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再谈“科学与艺术为何要会合?”

已有 4206 次阅读 2010-6-30 16:39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与艺术为何要会合?上篇谈了两点认识。其中第二点:“崇尚创造性的共性,将二者紧密联结在一起”,须补充一下。即不仅创造性的共性将科学与艺术紧密联结势在必行,而且从迄今人类的一系列成果看,科学与艺术的联姻也无处不在。

 

放眼周遭日新月异的变化,审视身边琳琅满目的器具,我们时常很难分辨这是科学的产物,还是艺术的结晶。比如最近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见证科学与艺术的会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如潮水般涌来参观世博会的男女老少,大多是抱着“世博会好玩吗?”的心情去的。他们兴致勃勃浏览时,透过现代气息的建筑、模型、雕塑,精美的动画、照片、摆设,以及宜人的灯光、音乐、表演……确实可以欣赏到艺术的美妙。可是如果换一个视角,依然这些景物,又何尝不是显示科技的创新:芬兰馆的“鱼鳞外墙”,日本馆的“会呼吸建筑”,比利时馆的“脑细胞结构”,英国馆的“种子殿堂”,罗马尼亚馆的“青苹果”,委内瑞拉馆的“莫比斯环”……

 

难怪一位博友在笔者博文的留言中说,二者的会合还用得着证明吗?笔者倒不这么认为,任何真理或远见,某些人看来昭然若揭,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却云里雾里。这是我们这个物种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决定的。就像普及科学知识,长期来一直遭到冷遇一样,热心科普者不能怨天尤人,不能责怪。在这点上,我们应当向“科学松鼠会”学习,执意创新、坚持不懈,感动上帝。

 

科学与艺术的会合,恐怕也要倡导这种精神,集思广益,百折不挠。本文继续围绕“科学与艺术为何要会合”,谈点看法。

 

众所周知,人有各种需要,我们参与各种活动归根结底缘于这些需要。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倡导者马斯洛(1954)和自我决定理论提出者德西(Deci E.L.1980)等众多学者的研究,这些需要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参见博文“需要与人的发展”),而是渐次从基本需要演替为高级需要,乃至发展至超越性需要。因而,就大多数人而言,情感的需要、自主的需要、胜任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心理需要必将在自身活动舞台上唱起主角,而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等基本需要则降为次要地位——尽管程度上因人而异。

 

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是社会变革最活跃的因素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活动的两个重要领域;如果我们按人之需要的上述规律性变化考察,就会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人自身的发展,回答二者为何要会合的问题还能找到新的证据,提出新的理由。为何这么说?还是让我们举例说明。

 

教育牵涉科学和艺术。早期教育注重传授知识,现在倡导素质教育,这是时代的进步。现在的情况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作为强势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了教育的面貌,而教育的主体——孩子们——是否意愿、是否快乐反倒被放在一边。这与教育科学格格不入。笔者以为,我国的教育之所以成为难解的结,根源在于没有始终把孩子们的感受真正放在突出位置。他们年龄不大、涉世不深,可心理需要已经逐步形成,比如自主的需要、与同伴交往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等。然而,许多老师和家长常较疏忽,以为放纵会影响学习。这显然违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的教育讲究自然教育,孩子是种子,知识、能力、操守、复习、考试……是条件是外因。农业上,种子与水分、阳光、肥料是什么关系?谁都明白不能颠倒。如果我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要,拔苗助长,甚至执意让蔬菜种子长成乔木,就是违反科学

 

与此相关,光有科学不等于就能满足孩子心理需要,教育还得讲究技巧、改进教学方法,这是艺术。比如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培养爱提问题、好动脑的习惯,鼓励动手探索,因材施教等……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颇具创意的教育方法配合,教育的根本改观难以实现。相反,只有坚定不移地将艺术手段与科学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教育的健康发展才有可能。

 

推而广之,我们发现,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如果想做出成绩,同样不能就事论事考虑问题,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要知道,人与人之间虽然因性别、年龄、个性、学识、职业、爱好、修养、信仰不同而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或心理需要,那就是希冀胜任面对的任务,即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把事情干得漂漂亮亮,以博得同事、同学、亲属或朋友的赞许——这是能力的需要、胜任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使然。如何满足这些需要呢?在决策和用人上贯彻领导科学领导艺术,便呼之欲出。

 

钱学森先生在“关于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写道:“决策要用科学,但决策不仅是靠科学,还要靠艺术。领导工作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联系人的上述心理需要,如何让每一个员工承担的工作始终具有挑战性,借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首创精神,非常现实,很不简单。因为这里惟有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双管齐下,即一方面精通业务,将领导管理工作中合乎规律性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使之科学化,另一方面提高领导艺术水平,克服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和有事无人的倾向,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才能留住人才。

 

必须指出,心理需要不像基本需要那样强烈而无遮掩,但是一旦孕育形成,却视如精神生命,不会轻易放弃。尤其像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值得认同“科学与艺术为何会合”的人高度关注。在马斯洛看来,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超越性需要,有这种需要的人往往都献身于某个事业,工作不再看作完成的任务,而是自己的使命所在,倾注着无限的爱。一个人若达到这样的境界,工作(关乎科学)与快乐(关乎艺术)的界限逐渐模糊,他们追求的是一个接着一个其乐无穷的活动过程,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尽情地体验生活。

 

怪不得,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常可获得高峰体验——那是一种突如其来、稍纵即逝的愉悦感受。虽然马斯洛等学者认为,高峰体验可出现在寻常人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从他们的字里行间透露出,高峰体验似乎更加青睐那些悟性强、素养高的人,比如来自创造冲动和创造激情,来自意义重大的顿悟和发现,来自与大自然的交融,来自成功、征服、成就和胜利……

 

有趣的是,可能由于活动本身特点的缘故,人间的这些东西或奇迹,总是光顾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尤其当科学与艺术相互融通、难分难解时,其频率之高更是让当事人陶醉。确实如此,一个执着求真的人比其他人更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感受真中涵美;一个擅长审美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验事物的美妙,领略美不离真。所以,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的人来说,对于获得过高峰体验的人来说,真就是美,美就是真,真和美是浑然一体的。

    

总之,科学与艺术的融通,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反过来说,要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的心理需要,除了科学与艺术相互融通,别无他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340114.html

上一篇:建议不要轻言“人造生命”
下一篇:科学与艺术会合的现实案例
收藏 IP: .*| 热度|

1 武夷山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7: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