还咋估计这个陷阱的纬度?如何确定这是在哪个国家或者地区?再者说了,为了抓头熊挖一个正好19.617m深陷阱,也太不复合实际情况了,如果在山里挖,陷阱底很难弄得那么平,除非您挖得再深点儿,然后往里面注水或许还有门儿,当然前提是地下不能漏水,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其实给中学生多出些综合题是好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但不该“为赋新词强说愁”,硬去编些不靠谱的题出来,学生可以按照出题人的思路把题解出来,但这种问题在实践当中却永远不会存在,是地地道道的“人造问题”【2】,这样的题做多了,会把学生整得非常脱离实际,反而有悖真正的素质教育。奉劝出题老师们尽量不要闭门造车,多接触实践,从“自然问题”【2】入手出些更好的试题。

~~~~~~~~~~~~~~~~~~~~~~~~~~~~~~~~~~~~~~~~~~~~~~~

相关新博文:

侯吉旋:熊咋就掉陷阱里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651

里面有很多新的物理内容,敬请大家一并关注。

~~~~~~~~~~~~~~~~~~~~~~~~~~~~~~~~~~~~~~~~~~~~~~~~

参考:

1、吴宝俊:熊又一次掉陷阱里了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03197

2. 吕喆:“自然问题”与“人造问题”的迷思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39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303265.html

上一篇: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下一篇:“笨”与“灵”
收藏 IP: .*| 热度|

31 姬扬 曹广福 武夷山 李小文 刘全慧 诸葛淑媛 陈儒军 刘桂锋 朱志敏 杨远帆 曹聪 王曌燚 戴小华 王修慧 赵美娣 刘立 侯吉旋 任国鹏 吴宝俊 吕乃基 苗元华 柳东阳 贺天伟 鲍海飞 刘晓瑭 丛远新 woody78 ffy woxing zengfeng threedoctor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