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滔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iver 科学报道,曾供职于《财经》杂志、《科学新闻》杂志 联系我:dahesun@163.com

博文

所谓科学家 精选

已有 9179 次阅读 2009-3-16 22:2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新闻

Déjà vu,法语,是似曾相识的意思。格致Yan介绍过这个数据库。

PS:

  • Déjà vu只是主要针对生物医学领域的论文情况。
  • 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孙朝辉看到文章后回信说,“其实日本的同样现象也很严重,我们在"NATURE"上发表的一个评论文章(2008年1月)比较了各国,日本和中国有类似问题. 你可在我们网站找到此文章链结.”
    这个确实是我工作的疏漏,工作不到家所致。

文章:

剑指论文不端

■记者 孙滔

《科学新闻》2009年第五期 Page 56-58

“现在明白了这样做是不容许的,但已经既成事实了,在此我要郑重向读者和原文其他作者道歉。”

记者在美国《科学》杂志刚发表的检测涉嫌剽窃论文的Déjà vu的数据库中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某研究员的两篇文章存在一稿两投的嫌疑,在收到记者邮件后,该研究员作了上述回复。

她告诉《科学新闻》,“当时我们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英文文章在国内再用中文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还有利于中国的读者了解最新研究。基于这种想法,由几个研究生合作改写成中文发表了。《中风》期刊(Stroke)的文章我是共同第一作者,而中文版本加上了参加改写的几个作者,保留了原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针对学术论文抄袭或一稿多投情况,记者作了进一步调查了解。

论文剽窃的规模化研究

有关Déjà vu数据库的研究是由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罗德·加纳(Harold Garner)发表的。

这个系统是一个可以验证论文是否涉嫌抄袭或一稿多投的数据库网站,该网站现在收录了74785篇作假嫌疑文章。研究人员在Déjà vu数据库中作了全文分析后发现,有212对文章存在剽窃嫌疑。剽窃论文的内容与被剽窃论文相比,内容相似率平均达86.2%,其参考文献相同率平均达73.1%。然而只有47篇论文(22.2%)把被剽窃论文作为参考文献。

研究人员研究了163个剽窃的案例,他们很关注剽窃者和被剽窃者的反应,这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剽窃的原因,并且为科学共同体提供防止剽窃的途径。他们把问卷发给其中163对文章的作者及其编辑,得到144份反馈。

144份反馈中,93%的被剽窃者声称自己没有注意到剽窃的存在。然而剽窃者的反应是多样的,28%的剽窃者否认自己剽窃,35%的剽窃者承认自己借用了别人已经发表的成果,22%的共同作者声称自己没有参与论文的写作,而17%的作者说他们没有注意到剽窃论文上面有其署名。

不端行为多

最近国内关注的浙江大学药学院李连达院士课题组作假事件,该网站也有涉及。比如吴理茂与李连达等20078月在英国Phytother Res上发表《葛根素与丹参素联合应用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心脏保护作用》,仅仅两个月,200710月在德国药理学杂志Phytomedicine上发表文章《葛根素和丹参素对大鼠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讯作者均为吴理茂。

Déjà vu网站评论说,这两篇文章大于99%的内容是一致的,同样的研究、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结论。所有数据是一样的。其中有4张图片和一个表格,而两者完全一样。后续论文并没有引用前者,而前者有31篇参考文献,后者只有21篇,且均为前者引文。很明显,这两篇文章是一稿两投。

记者(311)在Déjà vu网站查询了有关中国论文的情况,发现74785篇作假嫌疑文章中有2964篇来自中国(包括港澳台)。其中已经被罗德·加纳等核实全文的涉嫌论文为41篇,其中包括涉嫌抄袭和重复发表。

