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tao072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tao0726

博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摘录

已有 2863 次阅读 2022-5-3 12:20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你怎么看这个故事?”

         "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如果那个人是我,我会造一艘宇宙飞船,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两个家伙。"

       “不幸的是,你没法逃离。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同时学习如何尽你所能地去应对。”

        蛤蟆已经明白了故事的内涵:“那也就是说,我得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 

       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人们在进入儿童状态后,他们的感受和行为都和小时候的自己如出一辙,与实际年龄并没有关系。婴儿为了获得食物和关注会尖叫。

        婴儿做的几乎所有事情都会引发母亲或父亲的某些反应,这些反应对孩子具有深远的影响。

        父母也是人,会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传递给后代,正如他们一定会把自己的基因传给下一代一样。所以孩子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应对和防御因此而产生的后果。婴幼儿确实不能用逻辑或有意识地去想明白这些问题,但他们会从经验中学习。这样的学习不仅涉及用头脑思考,也涉及全部的自我。我们学到的是一种生存的策略,并发展出一套行为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幸运的话,我们就能用余下足够的精力来享受生活。

       他走到白纸板跟前画了一个圆,在上方写上“儿童自我状态”这几个词。接着他画了一条线,把圆分成了两半。在圆的上半部,他写上“自然型儿童”,而在圆的下半部则写上“适应型儿童”。

       就像画家调色板上的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每一个“自然型儿童”都具备基本情感。但随后我们必须学习调整自然行为来适应特殊情形。我们会将三原色的色调调暗,使它们看上去柔和,以利于生存,同时也借此保护我们个体的完整性。

       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

       倘若一个人被比自己强大许多倍还无法逃离的人欺凌和伤害,他可能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顺从行为,取悦,依赖。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

---------------------------------------------------------------------------------------------------------------

       愤怒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我们换一个比喻,这次用科学来打比方。想象一个煤气罐开始发烫,压力越来越大,有爆炸的危险,怎样可以迅速减压?很明显,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尽可能把阀门开到最大,让气体能以最大强度喷射出来。是这样的,这也是有些人应对愤怒的方式。他们像喷射气体一样,瞄准一个选定的目标释放愤怒,然后再恢复常态。可是,他们忘记或者故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伤害,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利。

       如果要更小心一点儿的话,你就慢慢打开阀门好了,这样能让气体在一段时间里慢慢渗漏出来。撒泼正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幼稚的方式。就像孩子听到大人说‘不行,你不能这样!’这让孩子非常愤怒,同时又感到无助,因为对那个让他生气的大人,孩子没法用暴力或者带有攻击性的方式去回应,所以唯一能做的就是躺倒在地,又踢又叫。而当成年人也这么干的时候,我们会说他在“无理取闹”。怄气的人是总绷着脸、阴沉沉的样子,而且安静得很反常。蛤蟆,在我看来,‘适应型儿童’的所有行为里,怄气是最能说明怎样用时间来稀释愤怒的例子。通常这是孩子在权威之下无法随心所欲才做出的反应。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输掉一场权利斗争而生闷气,也是同样道理。说白了,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

     ‘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男孩里的男人,男人里的男孩。”苍鹭轻声说。

       所谓活得真实,就是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这能打破从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

      每一个生命一定都得经历开始、中间和结束这三个阶段,而开始的阶段会显著地影响后来的阶段。因此你对世界的看法是在人生的最初阶段里形成的。比如在你童年时,大约四到五岁左右,你会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

      我不好;你好。低自尊的人通常觉得生活对他们不好,却更善待别人。概括地说,处在这个坐标的人认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所以他们就玩那些会把他们变成受害者的游戏。有些人会竭尽所能地选择记住那些悲伤还不快乐的事件,而忘记或忽略美好的时光。玩这个游戏的人确实会抑郁。他们认为自己的人生被不好的力量影响,无法掌握人生,这让他们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论我做什么都要爱我’。有些人生活一团糟,或者有意无意惹上麻烦,就是想看看别人能宽容他们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会排斥他们。接着他们就会说:‘我早说过你会这样对我,证明我是真的很差劲很愚蠢。’在我看来这些游戏很危险,因为如果你尊重或你爱的人放弃你,你肯定会觉得痛苦,孤零零一个人。一个觉得自己‘不好’的人最极端的行为是自杀。

       我好;你不好。这描述的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的那一类人。这类人喜欢玩的游戏是‘我抓到你了,你个坏蛋’。这类人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时都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

       我好;你也好。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我好;你也好’其实也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它非常接近于人本主义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而不一定非要信神或超自然。

       情商的意思是理解你内心的情感世界,而且还能掌控它。高情商的人都有强大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情感。他们能管理情绪,能从悲伤和不幸中重新振作。但也许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控制冲动,也懂得延迟满足,从而避免轻率的决定和不妥的行为。一个高情商的人能辨别他人的感受,这种技能称为‘共情’。

       情感智力能让你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你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独立性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还包括独特的才能、与众不同的部分。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这当然没错,但共生性则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共生性可以让你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协同合作。

-------------------------------------------------------------------------------------------------------------

       五一因为疫情小区封闭,在家看了这本书。最后,赞一下这本书:1. 封面白色的衬底,绿色的文字,简单耐看。2. 相比英文名字‘Counselling For Toads: a Psychological Adventure’,翻译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不得不说翻译得真棒。3. 用拟人的方法,将人物的行为和心理借用可爱的小动物来演绎,喜闻乐见,将沉重和枯燥的理论变得轻松和生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7836-1336788.html

上一篇:python批量修改原子坐标搭建应变结构POSCAR
下一篇:python做因素方差分析
收藏 IP: 180.107.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4: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