其中2365篇中国论文涉嫌一稿多投,而这其中有477篇发表在同一期刊上;有1594篇涉嫌论文为英文发表。

各方反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某教授在2004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上发表《中国大陆心房颤动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在2005年同样论文又发表在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上。而该教授对《科学新闻》说,这是5年前的稿子,当时国内应该没有人重视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在国内发表后可以再投到国外去。并且他认为,只有中文期刊稿件在国内不可以一稿两投。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高健告诉《科学新闻》,此文是既没有国内授权再投递,也没有国外同意再发表的那种。“不知老专家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文章和学术地位已经很高了,不缺这一篇文章呀。”

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那位研究员的论文在国外英文发表后又在国内中文发表的情况,《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杂志一位编辑告诉《科学新闻》,可能有的刊物接受这种发表方式,理由是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国家的著作权法案也没有明确规定禁止这类情况。但她介绍说,“这种情况应该属于重复发表。我们杂志在200212月明确规定,反对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苟莉收到记者调查某涉嫌论文邮件后,回复说,“您的来信也给我们再次敲了警钟,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重视相关问题。针对您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回复:我们杂志在收稿时会用清华同方提供的“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来稿进行初步的相似性检测。当然要杜绝剽窃,这主要靠作者自己的道德约束。对于发现已发表文章有剽窃或一稿两投行为者,我刊将在两年内拒绝接收其新投稿。”

国外亦然

“在日本的论文剽窃问题真的是很少听说,私底下听说的剽窃和造假还是关于一个华人教授的。”现在京都大学物理系的研究人员马跃介绍说,“从我以前所在的地方学校到现在的京都大学都并不太谈SCI或者影响因子的事情,至少不以其作为评价标准。当然同行中杂志好坏大家心里都有数。所以我看到的大多数日本的研究者,不论年长与年轻的,都争取发好文章,但不会去“凑”文章。”

不过国外依然有很多案例。

“我们很吃惊也很遗憾地看到了那篇文章,我认为他们不能被称为‘科学家’。”

“那只是一个玩笑,一次10年前的恶作剧,那是一次与朋友无意识的打赌,于是这件事就发生了……我深深表示惭愧。”

这是罗德·加纳在调查中得到的回复。前面一段言论是某位期刊编辑所作的感慨,而后者则是一位剽窃者的忏悔发言。

我们也发现了3个国外涉嫌剽窃中国论文案例,来自中国医科院和协和医院、台北荣民总医院和香港葛量洪医院的三篇论文被不同程度地抄袭。其中,中国医学科学院于2004年发表在英国Carcinogenesis的论文与来自泰国国立玛希隆大学的2006年发表在英国Oral Oncology的论文相似率为0.52

期刊的责任

论文作假与否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动化程序来评定。《科学新闻》在该数据库中发现四川省疾控中心某教授的论文涉嫌抄袭,随即致信查证。截至本文发稿前,该教授回复记者,“我找到了MMWR编辑部发来的那期杂志的PDF版本,可以看出,我的论文摘要被NCBI数据库搞错了。”

对于涉嫌作假的论文,期刊编辑部一般会宣称收回该论文,一般做法是在其期刊上发表一个声明或在网页上删除其电子版。罗德·加纳在的他的《科学》论文中谈到,这些措施影响不到数据库的搜索结果。这样的话,除非期刊作了特别的声明,否则研究人员和临床医生就不会知道该论文已经被撤。罗德·加纳特别强调,由于数据搜索倾向于先搜索最近发表的文章,所以一篇剽窃文章在搜索结果中出现的频率可能更高,结果导致其更高的引用率。

 “据我所知,国内期刊还没有专门来做这件事。”说到调查稿件的学术不端行为,《自然科学进展》编辑任胜利告诉记者,“其实国内的情况是,论文的灰色地带更多,即把几篇文章糅合起来整合成一篇。这样是很难调查作假与否,而且国内比较严重的是一稿多投。”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位编辑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会采取论文先上网后印刷的策略,然后依托清华同方的软件协助审查论文的版权问题。”

 

参考文献:

Science,  2009, 323, 1293-1294





学术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942-220736.html

上一篇:今天是个伟大的日子
下一篇:任鸿隽与中国科学社
收藏 IP: .*| 热度|

2 刘玉平 CHAOGER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